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左傳崤之戰的戰争特點

左傳崤之戰的戰争特點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8-01 04:21:36

《詩經*衛風》裡有一首詩的名字叫《伯兮》。伯,是當時女子對自己丈夫的一種稱呼。女子在詩中提到自己的丈夫時說“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意思是說,我的丈夫是個很威武的人,是邦國的傑出人才。他拿着武器,作為先鋒部隊的一員為王出征去了。

女子的丈夫拿的兵器就是“殳”,從詩裡的描述看,“殳”應該是當時常見而普遍的一種兵器。

感覺沒有一件武器有“殳”這麼撲朔迷離的。在這首詩裡的“殳”,指的是“長一丈二尺,無刃的古兵器”。再進一步查詢了一九三六年版《老辭海》及别的辭典類工具書,大緻可以知道:“殳”屬于杖類兵器,用竹或木制作。長一丈二尺沒錯,八棱為尖,頭上不用金屬為刃。這麼看下來“殳”大緻就可以理解為竹棍或是木棒一類了。

左傳崤之戰的戰争特點(詩經和左傳裡提到的上古步戰)1

西周軍隊模拟

個人以為,“殳”或許是來源于原始社會時期早就有的狩獵或勞動工具,後來又發生了演變出現不同的形态,所以會讓人覺得撲朔迷離。竹或木是很容易取材的,所以被用來制作成工具是很自然的選擇。杖類這種棍或棒等形态的工具會因為形制簡單及制作方便又有一定的應用效果也很容易就被發現它的特點和優勢。在新石器時代沒有金屬,工具多由木、石、骨類組成。在應用過程中發現把木或竹棒削成多棱形易于掌握,而頭部尖銳使用效果更佳。既便進入青銅時代,作為最低等的士兵仍在使用木棒類作為武器也是很可能的。

由此可見詩中思婦把自己的丈夫想象成諸侯國的傑出人才,以及為王所征伐的重要使命其實隻是她自己一廂情願的想象。如果真是有級别的軍官或是重要的人物會有很精美的青銅兵器,不會隻拿個木頭棒子。《詩經》裡的詩所處的年代是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這一時期不但有青銅兵器,而且種類不少,制作精良,比如青銅戈、青銅短劍、青銅钺等。在周代的禮儀中王朝如果有征戰,作為諸侯國有義務派出軍隊支持周王。詩裡的“伯”就是作為諸侯國軍隊的士兵被派去支持王的征戰。

左傳崤之戰的戰争特點(詩經和左傳裡提到的上古步戰)2

模拟原始社會長柄石斧

殳,為五兵之一,《周禮*考工記》裡有“廬人”這種工匠,專門負責制長兵器的柄,比如戈、戟、矛,其中就包括“殳”。殳的長度為一丈二尺,手握處在正中,下端有“晉”,鄭玄解釋為就是長兵器尾部用的銅鐏,一種錐狀金屬套可以讓長兵器插在地裡的。不隻殳有晉,戈、戟、矛等都有。《釋名*釋兵》裡把它解釋為車戰的兵器,裝在車上,在兵車互相近戰的時候能使敵方無法接近,既保護自己也可以攻擊敵人。至此,殳的真面目已經讓人窺得端倪。

古代的殳為竹木所制,容易腐朽難于保存,已經無法再見到實物。目前能在博物館裡看到的自名為“殳”的兵器有湖北随縣擂鼓墩古墓出土的實物。這幾柄殳保存很完好,但感覺已經不是最原始的殳,原始的殳在這裡成為長柄,又附加了前端的三棱矛以及刺箍。最初的殳應該是随着青銅時代的到來形制發生了變化。這個很好理解,比如新石器時代就曾經把石斧、石锛等石制的部分綁定在長木棒上成為更有用的工具或是兵器。那麼随着青銅時代的到來在原來的“殳”上面加一些部件就會更好用也完全順理成章。

左傳崤之戰的戰争特點(詩經和左傳裡提到的上古步戰)3

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金屬“殳”頭,呈三棱矛形

現在我個人得到的結論是殳這種兵器既是可以車戰的也是可以拿在手裡。使用年代沒有實物作為佐證,分析認為這麼好取材的簡單形式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什麼時候截止使用,至少在春秋時期還在用。《左傳》裡有個故事:公元518年,魯昭公二十三年,發生在莒國這個小國。莒國的國君庚輿是一個很暴虐的人,而且還喜歡鑄劍。每每鑄好了劍,這位莒國國君必然用活人來試一試劍是否鋒利,國人都非常怨恨他。莒國的封地在山東莒縣,莒國曾經和齊國結盟。莒國國君莒郊公被國人驅逐逃到齊國,齊國收留了郊公。庚輿做了國君之後就想和齊國斷交背盟。國君這種行為讓莒國大夫烏存非常不滿。庚輿原本暴虐,和齊國斷交背盟又可能會觸怒齊國不利于莒國,于是烏存決定除掉這個給莒國惹禍的國君。莒子庚輿在出逃時聽說烏存拿着殳站在路邊,覺得烏存是等着要伏擊他,等他路過的時候就會殺了他,于是心裡很害怕。另一個莒國大夫對庚輿說:你盡管過去,烏存不會把你怎麼樣。烏存本來就是以力聞名的,何必還要靠殺個國君來證明自己的聲名呢?于是庚輿逃到了魯國去了。齊國把郊公送回來繼位。

對比來說,殳、矛都是比較原始的長兵器,都起源于木棒,然後力求制造一個尖銳的前端。殳是把頭部削尖,矛則是在頭部裝上木制或石制的矛頭。到了青銅時代,矛頭變成了金屬所制,殳則演化為戈、戟等兵器的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