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南糯米果做法

海南糯米果做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1:55:08

糯米果——鄂州民間獨地區有手工零食小吃

古城吳都鄂州有一種傳統小吃叫糯米果子,糯米果子顧名思義用糯米做成,具體做法是:先将當季收割的糯米浸泡在水中,待漲透後再用石磨将其碾磨成糯米漿,磨好米漿還要用棉布隔起來,其上得放置草木灰将水分吸幹,一般放上一晚上就可以了,被吸幹水分的米漿會變成米泥,這個時就可以再将泥上蒸籠蒸成非常粘稠的糯米糊糊。

海南糯米果做法(糯米果鄂州民間獨有的手工零食小吃)1

被蒸熟的糯米糊糊還隻是糯米果子開始,還得将糯米糊糊攤涼,攤涼後糯米糊糊會有一定韌勁,這個時候就可以撒上面粉将其用擀面杖擀成約一毫米左右面餅,當然這個過程可以依據個人口味加入糖等調味品。

接着,還要用刀将面餅切成五厘米左右的長條狀,有點類似于寬面條樣子,但是它長寬厚确是面條好幾倍。切成長條狀糯米面條已經趨于半成品了,不過還要經過風幹或者曬幹,如果烘幹或者烤幹的話味道就有點厚實,等到糯米條處于半幹半濕的程度,還要用剪刀将其剪成正方形或者菱形狀。

一般這種工序就落在了作為小朋友的我們身上,小時候我經常手持剪刀将糯米果子剪成方形狀,每當手腳剪得酸軟了就想一想它美味可口的成品,然後就繼續有動力和精神繼續剪了,有時候剪得肚子餓了還可以拿一個放在口裡直接吃,不過味道卻是黏黏的,硬硬的。

剪成菱形或者方形的糯米果子半成品,還得繼續晾曬,直到把它曬成硬硬的透明狀為止,然後就可以把它儲存起來,吃的時候随時可以再次加工。

糯米果子一般有三種吃法,如果想吃泡一點的話,那就用鹽炒熟;想吃硬一點的,就用砂炒;想吃又硬又泡的,就用油炸。因為半成品糯米果子在制作時自身會發酵,當再次加工炒或炸的過程中會膨脹,做熟後的糯果子雖然看相不好,味道卻是嘎嘣脆的香甜可口。

海南糯米果做法(糯米果鄂州民間獨有的手工零食小吃)2

如果隻是簡單地看小吃本身,實在算得上是樸實無華。不過如果你願意花點時間去了解糯米果子背後的東西,感覺就會大不一樣。

糯米果子是鄂州傳統的風味小吃,從前每逢佳節日之時,特别是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糯米果子,寓意一年有收成結果。特别是有親戚走訪光臨的時候,主人家的都會拿出糯米果子,分給親戚朋友、或者左鄰右舍,以示款待。

不知道有沒有人去考證過這種風俗源自什麼時候,但我想應該比這些古樸的房子更為悠久吧。

俗話說‘牙口好,胃口就好!’老一輩的農村人會經常拿它當零食吃,因吃糯米果子需要一定的嚼合力,所以生長在農村的男女老少牙口是非常好的,特是成長發育中的小朋友們那就不會出現什麼挑食偏食的問題。

古時候做糯米果不單單是做一種食品,它是大人們重要的社交活動,每當這個時候會有很多左鄰右舍鄰居自覺過來幫忙,一人推磨,一人往石磨中添米,一人添水,一人更換盛糯米漿器皿。

磨完糯米漿制作糯米果子的時候,也是有很多人過來搭把手,比如燒竈膛的,下鍋蒸糯米糊糊的,遞糯米漿的,往外端煮熟半成品的,用擀面杖把半成品擀成薄片狀的,還有兩薄片切條,最後還有負責晾曬。

尤其是磨糯漿的環節,負責推磨磨糯米漿的人需要足夠有力才能勝任,負責往石磨中添加糯米的人和蒸糯米糊糊的人,都需要十分靈活才能在保證糯米漿不被磨幹糯米糊糊不被煮硬,所有的過程既有力量的展示,也有恰到好處的配合,整個做糯米果過程中非常有觀賞價值的環節。

海南糯米果做法(糯米果鄂州民間獨有的手工零食小吃)3

其實,做糯米果子也要不了這麼多人手。但是,農村人講究一個團結互助,尤其是一個姓氏一個彎子的人。往往這個時候,大人們會借助這個機會家常裡短的聊聊天談談心交流一下感情互換一下信息。

可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無厘頭式的咵白日大瞎,很多雞毛蒜皮的營生就是這樣談成的。比如我家有啥比較好的種子,今年收成了好得不得了,感興趣的就會說給一點我;再比如女人們經會互相交流繡花織毛衣的手法,或者是某種農家菜的新式做法。

然而,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多彩,這種傳統的用純手工制作出糯米果子因為原始生長材料糯米生長周期長,制作過程繁瑣,加上原生态的糯米制品儲存不易,以及品相沒有那些機械制品好看華麗,以至于糯米果子這種食品隻在鄂州地區民間流傳,市面上很少有售賣的。

此情可待成追憶!可惜,現如今會做這種糯米果子的人都是些年過半百的老人,或許過不了多久鄂州的糯米果子就真正是一種曆史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