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業講陶淵明的鳥和阮籍的鳥?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戴建業講陶淵明的鳥和阮籍的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川卧龍自然保護區位于邛崃山脈東南麓
這裡自然條件複雜多變
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被譽為“寶貴的生物基因庫”
這裡不僅有憨态可掬的國寶大熊貓
還是一片瑰麗多姿的飛鳥世界
近400種鳥兒在此繁衍生息、遷徙過境
共享這片生機勃勃的樂園
3月23日拍攝的卧龍自然保護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得益于鳥兒的偏愛
一批科研人員和園區工作人員駐紮在此
何曉安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在卧龍工作了34年的他
用影像記錄生活在這裡的鳥的種類和習性
用于研究和科普宣傳
3月23日,何曉安在卧龍自然保護區内拍鳥。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3月23日,何曉安在卧龍自然保護區内用望遠鏡觀測鳥兒的蹤迹。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他的觀鳥生涯是與綠尾虹雉的邂逅開始的
綠尾虹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行蹤隐秘不易見到
何曉安數次前往巴郎山觀察其栖息環境
探尋其活動蹤迹
何曉安于2018年6月6日在卧龍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鳥類。
夏時,他登上海拔4500米的高山草甸
冬日,他深入海拔3500米的密林
通過幾年的努力
何曉安拍攝了四季中各種狀态的綠尾虹雉
為鳥類多樣性研究留下寶貴的參考資料
“鳥兒是流淌在我心中的歡樂,
更是我肩上擔負的一份的責任”
何曉安于2017年7月1日在卧龍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鳥類。
何曉安于2016年3月23日在卧龍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鳥類。
他曾在巴郎山的貝母坪區域
“偶遇”一對黑胸麻雀
本是分布在新疆的黑胸麻雀
因為他拍攝的照片
成為了四川鳥類分布的新記錄
“用影像保護自然,
已經深入我的内心”
何曉安于2018年12月9日在卧龍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鳥類。
何曉安于2016年6月3日在卧龍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鳥類。
何曉安于2016年4月6日在卧龍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鳥類。
積年累月
何曉安的作息跟鳥兒的活動保持一緻
淩晨出門等待與鳥兒們不期而遇
夜幕降臨後披星戴月返回
濃密叢林中,山間雲霧裡
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3月23日,何曉安在卧龍自然保護區内踩着石頭過河。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3月23日,何曉安在卧龍自然保護區内尋找鳥類。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碧水潺潺
新綠爬滿山野
春天的卧龍在林岚中煥發新的生機
鳥兒們此起彼伏鳴叫
仿佛是聲聲殷切呼喚
背起相機的何曉安
再次出發
記者:劉坤 康麗琳 劉瓊
報道員:劉先鑫 張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