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後逐漸發展兩大類,一類叫拼音文字(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等等),另一類叫非拼音文字(漢字和水書)。
拼音文字是線形的,給你一個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義,隻有當一串字母像一條線那樣組合起來,才産生意義。然而,作為方塊文字的漢字則不同,每個字都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信息量遠大于拼音文字。舉個例子,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見,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漢字的信息量最大。
說起“少”,順帶把“小”也一起做個解釋。
在甲骨蔔辭和金文中,“少”與“小”原是一字。古文字研究者一般以三小點構形的字為“小”,以四點構形的字為“少”,其實這兩者在甲骨文中為一字,含義相同。
甲骨文“小”,畫三粒(表示多)砂礫或米粒,表示要描述的物體像砂礫或米粒那樣細小。
對這個“小”字,許慎猜對了結果,但解錯了構形。《説文解字》曰:“小,物之微也。從八,丨見而分之。” 前半句是對的,後半句就是亂猜了。他是根據小篆所做的臆斷,早得多的甲骨文顯然不是如此。也難怪,許先生沒見過甲骨文,也隻能盡量猜想了。
“小”本義指微小,與大相對。由微小義引申指低微、低等,又指地位低微或品質不好的人,由低微、低等引申指輕視、小看,由微小亦引申指年幼或年幼的人。
小米
“少”與“小”開始分化大約發生在春秋戰國期間。大篆“少”,在“小”的三點之間插入一斜撇。 由于三個點是不能被均分的,一撇分開之後,必有一邊多一邊少,古人以此來表示“少”的那一份。
大篆“少”
同期的簡帛字形簡直與今天的一模一樣,其實也是在小上加一撇:
簡帛“少”
小篆“少”,所增加的一撇變成了曲筆:
小篆“少”
隸變時,對字形進行了筆畫化:
隸書“少”
楷書延續了隸書字形:
楷書“少”
綜上所述,“少”字本義:被分隔後數量小的那份(與“多”相對)。由此引申為“丢失”;也引申為“稍微”;又引申為“年紀輕”。
積少成多
語出《漢書·董仲舒傳》:“衆少成多;積小緻巨。”
多 、 代 、 東 、 南 、 西 、 北 、 夏 、 商 、 周 、 春 、 秋 、 戰 、 國 、 富 、 民 、 安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