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衆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CT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檢出。很多患者糾結于:發現了肺結節是該觀察還是手術?消融治療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首先我們要明确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是指在肺CT中表現出邊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徑≤30mm(>30mm,叫腫塊)、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單發或多發肺部結節病變,不伴肺不張、肺門增大和胸腔積液的表現。
肺結節通常分為三類:
按照數量:分為孤立性(單個結節)和多發性(2個及以上);
按照病竈大小:肺微小結節:≤5 mm,肺小結節:5mm-10mm,肺結節:10mm-30mm;
按照密度: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其中亞實性結節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混合密度磨玻璃結節。
“肺結節”可以包含多種疾病,但肺結節并不等同于肺癌。肺結節人群中隻有小部分是惡性的,需要進一步專業治療,因此肺結節中肺癌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如果體檢中發現肺結節,對于普通人來說,不要過度驚慌,因為大部分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要太過忽視,最好在專業醫生建議下進行一些随訪工作。
肺結節,是否幹預、何時幹預、如何幹預,這些問題需要綜合肺結節的大小、多少及分布、密度、形态、生長速度,以及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态、社會心理狀态等諸多因素綜合評估,在治療的代價、治療的獲益、不治療的風險之間權衡利弊,才能作出個體化的、比較合理的策略。
從治療方式看,外科手術治療仍然是惡性肺結節的首選和根治的手段,但如果患者因年齡大、心肺功能較差、多發肺結節或術後複發轉移等原因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對這種情況,
消融治療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種局部微創治療手段,消融治療和外科手術有何不同?消融治療跟外科手術最大的區别是腫瘤還在。外科手術是将腫瘤摘除,而消融治療是在各種影像技術的引導下,利用不同物理手段産生的熱能、超低溫傳遞至腫瘤組織内,把腫瘤在原位直接滅活。消融治療後,已經死亡的腫瘤雖然還在,但在消融治療的初期因為炎症反應,病竈可能會變大,之後随着炎症反應消退,病竈體積會逐漸縮小,形成空洞或者纖維化等情況。
肺結節常用的消融治療技術主要有三種,即射頻、微波、冷凍。
射頻和微波是通過高頻交流電或者微波電磁場的作用使腫瘤組織快速升溫到60℃以上,也能通俗理解地将腫瘤“熱死”。射頻消融的範圍多成圓形,更加貼合腫瘤的形狀;微波消融具有熱效率高,升溫速度快,熱場均勻。但因感覺神經對熱度更敏感,當在靠近胸壁的情況下,治療肺結節時更推薦冷凍消融。
冷凍消融,通俗來說就是利用低溫凍死腫瘤。該治療是将冷凍針插進腫瘤,在影像引導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腫瘤的範圍、冰球形成以及腫瘤壞死。其引起的機體疼痛刺激比較小,在凍死腫瘤的同時,不會像熱消融一樣,容易形成“肺空洞”。因此,冷凍消融治療可成為肺結節患者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