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5 22:36:50

于成龍是清朝難得的清官,從四十五歲開始做廣西柳州羅城縣知縣。從那以後一直官運亨通,所到之處,萬民擁戴。

愛民如子,廉潔奉公。康熙皇帝高度評價:"天下第一廉吏"。

乾隆皇帝多次派遣官員去于成龍的祠堂祭奠,這在那個那個年代是相當不容易的。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

于成龍

清朝做官有多難

康熙年間,軍費開支巨大,為了江山的穩定,康熙帝可以說不擇手段。

首先,地方收上來的稅款幾乎全部上交中央,僅僅給地方留一點不得不花的錢,至于哪些錢該花還要朝廷審批。另外,大量削減官員的俸祿。

這樣一來國庫充實了,官員們活不下去了,舉個最明顯的例子:

以江甯省城為例,過去這個地區所有官員每年的俸祿為4288兩白銀,削俸政策的實施以後,該地區實際發放數額為2592兩,裁減39.5%。到了康熙十九年,裁減數額更是高達90.5%。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2

康熙皇帝

雖然俸祿這麼低,支出卻不少,很多費用根本不能入賬,比如上級官員出差路過地方官的轄區,地方官必須盡地主之誼,不僅要設宴款待,還要給一個大紅包作為差旅費。

因為大家俸祿都不高,即使正常的工作也要給錢才能辦理,如果不送禮,工作效率受影響,上級怪罪,如果不和大家同流合污,會被邊緣化,日子更不好過,很多地方官不得不到處搞灰色收入。

這些灰色收入,基本上都是見不得人的,最後還是老百姓買單。幾乎所有官員隻要一查都罪大惡極,所有人都如履薄冰。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3

俸祿

從做知縣開始,于成龍走上一條艱難的為官之路

順治十八年,那一年,于成龍四十四歲,朝廷任命他為廣西羅城縣令,那時候的廣西是一個不毛之地,是當時的清朝最南面的邊界,經濟十分落後,而且和他的家鄉山西相隔萬裡。

家人不同意他去,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踏上旅途,關鍵是于成龍的俸祿太低,由于俸祿微薄,他把房子賣了才湊夠路費。

廣西羅城這個地方太荒涼了,雖然是個縣城,可是和村莊差不多,見不到幾個人,到處是荒草,縣衙更是簡陋,甚至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更别說住了。

于成龍找了好久,一間可以住的房子都沒有,沒辦法,隻有關帝廟可以遮風擋雨,他隻好住在關帝廟裡。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4

于成龍劇照

經過調查得知,原來的縣令被當地賊寇害了。如此糟糕的環境,加上水土不服,于成龍大病一場,因為沒有錢,他身邊也沒有人照顧他,他強撐着病體開始工作,就這樣開始了他艱難的為官生涯。

在羅城,他夜以繼日地工作,一切從零開始。先召集當地人開會,把朝廷的意圖和支持傳達給百姓,讓大家對朝廷有信心,共同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

于成龍在羅城嚴懲一切犯罪行為,為了平息匪患,他一介書生,組織鄉民練兵,抱着為民而死的決心,剿除匪患,土匪頭子不得不過來談判。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5

于成龍劇照

其實這些土匪也都是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一旦有了正常的工作,誰也不願意做這個傷天害理的行當。

除了土匪,再就是那些強取豪奪的利益集團,他也是如法炮制,那些人知道他是朝廷命官,也看到他的做事風格,于成龍以一己之力,上對蒼天,下對百姓,展示出他強烈的決心,感染了當地的人,獲得了大家的支持。

在他的治理下,羅城縣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匪患得到了根本的治理,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秩序井然有序,羅城變成一個欣欣向榮的城鎮。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6

于成龍雕像

更加艱難的兩江總督

在官場上,于成龍不是一個善于經營的人,幾乎沒有人像他一樣,他僅僅是為了不愧對于天,不愧對于朝廷,他隻是一個純粹的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官員,沒有任何私利。

看他治理羅城成績很好,在上司和同僚的舉薦下,康熙六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如果說,在羅城,于成龍是牛刀小試的話,那麼在合州,就揭開了他施展“仁政”的序幕。那時候,各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于成龍對老百姓采取的方式讓老百姓欣喜若狂,在不違背朝廷政策的情況下,讓老百姓真正的感受到民為貴的好處。

過去很多人根本不注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黑戶。在于成龍的治理下,大家紛紛到合州來注冊,甚至其他地方的人也過來成為合州人。

合州地區很快就成為人人向往的地方,這些成績說起來容易,可是于成龍那點微薄的俸祿幾乎全都貼進去了,還欠了很多人情,取得這些成績幾乎要了于成龍的半條命。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7

于成龍劇照

我們經常聽說清朝的兩江總督,兩江地區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這是江南非常富庶的地方,朝廷非常看重,也是官員們眼裡的肥差。因此朝廷裡有點勢力的官員都想辦法到這裡任職。

于成龍任兩江總督的時候,這裡的總督一共有三位。

兩江地區的官員有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加上于成龍這種身份的總督,這三個兩江總督是平級的,另外還有提督和江甯将軍,這兩個職務級别比于成龍的兩江總督高。

和他這個兩江總督平級的還有巡撫,雖然級别低于總督,但不歸總督管轄,直接向皇帝彙報。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8

于成龍劇照

另外為了監督兩江地區的管理,朝廷設立了江甯織造局,這有點像皇帝的欽差大臣,權利非常大。

可以說這是向皇帝打小報告的專業機構,于成龍在朝廷沒有後台,也沒有财物去籠絡這些官員,工作極其困難,考慮到于成龍對朝廷的貢獻,以及無私的為民的理念。

皇帝特意授予他加了兵部尚書,這樣他的兩江總督就變成一品官員了,級别高于河道和漕運總督,還可以調度提督,将軍,巡撫等。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9

江甯織造局

雖然于成龍已經是兵部尚書,可是那些總督們,巡撫們各個都是官場老油條,知道于成龍僅僅是一個為皇帝賣命的人,跟着于成龍不會有更多的好處,因此并沒有對他耳聽即從。

因為他們是通過搜刮當地百姓才有的銀兩賄賂朝廷大員,走的路和于成龍不一樣,所以處處掣肘。

于成龍此時的艱難和在羅城又不一樣,可以說遠超于羅城。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0

于成龍劇照

兩江地區非常富裕,官員們的胃口也非常大,即使是例行公事也要送禮,否則工作根本無法開展。

此時的于成龍已經是一位深谙官場規則的經驗豐富的一品官員,知道這些官吏的痛點,他赴任之後首先給這些人一個下馬威。

他也知道,不能像過去那樣管理這些人,因為如果管理得過于嚴格這些人完全可以到别的地方重操舊業。所以于成龍剛剛上任的時候,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他就自己微服私訪,去調查民間疾苦,了解了大量的一手資料。

這樣一來他的施政綱領就更加符合當地的條件,然後再利用這些官員錯綜複雜的利益關系,來實現他的計劃,可以說他沒有任何幫手,完全按照自己的抱負,全心全意為黎民百姓貢獻自己的一切。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1

從那以後,于成龍無論在哪裡做官都秉承自己一貫的作風,廉政為民。

清朝的官員幾乎沒有像于成龍這樣拼命工作的。

于成龍仿佛是一匹老馬,不待揚鞭自奮蹄,通過自己的實地考察,針對官場的腐敗他頒布《興利除弊約》,在皇帝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看到官員們鋪張浪費非常嚴重,又頒布了《新民官自省六戒》,提倡大家勤儉節約,得到了朝廷的肯定,成為了地方官的行為準則。這些舉措,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2

于成龍劇照

節儉的于成龍被稱為“于青菜”

于成龍的生活非常節儉。總是多年沒有購置新衣服,平時每一滴水,每一粒糧食都不浪費。

其實他的一生中,吃得最好的就是在家做普通百姓的時候。因為自從他當官開始,自己的一切花費都由自己想辦法。

他在江南任職時,各種節假日幾乎沒有分别,整日隻吃糙米,煮一點稀粥,菜是一成不變的青菜,甚至好幾年沒買過肉。因此江南人們稱他為“于青菜”,這種稱呼既是心疼也是無奈。

很多百姓和同僚感恩他的付出,看不下去他的清苦生活,也知道他的廉潔,不收任何饋贈,于是千方百計用心良苦的找理由給他送各種東西,可是于成龍堅辭不受。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3

他的堅守讓很多官員在工作上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對此于成龍感到非常欣慰,老百姓更是把他當做偶像,以他為榜樣,他的轄區民風淳樸,甚至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随着于成龍的官越做越大,他的這些良好的品質也影響到越來越多的人,他這種簡樸的生活真正地做到了不忘初心。作為朝廷的一品大員,他無論到哪裡都是一個人赴任,做官20多年,從來不帶家眷,家裡隻有一個結發妻子。

甚至闊别20年後才再次見面,可以說他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點無人能及。

超負荷的工作,讓于成龍積勞成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龍終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那一年他六十八歲。

一代廉吏于成龍吃窩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14

于成龍去世時家徒四壁,簡陋的連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如,拿得出手的隻有一套官服,别無他物,聽到于成龍去世的消息,所有人萬分悲痛,老百姓傾城而出為他送行。

為他建雕像祭祀,贈太子太保,谥号"清端",康熙帝親自為他撰寫碑文,這在清朝是破格的舉動。

于成龍的一生,無論多麼艱難困苦,始終不改其志,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人物。


參考文獻

《四庫全書》,《中國明清的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