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刮痧都是大家熟知的中醫治療手段,拔火罐之後,一般都會留下黑紫色的印記。
有人認為這是把毒素排出體外,顔色越深說明體内毒素越多,排出的也就越多。
這是真的嗎?
拔火罐皮膚的印記真的是排毒嗎?
拔罐療法在中醫臨床中是很常見的一個負壓治療方法,又被稱為“角法”、“吸筒療法”等。雖然拔罐療法确有其事,并且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它引起的皮膚印記其實跟毒素沒有關系。筆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拔火罐和罐斑。
(1)罐斑的形成
罐斑就是拔火罐起罐後吸拔部出現點片狀紫紅色、瘀點、瘀斑,或伴有微熱痛感,又稱之為罐印。自古以來,大多醫學家都認為罐斑是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但其實它的機理并不十分确切。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由于罐體負壓使局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從而産生瘀血,紅細胞受到破壞,血紅蛋白釋出,出現自身溶血現象,所以在皮膚表面顯示出瘀斑的表現。所以罐斑的顔色主要與拔罐部位毛細血管破裂、血液溢于皮下有關。罐斑不明顯的是毛細血管沒有破裂,拔罐隻改變了局部的血管充盈度。
反之,損壞了局部的組織結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罐斑的顔色就明顯。這種局部損傷也是拔罐治療的作用機理之一,所以跟毒素沒有關系,隻是由于拔罐産生的負壓導緻毛細血管損傷,紅細胞破壞而産生顔色。
(2)拔罐的作用
拔罐的功效也不是人們所想的那種排毒。而是通過負壓吸引、提升痛阈、增加皮膚血流量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等機制[3],持續作用于經絡和腧穴,達到刺激機體的自我修複,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産生祛風散寒、行氣活血、舒筋通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結語
拔罐雖然是人們常見的中醫療法,但是人們對它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它并不是排毒的手段,拔完罐之後皮膚的印記也不是毒素排出的印記。
參考文獻:
[1] 洪壽海, 劉陽陽, 郭義. 拔罐療法作用機理的研究進展[J]. 河南中醫, 2012, 32(002):261-263.
[2] 崔帥, 崔瑾. 拔罐療法的負壓效應機制研究進展[J]. 針刺研究, 2012, 37(006):506-510.
[3] Zeng K , Wang J W .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upping therapy [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ence, 2016, 14(4):300-304.
[4] 楊金生, 王敬. 拔罐療法的治病機理探讨[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1996, 002(006):39-40.
#辟謠##謠零零計劃#@頭條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