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6 01:09:16

你是怎麼度過周末時間的?

刷朋友圈、發信息、網購……

“待辦清單”是無窮無盡的,但時間是有限的。

奧黛麗·赫本曾說:“如果從周六晚上到周一早上都能獨自待在我的公寓裡,我會非常開心。那是我給自己充電的方式。”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自生活,單人家庭在所有家庭類型中快速增長。

每個人都希望獨處,但大多數人仍舊不願意“獨自行動”。

不喜歡一個人逛街、旅行、看電影,一個人在人群中會顯得形單影隻。所謂“獨處”,變成悶在家裡一個人呆着。

這種矛盾激發了《紐約時報》資深專欄作家斯蒂芬妮·羅森布魯姆的靈感。

斯蒂芬妮的專欄大多關于獨自旅行,由于職業的關系,她常常一個人到世界各地旅行。

在一個人四處行走的時光裡,她開始反思獨處與個人之間的微妙關系,她的作品《精緻的獨處》,試圖回答什麼是精緻的獨處、如何讓獨處有價值等問題。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1

在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研中,85%的受訪成年人表示,時常有一段完全獨處的時間對于他們非常重要。

而另一項刊登在《消費者研究期刊》上的研究卻發現,如果沒有人陪伴,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不想一個人出現在公衆場合,比如電影院或餐廳。

人們很在意獨自外出會不會覺得無聊,也介意他人異樣的眼光,所以他們甯肯呆在家裡,随便上上網、追追劇、刷刷朋友圈。

進入信息時代,打發時間變得太容易了,隻要拿起手機,幾個小時忽悠而過。

我有一個朋友,一到周末就會從北京回到河北老家,雖然路程不長,但她感覺是在兩個世界,時間的刻度不一樣。

在北京,睡到自然醒,随便收拾一下房間、看看電視,一天就過去了。

回到家,早晨七點被叫起來吃早飯,去河邊散步看釣魚,轉了一圈回家還不到十點。可以在院子裡看小鳥飛來飛去,什麼都不幹,時間變得很慢,仿佛可以做很多事。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2

有一種東西叫“殺時間利器”,比如打遊戲、看小說,時間在不知不覺中被消磨了,結束後一身疲憊。

這樣的獨處,不但不能給自己充電,反而讓人活得更封閉。

斯蒂芬妮認為,精緻的獨處,首先要出于自願。

比如家裡人都出去了,把你一個人留在家裡;原本約了朋友,結果對方放了你的鴿子。這種時刻的獨處,我們往往會心存怨念,感覺自己被抛棄,跟快樂搭不上邊兒。

自願的獨處是自己創造條件去獨處,這種情況下,你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體驗上,而不是别人的眼光。

當你主動而自願地獨處時,讀書、發呆、思考、看風景,都可以讓你平靜、恢複活力,你也很享受一個人靜靜待着的過程。

但當你被迫獨處時,比如無法融入集體、被排擠、被孤立,這種獨處就讓人感到孤立無援。

其次是專注。

當人全身心沉浸在當下所做的事情當中,渾然忘我,就有産生幸福感。

一個人專心緻志地做一餐飯,會體會到面團兒的細滑柔軟、感受到不同顔色蔬菜的清新質感、享受到從零到有的生活美感,給獨處注入了喜悅。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3

最後是“品味”。

下班後急匆匆加熱食物、填飽肚子,和周末有時間用心做飯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區别在于你能否調動所有感官去用心品味當下。

一個人去面包店體會烘烤的香氣、在公園裡聽真實的鳥鳴,細細品味生活,獨處的時間就變得生動豐盈。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4

對于我們生活的城市,每天兩點一線的固定生活會讓我們對于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熟視無睹。

為了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斯蒂芬妮找到在日常中挖掘獨處快樂的方法,她把每周的一天定位“觀光日”,懷着像外出旅行一樣的心情和态度,獨自一人去嘗試新事物。

比如一個人去逛博物館。

研究者指出:博物館高貴、樸素,甚至是魔法般的氛圍,能讓人反思、平靜、自由,可以讓參觀者在擺脫社會約束的情況下,增加自我認知。

當你情緒低落無處可去時,博物館是一場獨處的療愈。

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展品上,可以掌握參觀的節奏、沉浸其中。

空曠安靜的環境能夠讓你平靜下來,而沉默的展品因為承載着時光的記憶或者創作者的心緒,也會有讓你受到啟發、打開自我的力量。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5

另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是獨自漫步。

巴爾紮克曾說:“步行隻是活着,漫步才是生活”。

上下班路上的你,是在趕路,你沒有心思去欣賞風景。

相比較而言,漫步才是體驗獨處的最好方式。

外出旅行,你會發現常常感到失望。期待中的城市是一個樣子,現實中的真實畫面又是另一個樣子。

期待和現實有落差,就感覺大老遠去的地方也沒有什麼意思。

而漫步總能給你一些超出期待的快樂。

你隻是沿街四處張望,并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常常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驚喜。

作者在巴黎旅行時,到處人山人海,很難找到安靜的獨處之地。

她随意地拐進一條小路,結果卻發現了一本漂流的圖書。

也有研究表明,步行能夠顯著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

達爾文很喜歡圍繞着家附近的一片小樹林散步,在散步的途中,他為很多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法,因此,他稱這條路為“思考之路”。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6

詩人加裡·斯奈德說,孤獨賦予了我們一種“超級視覺”,讓感官更為敏銳,提升了對平時容易忽視的日常事物的敏感度。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更清晰地聽到樹葉撲簌簌落下的聲音,可以深嗅花的芬芳。

獨處是一種美好的習慣(都滿足三個條件)7

弗吉尼亞·伍爾芙在劍橋大學演講時曾對在場的女性說:“我希望你們能夠想方設法得到足夠多的錢,去旅行或無所事事,去思考這個世界的過去和未來,一邊讀書或在街角閑逛,一邊心懷夢想,深深地陷入思想的長河。

或許我們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旅行、去無所事事,但我們每天都可以拿出一點時間,一個人做喜歡的事。

做這些事的時候,用心體會,細細品味,享受每一刻,從中體會到獨處的快樂。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做什麼?每個人的答案不同。

你可以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為自己充電;也可以發展一項特别的愛好,為生活增加樂趣;更可以把時間留給大腦,沉思,享受安靜……

當你學會獨處,你就為靈魂生長找到了空間,從他人和喧嚣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别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