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及評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lì]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著作: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觀點:
1.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和“禮”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範,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提倡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過。
2.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本來的意思是:不分貴賤、貧窮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孔子實行“有教無類”的方針,廣泛地吸收學生。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隻要本人有學習的願望,主動奉送10條幹肉履行師生見面禮,就可以成為他的弟子。
3.論教育内容孔子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編撰《詩》《書》《禮》《樂》《易》《春秋》作為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礎。在孔子的整個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然而道德教育并沒有專設學科,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貫穿到文化知識學科中。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也是孔子所主張的學習内容的四個方面。
孔子的教學内容偏重社會人事,偏重文事,輕視科技與生産勞動。
4.論教學原則與方法
(1)啟發誘導。孔子曾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居一隅不以三與反,則不複也。”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比古希臘教育學教蘇格拉底提出的“産婆術”早幾十年。
(2)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并了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孔子是我國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3)學、思、行相結合。即學思并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緻用”。
(4)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語錄(孔子的教學名言):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譯:“冉求平日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仲由的膽量卻比兩個人的還大,勇于作為,所以我要壓壓他。”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譯:“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考察他處事的動機,了解他心安于什麼事情。”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9·山東單選)主張以“禮”為道德規範,以“仁”為最早道德準則,提倡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過。這位教育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答案:A解析: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範,以“仁”為最高道德規則。孔子還總結了一些進行道德修養的原則和方法,主要包括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過。
2.(2018·内蒙古單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自( )
A.《論語》
B.《學記》
C.《大學》
D.《中庸》
答案:A
3.(2018·河南單選)孔子曰:“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這段話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具有靈活性
B.脫離社會生産
C.具有全面性
D.結合社會生産
答案:B
解析:孔子的教學内容偏重社會人事,偏重文事,輕視科技與生産勞動。題幹中的這句話的意思是隻要做好禮、義、信,便不用學習生産類的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脫離社會生産。
4.(2019·四川單選)下列選項與孔子的教育實踐不符的是( )
A.學思結合
B.有教無類
C.舉一反三
D.“六藝”教人
答案:D
解析:“六藝”是西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基本學科,孔子以“六經”教人。
5.(2019·湖南填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___提出教育對象“有教無類”的觀點。
答案:孔子
孟 子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及評價: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亞聖”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著作: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孟子》一書由孟子及其底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觀點:
1.我國“教育”一詞最早起源“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性善論”孟子持“性善論”,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礎。孟子認為教育是擴充“善性”的過程。孟子的擴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蘊含着他對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學活動要體現理性特點,遵循和發展人的内在能力。這一基本要求貫穿在他的整個教育思想中。
3.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
(1)“人倫”即“人道”,所謂的“人倫”就是五對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孟子尤重父子——孝,兄弟(長幼)—— 悌兩種關系,并以此為中心,建立以一個道德規範體系“五常”——仁、義、禮、智、信。
4.論理想人格——“大丈夫”
(1)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浩然之氣”。
(2)如何實現大丈夫,主要靠人的内心修養:①持志養氣:一個人有了志向和追求,他就會有相應的“氣”——精神狀态。
②動心忍性:也就是意志鍛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
③存心養性:存養和擴充善端。
④反求諸己:當你的行動未得到對方的反應時,就應當首先反躬自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後對人做得更到家。
5.孟子是中國古代“内發論”的代表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萬物皆備于我”,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惡、辭讓、是非四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基本品性的根源,人隻要善于修身養性,向内尋求,這些品性就能得到發展。
語錄: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摘自《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二十節》,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注:慚愧)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譯:父親與兒子之間有親情、君王與臣子之間有節義、夫妻間有區别、年長與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間有信任。摘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節》
萬物皆備于我。
譯:萬事萬物的本性都為我所具備。指萬物本性都與我所通。出于《孟子·盡心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譯:在富貴時,能使自己節制而不揮霍;在貧賤時不要改變自己的意志;在強權下不能改變自己的态度,這樣才是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7·廣東單選)在我國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蔡元培
D.朱熹
答案:B
2.(2019·山東單選)在我國“教育”一次最早起源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A.《論語》
B.《禮記》
C.《孟子》
D.《周易》
答案:C
3.(2017·河南判斷)孟子認為,教育的過程就是擴充人固有的“善性”的過程。
答案:正确
4.(2017·湖南單選)中國古代内發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莊子
答案:C
5.(2018·江西單選)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主張“萬物皆備于我”“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氣”,這是一種( )的觀點。
A.内發論
B.外铄論
C.動因論
D.綜合論
答案:A
樂正克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樂正克(約公元前300—前200年),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孟轲(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戰國時代儒分為八,其中一派就是“樂正氏之儒”。由此可知,樂正克在戰國時代是一位很有影響的人物。
著作:據郭沫若考證,《學記》的作者為樂正克。
注:《學記》(收入《禮記》)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步教育專著,成文大約在戰國末期。
《學記》的語錄&觀點:
1.教學相長[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通過學習,才發現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經過教學,才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對有些知識還理解不通,然後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别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2.尊師重道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譯:老師受到尊敬,然後真理學問才會受到敬重。真理學問受到尊敬,然後人民才會敬重學問,認真學習。
3.藏息相輔[zàng xī xiāng fǔ]
(1)《學記》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練習必須兼顧,課内與課外相結合,相互補充。
⑵“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譯:(1)“藏”,原為“臧”,通内髒的“髒”,“息”是指呼吸的氣息,人自身的内髒和大氣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
(2)大學教學,按照時序進行,必須有正式的課業,課後休息時也得有課外練習。
4.豫時孫摩[yù shí xùn mó]這是《學記》在總結了長期教育、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後概括出來的規律,
包含四條原則:
豫:通“預”,是預防,即預防性原則;
時:是及時,合乎時宜,即及時施教原則;孫:通“遜”,順應,指循序,即循序漸進原則;
摩:指觀摩,相互學習,即學習觀摩原則。
5.啟發誘導《學記》反對死記硬背,主張啟發式教學。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譯: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着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6.長善救失
《學記》認為:“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譯: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不足之處),傳授知識的老師必須了解。人們的學習,有的人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有的人有得少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滿足了),有的人有認為太容易,生起輕忽,不認真學習的毛病,有的人有自我設限,不求進步的毛病。這四種過失産生的原因,心理狀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們的心理狀态,這樣以後才能補救他們的過失。
傳授知識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發揚他們的長處,并且補救他們的過失。此外,《學記》還主張“學不躐[liè]等”(1),即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循序漸進;同時,重視學生的學習,指出“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2)”。
(1)為學習不能超越次第,應循序漸進。(2)會學習的人,能使教師費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師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20·遼甯單選)我國古代乃至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學記》
B.《論語》
C.《理想國》
D.《孟子》
答案:A
2.(2019·湖南單選)中國曆史上最早提出“教學相長”的著作是( )
A.《大學》
B.《中庸》
C.《學記》
D.《春秋》
答案:C
3.(2018·遼甯多選)《學記》中提到的學生學習的過失有( )
A.或失則多
B.或失則寡
C.或失則易
D.或失則止
答案:ABCD
4.(2020·天津單選)“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要求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科學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答案:C
5.(2017·内蒙古單選)《學記》中“學不躐等”主要體現了( )
A.循序漸進
B.溫故而知新
C.藏息相輔
D.長善救失
答案:A
荀 子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最後一位大師,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世人尊稱“荀卿”。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中國教育史上開創了與教育“内發論(孟子性善論)”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論”。其思想和社會實踐對戰國末期社會政治和思想學術的發展,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都産生過重大影響,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著作:現存《荀子》一書,共32篇,大部分為荀子本人所作,也有他的弟子和後學撰寫的内容。
教育觀點:
1.論教育的作用
從其“性惡論”觀點出發,荀子認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僞”,就是通過教育和學習來改變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應社會生活的道德智能。化性起僞:意思是指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後天的人為。出自《荀子·性惡》
2.論教育的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重視《詩》《書》《禮》《樂》《春秋》等儒家經籍的傳授。而在諸經之中,荀子尤重《禮》,以之為自然和社會(道德與政治)的最高法則,所以他說:“學至乎《禮》而止矣。”
3.論學習過程
荀子對于學習過程的分析相當完整且系統,他認為完整的學習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行動的過程,即聞—見—知—行。他曾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譯: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學問到了實行就達到了極點。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8·福建單選)荀子說:“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這是強調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是( )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主觀能動性
答案:C
2.(2019·河南單選)下列說法中,主張“外铄論”的是( )
A.盈科而後進
B.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
C.化性而起僞
D.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答案:C
3.(2017·江西單選)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國的洛克均強調教育的價值。對教育的作用持樂觀的态度,關注的重點是學習。這種觀點屬于( )
A.内發論
B.外铄論
C.東銀輪
D.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答案:B
4.(2019·内蒙古單選)荀子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這句話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啟發性原則
B.量力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直觀性原則
答案:D
解析: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題幹中這句話體現了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5.(單選)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強調了哪一因素對人的發展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主觀能動性
答案:B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意指環境完全左右人的行為,就像生長在麻叢中的蓬草,會長得很直,失去原來的形貌;而混在黑泥中的白沙,也會變黑.可見,這是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本題正确答案為B.
墨翟(墨子)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墨子,名翟[dí],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貴族目夷的後裔 ,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戰國時期的百家争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裡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著作:墨子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語錄,編成了《墨子》一書。
教育觀點:
1.“兼士”“賢士”在教育目的上,墨翟主張教育要培養“兼士”或“賢士”。關于兼士或賢士,墨翟曾提出過三條具體标準:
“博乎道術”“辯乎言談”“厚乎德行”,即知識技能的要求,思維論辯的要求,思維論辯的要求和道德的要求。
2.“兼愛”“非攻”墨翟以“兼愛”“非攻”為教,同時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
3.“親知”“聞知”“說知”對于獲得知識的理解,墨翟認為,人的知識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親知”“聞知”和“說知”。前兩種都不可靠,必須重視“說知”,即依靠類推和明故的方法來獲得知識。
聞知是得自傳授的知識,它又分"親聞"和"傳聞"兩種;
說知是由推理得來的知識,它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
親知是親身觀察所得直接經驗的知識。
4.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墨翟以素絲和染絲為喻,來說明人性及其在環境和教育下的改變和形成。有一次他見染絲而頗有感慨: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人的善惡不是天生使然,而是後天環境和教育的結果,必須慎其所染,選擇所染。
譯:“(絲)染了青顔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顔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顔色也跟着變化。經過五次之後,就變為五種顔色了。所以染這件事是不可不謹慎的。”
5.“量力”墨翟是中國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這一教育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時考慮學生的力之所能及,曾說“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
譯:聰明的人一定先估量他的能力能否達到, 然後才去做某件事。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7·河南單選)先秦時期被稱為顯學之一,( )在教育上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獲得知識的理解,其認為主要有“親知”“聞知”和“說知”三中途徑。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答案:A
2.(2018·山東單選)墨子是先秦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創立了墨家學說,與儒家并稱“顯學”。他認為人的知識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聞知、說知和親知。其中,墨子所說的“說知”是指由( )而得到的知識。
A.實踐
B.審問
C.推論
D.傳聞
答案:C
解析:墨子所說的“說知”,包含推論、考查的意思,是指由推論而得到的知識。
3.(2017·河南判斷)墨家教育中所謂的“博乎道術”主要是指對學生進行文史知識的教育。
答案:錯誤
解析:“博乎道術”即知識技能的要求,知識技能的要求是為了使兼士投入社會實踐,有興利除害的實際能力,并非僅限于掌握文史知識。
4.(2018·貴州判斷)墨子提出的“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體現了環境對人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答案:正确
5.(2017·山東單選)墨子提出的“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觀點,強調教學要重視量力性的原則。量力性教學原則實施的基礎是( )
A.教師吃透教材精心備課
B.學生身心健康,具備學習能力
C.學校開展新課改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D.開展家校合作,聯合家長共同參與教學
答案:B
解析:量力性原則又稱可接受原則,是指教學的内容、方法和進度要适合學生的發展水平,使他們能夠接受,但又有一定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量力性原則實施的基礎是學生身心健康,具備學習能力。
董仲舒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河北省景縣廣川大董故莊村)人,西漢前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客大家,有漢代“孔子”之稱。
著作: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詞賦傳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賦》、《春秋繁露》及嚴可均《全漢文》輯錄的文章兩卷。
觀點:1.“罷黜[chù]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置名師,以養天下之士”“推行選舉,以盡天下之材”的三大對策,被漢武帝采納,産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2.“性三品”董仲舒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說。把人性劃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鬥筲[shāo]之性”。其中,絕大多數人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教育對他們的發展具有重要甚至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他們是教育的主要對象。
教育名言:“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7·河南判斷)漢代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術”的政治思想被漢高祖采納,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學成為封建教育的主流。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錯誤解析:為鞏固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
2.(2018·廣西單選)董仲舒曾向漢武帝建議:“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從作用對象看,這體現了教育的( )
A.個體功能B.社會功能C.正向功能D.負向功能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解析:題幹的意思是:古代的君王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當他們登上王位治理天下的時候,都把簡曆教育感化體制作為非常重要的事務來對待。統治階級通過培養人(政治和意識形态教育)來影響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這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功能。
朱 熹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稱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神話起源說的代表人物,世尊稱為朱子。
著作:《四書章句集注》《近思錄》等。
觀點:1.論教育階段朱熹把一個人的教育分為小學(8~15歲)和大學(15歲以後)兩個階段。小學教育内容的重點是“教事”,
大學教育内容的重點是“教理”。
2.“朱子讀書法”朱子讀書法是古代最有影響的讀書方法論,為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學生彙集他的訓導概括歸納出來的,共六條
(1)循序漸進
它包含三個意思:第一,讀書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第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安排讀書計劃并切實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則。第三,讀書要紮紮實實打好基礎,不可囫囵吞棗,急于求成。
(2)熟讀精思
讀書有鞏固性原則,即既要熟讀成誦,又能精于思考。
(3)虛心涵泳
所謂“虛心”,是指讀書時要虛懷若谷,精心思慮,仔細體會書中的意思,不要先入為主,牽強附會。
所謂“涵泳”,是指讀書時要反複咀嚼,細心玩味。他說:“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笃志虛心,反複詳玩為有功耳。”
(4)切己體察
朱熹強調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而必須見之于自己的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
(5)着緊用力
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必須抓緊時間,發憤忘食,反對悠悠然;
其二,必須抖擻精神,勇猛奮發,反對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所謂“居敬”,敬,恭敬,就是讀書時精神專一,注意力集中。
所謂“持志”,是要堅定志向。朱子讀書法是我國古代最系統的讀書法,集古代讀書法之大成,值得認真研究和參考。
3.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進行解釋
朱熹對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做出了這樣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
4.提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說法
我國古代的孔子善于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以發揮他們各自的專長。朱熹把孔子這一經驗概括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這是“因材施教”的來源。
5.談論“課程”
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着期限,緊着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功夫”等句。這裡的課程已經含有功課及進程之義,這與我們現在許多人對課程的理解有相似之處。
教育名言:此處為董仲舒名言,分享有誤。“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8·河北單選)将孔子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概括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A.孟子B.荀子C.曾子D.朱熹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2.(2019·山東單選)“虛心涵泳”是朱熹的讀書法,此處的“涵泳”是指讀書時應( )
A.細心玩味B.融會貫通C.敬守此氣D.收斂此心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3.(2018·山東單選)孔子注重啟發式教學,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對“憤”的解釋是
A.“答其辭”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C.“開其意”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4.(2018·四川判斷)宋朝朱熹在《朱子全書》中提及“寬着期限,緊着課程”,這裡的“課程”是指功課及其進程。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正确
蘇格拉底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了很多内涵深刻的教育見解,形成了獨特的教育方法,這些成就使得蘇格拉底成為“西方教育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
觀點:
1.“美德即知識”
在道德問題上,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識”的觀點。他認為,一個人的道德行為如何,主要取決于它是否具備有關的知識。隻有當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善和什麼是惡時,他才能趨善避惡。由此出發,蘇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張。在他看來,既然知識是後天人們通過教育所獲得的,那麼以知識為基礎的道德也可以通過教育來培養。
2.“産婆術”
蘇格拉底以其雄辯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這種問答法亦稱“産婆術”,分為三步:
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他認為這是使人變得聰明的一個必要的步驟,因為除非一個人很謙遜,“自知其無知”,否則他不可能學到真知;
第二步稱為定義,在問答中經過反複诘難(诘[jié]:诘問,追問。)和歸納,從而得出明确的定義和概念;
第三步稱為助産術,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由于此方法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考,因此被視為後世西方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淵源。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8·廣東單選)蘇格拉底“産婆術”的實質是以( )為主的教學方式。
A.問答B.講授C.演示D.練習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2.(2017·内蒙古單選)主張在教學中應用“産婆術”,即用讨論問題的問答方式與人談話,但不直接把結論教給人,而是指出問題并引導人最後得出正确的結論。提出這一主張的教育家是( )
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裡士多德D.昆體良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3.(2019·江西單選)“知識就是美德”是由( )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蘇格拉底D.亞裡士多德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4.(2019·山東單選)古希臘蘇格拉底創立的教學方法——“蘇格拉底問答法”,又有一個名稱叫( )
A.啟迪術B.産婆術C.孕育術D.催化術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柏拉圖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裡士多德并稱為希臘三賢。
著作:《理想國》《法律篇》等。注:《理想國》集中體現了柏拉圖的教育思想,被視為西方三大教育名著之一(其他兩部為盧梭的《愛彌兒》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觀點:
1.柏拉圖認為教育與政治有密切的聯系,以培養未來的統治者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現實世界中實現理想的正義國家的工具。
2.柏拉圖為國家統治者的教育開設了衆多實用性的教學科目,在所有科目中,柏拉圖最為重視的是哲學(辯證法)。他認為,辯證法的作用在于教人“達到每一事物的本質”,能夠“靠思想本身理解善者的本質”,從而達到“可理知事物的頂峰”。因而,哲學(辯證法)的教育是國家統治者、特别是最高統治者必備的教育。
3.柏拉圖是“寓學習于遊戲”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強迫孩子們學習,主張采用做遊戲的方法,在遊戲中更好的了解每個孩子的天性。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單選)( )的教育思想散記在他的哲學著作《理想國》一書中。他以“理想說”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學、價值論及知識論的哲學系統。
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裡士多德D.康德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2.(單選)柏拉圖認為應該為國家統治
者的教育開設衆多實用性的教學科目,其中他最為重視的是( )
A.算術B.哲學C.體育D.軍事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3.(單選)認為遊戲是兒童學習的最好方式,首倡“寓學習于遊戲”的教育家是( )
A.巴斯多B.柏拉圖C.盧梭D.福祿貝爾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亞裡士多德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亞裡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曆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
馬克思曾稱亞裡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
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
著作:《政治學》《倫理學》《論靈魂》等。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裡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觀點:
1.在亞裡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他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論。他認為人的教育應當以充分發展人的理性為根本目的,這種教育才是自由人(即城邦公民)所應接受的教育。他指出,自由教育的實施需要兩個基本條件:
(1)閑暇;
(2)自由學科。
2.亞裡士多德認為,教育應該是國家的,每一個公民都屬于城邦,全城邦應有一個共同目的,所有的人都應受同樣的教育,“教育事業應該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但他所指的“每一個公民”并不包括奴隸。他主張一部分人可以受教育,另一部分人即奴隸則是不可受教育的。
3.亞裡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兒童進行和諧的教育。
4.亞裡士多德最早将教育分為德智體三部分,并提出了實施三種教育的順序。其中,他把體育即身體的訓練放在智力訓練之先,并且認為學前教育的核心是體育,這一時期裡應順應自然,以兒童身體的發育成長為主。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多選)亞裡士多德是古希臘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 )等著作中。
A.《政治學》B.《倫理學》
C.《雄辯術原理》D.《烏托邦》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B
2.(單選)反映古希臘教育家亞裡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民主主義與教育》B.《政治學》
C.《理想國》D.《大教學論》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3.(單選)主張“教育事業應該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的學者是( )
A.柏拉圖B.亞裡士多德C.蘇格拉底D.維多利諾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4.最早提出教育要适應兒童的年齡階段,要進行德智體多方面和諧發展的是( )
A.柏拉圖B.亞裡士多德C.蘇格拉底D.維多利諾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5.(單選)曆史上最早提出德智體的和諧發展,并把體育即身體的訓練放在智力訓練之先的哲學家是( )
A.畢達哥拉斯B.柏拉圖C.亞裡士多德D.蘇格拉底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昆體良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昆體良,古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雄辯家,古羅馬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還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著作:《雄辯術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注:該書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譽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學法論著。
觀點:1.昆體良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良好修養的雄辯家(演說家)。
2.昆體良還對班級授課進行了一些闡述,這是班級授課制思想的萌芽。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7·遼甯單選)昆體良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 )
A.軍人B.教育家C.演說家D.思想家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2.(2019·山東單選)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教育著作是( )
A.《理想國》B.《雄辯術原理》
C.《大教學論》D.《普通教育學》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3.(2019·遼甯單選)世界上最早的教學法專著《雄辯術原理》的作者是( )
A.蘇格拉底B.柏拉圖C.昆體良D.亞裡士多德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4.(2019·河南單選)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學,引發班級授課制萌芽的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B.柏拉圖C.昆體良D.蘇格拉底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C
埃拉斯莫斯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埃拉斯莫斯(又譯伊拉斯谟)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尼德蘭著名的人文主義者、教育思想家。
觀點:1.埃拉斯莫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出:“一個國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對青年的适當教育。”
2.埃拉斯莫斯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虔誠的信仰、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的人。
3.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
真題示例教 育 學 家
1.(2018·河南單選)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著名教育家是( )
A.埃拉斯莫斯B.誇美紐斯C.洛克D.盧梭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A
第二節 教育學的獨立形态階段
培 根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培根,英國近代科學家、哲學家,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學和科學教育而著名,被稱為“近代實驗科學鼻祖”。
觀點
1.培根猛烈地批評了亞裡士多德以來的經院哲學及其認識論基礎,提出了實驗的歸納法,将其看成獲得真正知識的必由之路,為後來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2.1623年,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一文的科學分類中,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提了出來,與其他學科并列。
真題示例
1.(單選)“近代實驗科學鼻祖”( )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提了出來,與其他學科并列。
A.培根B.裴斯泰洛齊C.福祿貝爾D.斯賓塞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A
誇美紐斯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誇美紐斯(1592~1670),17世紀捷克著名的愛國者,偉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人類教育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有“教育學之父”之稱。
著作
《母育學校》《大教學論》《世界圖解》等。注:誇美紐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标志,該書也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觀點
1.誇美紐斯提出影響人的天賦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教育,認為“隻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2.“泛智”教育。誇美紐斯從他的民主主義的“泛智”思想出發,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
3.教育适應自然。教育适應自然的原則是誇美紐斯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教育适應自然包含兩方面的含義:(1)教育要适應大自然的發展法則;(2)教育要适應兒童個體的自然發展,即适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
4.班級授課制。誇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做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5.教學原則。誇美紐斯提出并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教學原則。其中,誇美紐斯率先提出了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他在《大教學論》中指出,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
真題示例1.(單選)《大教學論》的作者是教育家( )
A.誇美紐斯B.赫爾巴特C.洛克D.凱洛夫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2.(判斷)捷克民主主義教育家誇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正确
3.(單選)提出“隻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的西方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B.赫爾巴特C.蘇格拉底D.杜威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4.(單選)誇美紐斯是節課著名的教育家,近代資産階級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下列屬于誇美紐斯的教育思想的是( )
A.普及教育思想B.自然教育思想
C.和諧教育思想D.自由教育思想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A
5.(單選)誇美紐斯論述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個别教學制B.分組教學制
C.設計教學法D.班級授課制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D
洛克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洛克(1632~1704)英國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英國紳士教育和實科教育的倡導者,“外铄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對18世紀的家庭教師和學園教育産生了重要影響。
著作
《教育漫話》(1693年)
觀點
1.提出“白闆書”洛克反對天賦觀念,提出了“白闆說”。他認為人的心靈原來就像一塊白闆,沒有一切特性,沒有任何觀念,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
2.提出“紳士教育論”洛克認為,教育目的就是培養紳士,而這種培養隻能通過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紳士教育論”。在其著作《教育漫話》一書中,他詳細論述了紳士教育的内容(即體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
3.重視教育的作用洛克高度評價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他明确指出,“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之所以千差萬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真題示例
1.(單選)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白闆說”觀點屬于( )
A.内發論B.外铄論C.能動輪D.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2.(單選)洛克的紳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 )中。
A.《人類理智論》B.《教育學綱要》
C.《教育漫話》D.《普通教育學》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3.(單選)提出“人之所以千差萬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是以“白闆說”著稱的教育家( )
A.誇美紐斯B.盧梭C.洛克D.馬卡連柯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4.(單選)《教育漫話》是英國哲學家( )的著作。
A.洛克B.休谟C.盧梭D.培根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5.(單選)“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出自洛克的( )
A.《大教育論》B.《教育漫話》
C.《愛彌兒》D.《普通教育學》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盧梭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盧梭(1712年~1778年),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個人本位教育目的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譽為新舊教育的分水嶺。
著作
《愛彌兒》(1762年)
觀點
1.“性善論”盧梭是堅定的“性善論”者。他認為,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隻是社會把人心變壞了。
2.“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盧梭的教育理論以“自然主義教育理論”著稱。他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是使兒童“歸于自然”,這是其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他的教育著作《愛彌兒》宣揚了他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這是《愛彌兒》的開篇一句。
3.“消極教育”盧梭提出了“消極教育”的思想,所謂“消極教育”即成人的不幹預、不灌輸、不壓制和讓兒童遵循自然率性發展。但“消極教育”并非無所作為,還有兩件事要做:
(1)觀察自由活動中的兒童,了解他的自然傾向和特點;
(2)防範來自外界的不良影響。
4.“自然後果”盧梭提出了“自然後果”的教育方法。他說:“不要對你的學生進行任何種類的口頭教訓,應該使他們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也不要對他們施加任何種類的懲罰...”在12歲以前,兒童所受到的懲罰應當隻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後果”。也就是說,兒童一旦犯了錯誤,應讓他們從其自身不良行為的後果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到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
真題示例
1.(2019·内蒙古單選)主張教育要順應兒童成長和心理發育的自然法則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盧梭C.福祿貝爾D.斯賓塞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2.(2019·山東單選)18世紀中期,法國思想家盧梭在其著作《愛彌兒》中系統闡述了( )思想。
A.義務教育B.超常教育C.自然教育D.普及教育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3.(2018·陝西單選)教育目的價值取向上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有( )、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等。
A.盧梭B.杜威C.馬克思D.孔德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4.(2018·山東單選)秉承自然主義教育理念的著名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B.蘇格拉底C.盧梭D.斯賓塞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5.(2017·河南單選)盧梭自然主義教育理論中的“消極教育”是指( )
A.教育作用有限
B.教育在于等待兒童的成長
C.教育對兒童的發展難以發揮積極作用
D.教育要遵循兒童本性,防範外界不良影響。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康德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康德(1724年~1804年)不僅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也是18世紀最重要的教育家。他曾先後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學講授教育學,是最早在大學講授教育學課程的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著作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康德論教育》一書中。
觀點
1.“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康德認為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對人的本性進行适當的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他認為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必要的“管束”和“訓導”是實現自由的必要保證。2.教育萬能論康德主張教育萬能論,他認為人隻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産物。
真題示例
1.(2020·遼甯單選)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大學進行講授,最早始自德國的哲學家( )
A.柏拉圖B.赫爾巴特C.康德D.梅伊曼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2.(2018·遼甯單選)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始于( )
A.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教授教育學
B.誇美紐斯在哥尼斯堡大學教授教育學
C.赫爾巴特在哥尼斯堡大學教授教育學
D.《康德論教育》納入大學課程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裴斯泰洛齊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裴斯泰洛齊(1746~1827)是19世紀瑞士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他的全部教育活動和理論貫穿着“拯救農村”和“教育救民”的思想,被譽為“窮人的救星”“孤兒之父”“人民學校的創辦者”。
著作
《林哈德與葛笃得》
觀點
1.論人的和諧發展和教育。裴斯泰洛齊提出了體育、勞動教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諧教育思想。他認為,要使人成為一個道德完善的人,就要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對兒童來說,就是要“發展兒童道德、智慧和身體各方面的能力”。
2.教育心理學化。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号的教育家。所謂“教育心理學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學的水平,将教育科學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基礎上。其内涵包括:
(1)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的理論指導置于兒童本性發展的自然法則的基礎上;(2)必須使教學内容的選擇和編制适合兒童的學習心理規律,即教學内容心理學化;
(3)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的心理學化,就如何做到這一點,裴斯泰洛齊認為首要的是使教學程序與學生的認識過程相協調
(4)要讓兒童成為他自己的教育者。
3.要素教育論。裴斯泰洛齊教學理論體系的重心是他的要素教育論。要素教育論的基本思想是,教育過程要從一些最簡單的、為兒童所能接受的“要素”開始,再逐漸轉到日益複雜的要素,促使兒童各種天賦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4.個人本位論代表裴斯泰洛齊是個人本位論的教育目的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教育的首要功能應是促進人的發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發展。他說:“為人在世,可貴者在于發展,在于發展各人天賦的内在力量,使其經過鍛煉,使人能盡其才,能在社會上達到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真題示例
1.(單選)在世界教育發展史上,某教育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使人類教育心理學化”的口号,這對于推動教育活動的科學化及教育學的誕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教育家是( )
A.拉伊B.裴斯泰洛齊C.福祿貝爾D.蒙台梭利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B
2.(單選)主張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的教育家是( )
A.康德B.裴斯泰洛齊C.盧梭D.誇美紐斯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B
3.(單選)各學科都有基本的要素,如語文的基本要素是“發音”,數學是“1”。教學要考慮到這些要素,這一思想源于( )
A.《大教學論》B.《愛彌兒》
C.《林哈德與葛笃得》D.《教育漫話》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赫爾巴特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赫爾巴特(1776年~1841年)康德哲學教席的繼承者,近代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其對19世紀以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
著作
《普通教育學》(1806年)注: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标志着規範教育學的建立,同時,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觀點
1.教育理論體系的兩個理論基礎是倫理學和心理學赫爾巴特的貢獻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倫理學即實踐哲學,主要體現為五種道德觀念;赫爾巴特認為心理學就是研究觀念的科學,它重視和發展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意識阙”和“統覺”。
2.教育目的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目的可分為兩種:“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兩部分。“可能的目的”是指培養和發展兒童多方面的能力和興趣,以便他們将來選擇職業;“必要的目的”是指道德的目的,具體而言就是指養成内心的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五種道德觀念,這是教育最必要的、最高的目的。
3.教育性教學原則在西方教學史上,赫爾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教育性教學”指沒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教育性教學”的主要内容有:教學和教育是相互聯系的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教育和教學的關系是目的和手段的關系;決定教學具有教育性的主要因素在于強化教學工作中的教育目的性;對于“教育性教學”來說,一切都取決于其所引起的智力活動。4.教學四階段論19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了教學的四個階段,即明了、聯想、系統、方法。
第一階段:明了。主要是讓學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兒童的心理處于靜态的專心活動中,興趣為注意階段。
第二階段:聯想。這個階段主要是把新獲得的觀念與舊有的觀念聯系起來,形成新的觀念。
第三階段:系統。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對已獲得的知識進行綜合、歸納、概括、作出結論,使之概念化、系統化,并納入原有的知識系列,以形成組織嚴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
第四階段:方法。即通過實際練習,運用系統的知識,使之變得更加熟練、更牢固。
5.“舊三中心論”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程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提出了“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理論”。
真題示例
1.(2019·山西單選)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把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的是( )
A.誇美紐斯B.赫爾巴特C.杜威D.蘇格拉底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2.(2018·遼甯單選)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标志是( )
A.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學》的問世
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問世
C.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的問世
D.凱洛夫的《教育學》的問世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3.(2019·福建單選)将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凱洛夫C.誇美紐斯D.赫爾巴特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4.(2020·遼甯多選)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的以( )為中心的“三中心”教學模式,對近代世界各國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有着深遠影響。
A.教師B.教材C.課堂D.學生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BC
5.(2017·河南單選)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目的包括“可能性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指( )
A.與兒童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關的目的
B.與兒童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識基礎有關目的
C.與兒童養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公平等道德觀念有關的目的
D.與兒童形成經驗、思辨、審美、社會、宗教等與興趣有關的目的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第斯多惠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第斯多惠(1790~1866),19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家。他長期從事師範教育,緻力于發展國民教育,被譽為“德國教師的教師”,
著作
《德國教師培養指南》(1835年)
觀點
1.重視教師的示範作用第斯多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裡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
2.重視啟發性教學第斯多惠曾說:“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真題示例
1.(2019·四川判斷)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說明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言教勝與身教。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錯誤
解析:第斯多惠關于“身教重于言教”的名言是:“教師本人是學校裡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題幹中的名言并不能體現身教與言教的關系。
2.(2019·河南單選)第斯多惠指出:“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A.啟發性原則B.直觀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D.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斯賓塞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斯賓塞(1820年~1903年)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提倡科學教育,反對單純的古典主義教育,對世界諸多國家的 教育内容革新産生過深遠的影響。
著作
《教育論》(1861年)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是該書中最重要的一篇論文。
觀點
1.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完滿的生活”等同于“幸福的生活”,二者都依賴于“最有價值的知識”——科學。
2.斯賓塞按照重要程度把人類生活的主要活動分為五大類:
(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動;
(2)獲得生活必需品而間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動;
(3)撫養和教育子女的活動;
(4)與維持正常的社會和政治關系有關的活動;
(5)在生活中的閑暇時間用于滿足愛好和感情的各種活動。
3.在西方,最早提出“課程”一詞斯賓塞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中最早提出“課程”一詞,他将“課程”術語引入教育中,并很快被西方教育者普遍采用。
真題示例
1.(單選)第一次提出“教育是為完滿的生活作準備”的教育家是( )
A.斯賓塞B.康德C.陶行知D.塗爾幹
答案:A
2.(單選)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從認知的“實際效用”出發,主張通過“自由競争”達到“适者生存”,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有價值的知識做準備。在他看來,能實現完滿的生活的最有價值的知識是( )
A.哲學B.古典“七藝”C.進化論D.科學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3.(單選)下列哪位教育家最早把“課程”用作一個專門的教育術語( )
A.老子B.斯賓塞C.柏拉圖D.杜威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4.(單選)英國的斯賓塞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中強調了( )知識最有價值。
A.科學B.地理C.德育D.體育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烏申斯基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烏申斯基,19世紀俄國著名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被譽為“俄國教師的教師”“俄國教育科學的創始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著作
《人是教育的對象》
觀點
1.烏申斯基認為教育學要真正成為一門科學,就必須以哲學和心理學以及其他科學(如生理學、解剖學、倫理學等)為理論基礎。
2.烏申斯基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和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
3.在烏申斯基看來,直觀教學,并不是以抽象的觀念和文字為基礎的,而是以學生直接感知的具體形象為基礎的。他說:“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狀、顔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真題示例
1.(單選)“額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是( )
A.烏申斯基B.彼得羅夫斯基
C.卡普捷列夫D.巴浦洛夫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2.(單選)烏申斯基指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狀、顔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邏輯不是别的東西,而是自然界裡的事物和現象的聯系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基于以上表述的教學方法是( )
A.講授法B.讨論法C.直觀演示法D.案例法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杜威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杜威(1859年~1952年),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也是機能主義心理學和現代教育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倡導活動課程理論,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譽為“哲學家們的哲學家”“創立美國教育學的首要人物”。
著作
《我的教育信條》(1897年)《學校與社會》(1899年)★《民主主義與教育》(又譯《民本主義與教育》,1916年)
觀點
1.論教育的本質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将來生活的準備。”此外,杜威還提出“學校即社會”,這是對“教育即生活”的進一步引申。從“教育即生活”到“學校即社會”、再到課程的變革(“從做中學”)是層層遞進的。
2.教育無目的論杜威從“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無目的論”,他将教育目的與教育活動本身聯系起來,反映了教育活動主體的自覺。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無目的論”并非主張真正的教育無目的,而是認為無教育過程之外的“外在”目的。正如杜威所說:“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
3.“新三中心論”杜威的教育理論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區别于傳統教育“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他提出了“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4.“從做中學”五步教學法在經驗論的基礎上,杜威提出“從做中學”,要求以活動性、經驗性的主動作業取代傳統的書本式教材的統治地位。同時,“從做中學”也是杜威提出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經驗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和探究的方法。這種探究的五個步驟即思維五步說或五步探究教學法,即:創設疑難情境;确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驗證這個假設。
5.機能主義心理學代表機能主義的先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爾等人。機能主義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于美國的心理學派:
(1)主張研究意識,但是他們不把意識看成是個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種持續不斷、川流不息的過程,提出了“意識流”;
(2)強調對意識作用與功能的研究,不贊成構造主義對心理結構進行分析;(3)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具有适應性的心理活動,強調意識活動在人類有機體的需要與環境之間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6. 實用主義教育學代表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基本主張: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過程與生活的過程是合一的;
(2)教育即學生個體經驗持續不斷的增長;
(3)學校是一個雛形的社會;
(4)課程組織應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
(5)師生關系以兒童為中心;
(6)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獨立發現和體驗,尊重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
名言
1.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将來生活的準備。by:杜威《我的教育信條》
2.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by: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3. 把全班兒童籠統的看作一樣,不去辨别他們的個性,決不會有真正合于科學原理的教育發生。
真題示例
1.(多選)以下屬于杜威的觀點的是( )
A.教育即生活B.學校即社會
C.從做中學D.為求知而求知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BC
2.(單選)以美國教育家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倡導的“三中心”是指( )
A.兒童、教材、活動B.教師、活動、經驗
C.兒童、活動、經驗D.教師、經驗、教材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3.(單選)杜威主張的課程理論是( )
A.學科課程論B.形式教育論
C.活動課程論D.實質教育論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C
4.(單選)杜威所主張的教育思想被稱作是( )
A.存在主義教育思想B.要素主義教育思想
C.實用主義教育思想D.永恒主義教育思想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5.(單選)杜威是現代教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 )
A.《多元智能》
B.《科學與教育》
C.《民本主義與教育》
D.《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福祿貝爾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福祿貝爾(1782年~1852年),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 。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19世紀中葉,福祿貝爾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而且創立了一套幼兒教育理論和相應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他推動了世界範圍内的幼兒園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幼兒園之父”。
著作
《人的教育》(1826年)
觀點
1.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遊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認為,遊戲是兒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現,是一種本能性的活動,是兒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過遊戲可以表現和發展神的本源,“遊戲是生命的鏡子”。他還認為遊戲中玩具是必需的,幼兒通過玩具“可直覺到不可觀的世界”。他制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恩物”的基本形狀是圓球、立方體和圓柱體,現在仍有很多幼兒園在使用。
2.福祿貝爾的語錄“遊戲是創造性的自我活動和本能的自我教育”“每一個村鎮都應當具備一個自己的、供兒童世界使用的公共遊戲場所,這對整個社區的生活将會産生卓越的成效。”
真題示例
1.(2019·山東單選)“幼兒園之父”指的是( )
A.蘇霍姆林斯基B.柏拉圖C.福祿貝爾D.洛克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2.(2017·河南單選)福祿貝爾重視發揮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他将遊戲理解為( )
A.兒童的外部肢體活動
B.兒童創造性自我活動的表現
C.對兒童實施基礎教育的最佳形式
D.促進兒童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的手段答
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3.(2019·福建單選)将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凱洛夫C.誇美紐斯D.赫爾巴特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孟祿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孟祿(1869年~1947年)美國教育家。生于印第安納州,1897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0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授;1915~1923年任該院院長。是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
著作
《教育史課本》(1905)《中等教育原理》(1914)《在演變進程中的中國》(1920)注:在《教育史課本》中,專以一章論述中國古代教育,闡述古代中國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
觀點
美國教育家孟祿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說,他認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無意識地模仿。
對其觀點的評價
“心理起源說”把人類有意識的教育行為混同于無意識模仿,導緻了教育的生物學化,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也抹殺了教育的目的性。
真題示例
1.(單選)教育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祿B.沛·能西C.洛克D.裴斯泰洛齊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2.(單選)美國心理學家孟祿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這種關于教育起源的學說是( )
A.心理起源說B.生物起源說
C.神話起源說D.勞動起源說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蒙台梭利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瑪利娅·蒙台梭利(1870年-1952年),意大利幼兒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醫生,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女權主義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她創辦了舉世聞名的幼兒教育機構——“兒童之家”,撰寫了大量幼兒教育理論著作,推動了世界幼兒教育實踐的發展。其獨創的“蒙氏幼兒教育法”風靡整個西方世界。
著作
《發現孩子》《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靈》《蒙台梭利方法》
觀點
1.蒙台梭利的教育觀點和方法包括:(1)推崇遺傳,重視引導兒童的自發沖動;
(2)提出教育必須與兒童發展的敏感期相吻合;
(3)注重感官教育;
(4)通過工作,使自由與紀律相協調;
(5)愛護信任兒童,細心觀察和機智、及時地指導兒童;
(6)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
2.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思想包括:
(1)發現兒童。她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現兒童的“生命的法則”,幫助兒童發展生命,她對于兒童有新的認識,并不把兒童看作是未成年的“小大人”,而是看成與成人互為相反的兩極。作為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隻是為兒童預備一個适當的工作環境、活動場所。
(2)自由的原則。蒙台梭利認為,要建立一種合乎科學的教育,其基本原則是使兒童獲得自由,使兒童從妨礙其身心發展的障礙中解救出來,使兒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現。
真題示例
1.(單選)下面不屬于蒙台梭利教育觀點和方法的是( )
A.兒童有自我成長的能力,兒童成長具有敏感期,強調感官訓練
B.創設有準備的環境
C.通過工作,使自由與紀律相協調
D.真正的學習是兒童主動地、自發的學習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2.(單選)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思想主要包括____和____兩個方面。( )
A.發現兒童 自由的原則B.發現兒童 控制的原則C.自由的原則 思維發展D.愛的教育 自由的原則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梅伊曼、拉伊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梅伊曼(1862-1915),德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實驗教育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在1901年首次提出“實驗教育學”并首次系統地論述了實驗教育學的性質、方法、研究範圍和任務。
拉伊(1862~1926),德國教育家,實驗教育學的創始人之一。
著作
梅伊曼的《實驗教育學綱要》、拉伊的《實驗教育學》
觀點
1.實驗教育學梅伊曼和拉伊是實驗教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實驗教育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産生于德國,随後在歐美一些國家發展的以教育實驗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
2.實驗教育學的觀點主要表現在:
(1)反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強調思辨的教育學,認為這種教育學對檢驗教育方法的優劣毫無用途。
(2)提倡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應用于教育研究,從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學化”。
(3)把教育實驗劃分為三個階段:就某一問題構成假設;根據假設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将實驗結果應用于實際,以證明其正确性。
(4)認為教育實驗與心理實驗的差别在于心理實驗是在實驗室裡進行的,而教育實驗則要在真正的學校環境和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
(5)主張用實驗、統計和比較的方法探索兒童心理發展過程的特點及其智力發展水平,用實驗數據作為改革學制、課程和教學方法的依據。
真題示例
1.(單選)下列号稱與人物之間對應錯誤的是( )
A.現代課程理論之父——泰勒
B.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
C.實驗教育學之父——斯賓塞
D.幼兒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解析:實驗教育學的創始人是梅伊曼和拉伊。
2.(多選)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 )
A.哈貝馬斯B.拉伊C.梅伊曼D.杜威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C
克伯屈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克伯屈(1871—1965)是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家。他一生緻力于對杜威的教育哲學進行解釋,使普通教師都能接受進步教育思想并付諸實踐。他具體闡述了進步教育的學習理論,提出了設計教學法(又稱單元教學法)。
著作
1918年,他因發表《設計教學法》一文而在國内外赢得很大聲譽,被稱為“設計教學法之父”。
觀點
1.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完善的人格克伯屈強調教育應積極地幫助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完善的人格。教育制度應适于現實生活的變化,主張廢除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取消分科教學和教科書,建立一種以生活和實際經驗為中心的新學校,讓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決定學習的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設計、自己負責實行的單元活動中獲得有關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的作用僅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選擇生活所需要的教材。
2.克伯屈把設計教學法分為四種主要的設計類型:
(1)創作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問題的設計,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
(3)欣賞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從設計活動中獲得娛樂和滿足;
(4)練習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某一種或某一程度的技能或知識。
3.設計教學法的過程由四個步驟組成:
決定目的、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評價結果。
真題示例
1.(單選)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 )
A.赫爾巴特B.斯賓塞C.克伯屈D.福祿貝爾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馬卡連卡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馬卡連柯(1888~1939),蘇聯早期著名的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活動家。
著作
《教育詩》《塔上旗》等。
觀點
1.平行教育原則(通過集體、在集體中和為了集體的原則)馬卡連柯指出,教師要影響個别學生,首先要去影響這個學生所在的集體,然後通過集體和教師一道去影響這個學生,便會産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平行教育原則(平行影響)是班級平行管理的理論淵源。
2.尊重新人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馬卡連柯強調要把尊重信任孩子和嚴格要求孩子和諧有機的統一起來,在教育孩子時,既要尊重孩子,又不能溺愛孩子。他說:“如果有人問我,怎樣以簡單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經驗的本質時,我就回答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真題示例
1.(多選)馬卡連柯的集體教育模式強調:在集體中,通過集體,為了集體。這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守( )
A.教育影響的一緻性原則B.平行影響原則
C.前景教育原則
D.集體教育和個别教育相結合原則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D
2.(單選)馬卡連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響”是指( )
A.知行統一原則
B.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C.集體教育與個别教育相結合原則
D.教育影響的一緻性和連貫性原則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3.(單選)班級平行管理的理論淵源是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 )教育思想。
A.民主影響B.教師人格
C.平行影響D.群體影響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第三節 教育學的發展階段
凱洛夫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凱洛夫(1893~1978),20世紀40—50年代蘇聯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所主編的《教育學》一書曾對我國産生過很大影響。
著作
《教育學》該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觀點
1.全面發展的人凱洛夫認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應包括智育、綜合技術教育、德育或共産主義道德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
2.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在對教學過程的理解上,凱洛夫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特殊的認識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
3.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在教學形式上,凱洛夫認為課堂教學應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
真題示例
1.(判斷)世界上第一本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編寫的《教育學》一書,其作者是赫爾巴特。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錯誤,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
2.(多選)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教育 學著作分别是( )
A. 凱洛夫的《教育學》
B. 克魯普斯卡娅的《國民教育與民主主義教育》
C. 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
D. 潘菽的《教育學》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C
3.(判斷)凱洛夫認為教學過程的第一步是理解教材。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錯誤,凱洛夫提出了感知、理解。鞏固、運用四個教學階段,第一步是感知。
瓦·根舍因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瓦·根舍因(1896~1988),德國教育心理學家,範例教學法的創始人,與布魯納和贊科夫一同被國際上譽為“課程現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
著作
《理解學習》《範例教學原理》
觀點
提出了範例教學模式
1.範例教學模式具有如下特點:
(1)體現基本性,教學重視基本知識的學習;(2)體現基礎性,教學重視學生實際和可接受性,難度适宜;
(3)體現範例性,在學科知識中精選起示範作用的内容,便于學生學習時進行正向遷移;
(4)體現四個統一,即知識教學與德育的統一、問題教學與系統學習的統一、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
2.範例教學的基本程序包括:
範例性地闡明“個”案範例性地闡明“類”案範例性地掌握規律原理掌握規律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規律原理的運用訓練
真題示例
1.(多選)課程現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
A. 布魯納B. 懷特海C. 瓦·根舍因D. 贊科夫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CD
2.(多選)範例教學的特殊之點在于“範例”,範 例的基本特征是要具備( )
A. 基礎性B. 基本性C. 範例性D. 啟發性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BC
赫欽斯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赫欽斯(1899~1977),美國教育家,畢業于耶魯大學,曾任芝加哥大學校長。
著作
《美國高等教育》《為自由而教育》等。
觀點
1.自由和學術性科目的地位赫欽斯的教育思想強調自由和學術性科目的地位,推崇古典名著的教育價值,被認為是對當時美國盛行的實用主義和進步主義教育思想的批判,從而與後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種對立。
2.自由教育論赫欽斯提出了自由教育論,他主張自由教育應是人人享有的正規教育,因為它是最具有價值的,最适合于現代工業社會、甚至未來的世界形态。
3.《學習化社會》(1968年)赫欽斯在其著作《學習化社會》中首先提出了學習化社會的概念。
4.永恒主義課程理論赫欽斯是永恒主義課程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永恒主義課程理論認為教育内容或課程涉及的第一個根本問題就是:為了實現教育目的,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或如何選擇學科。永恒主義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訓練價值的傳統的“永恒學科”。
真題示例
1.(單選)赫欽斯所代表的( )認為,教育内容或課程涉及的第一個根本問題就是:為了實現教育目的,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或如何選擇學科。
A. 永恒主義B. 要素主義
C. 結構主義D. 社會改造主義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A
2.(單選)中小學課程不管過去、現在、未來都應是“不變的學問”,因此,學習者要認真地閱讀那些經曆了許多世紀仍流傳的經典著作。這種觀點屬于課程理論流派中的( )
A. 經驗主義B. 後現代主義
C. 永恒主義D. 結構主義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C
贊科夫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贊科夫(1901~1977),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一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學與發展問題”
著作
《教學與發展》
觀點
1.贊科夫認為,教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讓學生積累知識,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就是要促進他們的一般發展。他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盡可能大的教學效果來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
2.贊科夫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的五條教學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發展原則。
真題示例1.(單選)強調學生的“一般發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展水平”的蘇聯教育家是( )
A. 巴班斯基B. 贊科夫C. 加裡甯D. 凱洛夫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B
2.(單選)提出以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為主導進行教學的是( )。
A. 凱洛夫B. 贊科夫C. 布魯納D. 布盧姆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B
蘇霍姆林斯基常考指數:★★
人物介紹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被譽為“蘇聯教育界超群絕倫的人物”“教育思想界的泰鬥”。
著作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等。
觀點
1.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他認為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2.蘇霍姆林斯基非常熱愛孩子,他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中寫道:“我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對孩子的愛。”
真題示例
1.(單選)教育名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和《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作者是( )
A.杜威B.贊科夫C.凱洛夫D.蘇霍姆林斯基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答案:D
2.(單選)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A.教學與發展的理論B.認知結構理論
C.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D.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答案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答案:C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