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順豐可以談價格表嗎

順豐可以談價格表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7:24:54

當下,快遞行業競争日趨白熱化,曾被稱呼“快遞一哥”的順豐也沒有了絕對的優勢。

不久前,順豐控股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358.6億元,同比增長23.97%;歸屬于上市股東的淨利潤為17.98億元,同比下滑67.89%。

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在今年2月,順豐股價曾漲到124元的曆史最高點,市值也一度達到5336億元,創下曆史新高。半年多之後,順豐股價已經大不如前,截至11月5日收盤,順豐報收62.88元,股價幾乎腰斬,市值僅為2864億元。

順豐可以談價格表嗎(順豐不拼價格拼速度)1

(圖片來源于網絡)

順豐失勢的源頭

今年第一季度,順豐虧損10億的成績單讓不少投資人感到意外。

雖然第二季度順豐表現搶眼,讓上半年成功扭虧為盈,但結合第三季度财報,順豐的危機并沒有完全過去。

今年1至9月份,順豐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97億元,同比下滑67.89%。順豐在2020年取得73.26億元淨利,幾乎與三通一達76億元的淨利總和持平。然而2021年,從一季度巨虧9.89億元,到如今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近七成,整體來看,業績确實沒有反彈起來。

為何曾經快遞行業最會賺錢的公司,如今越來越不賺錢?通過财報可以看出,順豐利潤降低,主要是因為順豐加大了基礎建設支出,當然,也與順豐降低運費有不小的關系。

業内人士指出,順豐業績之所以持續低迷,與順豐介入通達系的下沉市場不無關系。價格戰和開拓新業務推出新産品,都會帶來成本大幅蹿升。

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在去年以來愈演愈烈,快遞單票價格已經從2007年的28.5元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而在其中,占快遞業務量較大比例的電商快遞增速較快,且同質化競争嚴重,于是,價格競争成為了它們擴大份額的主要手段。

尤其是去年以來,極兔橫空出世,以更加低廉的價格攪局,引起了市場極大的争議。“通達系”也被這隻“兔子”搞得不知所措,快遞派費甚至一度直接探底至不足1元。

順豐,也未能從中幸免。雖然順豐經濟快遞在2020年營收同比增加64%達441.48億元,占總營收比例達到28.67%。但低價電商件拉低了順豐的單票收入,長期激烈的低價競争讓順豐陷入成本壓力增大的艱難轉型期。

比價格更比服務

長期以來,國内快遞行業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成為各家快遞公司搶占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公司的盈利水平、快遞員的平均派費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近日,各大頭部快遞公司陸續發布三季度财報,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仍在持續。

從營收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圓通營收同比增長30.41%,順豐同比增加23.97%,韻達同比增加23.88%,申通增長14.95%,增長勢頭相當可觀。

但從歸母淨利潤來看,申通同比降幅達到了4671.20%,順豐的降幅為67.89%,韻達降幅為23.41%。

由此,打破價格戰僵局、尋求盈利點,成為快遞行業的首要訴求,而産品差異化可能是一個重要手段。

針對部分用戶的特殊需求,順豐近日就上線了一項高端新業務——“專享急件”業務。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專享急件是為用戶提供可運輸常溫/溫控貨物高價值貨物的異城快件高時效寄遞服務,可承接含藥品、溫控疫苗、工廠零配件等托寄物,承運起重為30kg。

而在運送方式上,這一服務是順豐速運與專業合作方聯運,收派過程将采取“專車取件 下一個航班/高鐵 專車派件”的最快運輸方式,可實現8至16小時送達。

此外,中通也在前不久推出了“定時派送”的增值服務。

業内人士認為,長年價格戰已使各大快遞公司不堪重負,競争重點開始向服務質量轉移,差異化服務,或許會成為快遞公司“破局”的新手段。

長城證券分析認為,順豐目前正在完善産品分層,調優産品結構并提升産品定價能力,從而修複盈利能力。

不過,差異化服務究竟能給行業帶來多大改變,首先要看高附加值産品能形成多大的市場規模。從順豐專享急件的介紹看來,目前這一項目仍然是小範圍試水,能否大面積推廣仍有待時間考驗。

尋覓“第二曲線”

要知道所謂的物流并不等同于快遞,二者之間是包含關系,除了快遞之外,物流還可以包括同城配送、冷運、快運以及供應鍊業務等等。

此前,王衛一直強調,順豐是一家物流公司而非快遞公司,在快遞業務之外,供應鍊、快運物流等業務逐漸在财報中逐漸有了存在感。

數據顯示,2020年,順豐的供應鍊業務不含稅營業收入71.04億元,同比增長44.45%。不過,相較于國内供應鍊管理外包市場約2萬億的市場規模,該體量仍較小。

值得一提,2016年,即時配送領域競争加劇,或許是出于防守的需求,順豐同年進入該領域,針對中高端餐飲、商超細分市場提供1小時達的配送服務。

今年5月28日,順豐控股曾發布公告稱,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順豐同城”),并赴港交所主闆上市。

在招股書中,順豐同城定義自己為“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供應商”,并且做到市占率第一。但在“獨立第三方”之外,順豐同城面臨的競争對手,更多的是美團配送、達達、點我達等與電商平台綁定的企業。

而根據西南證券調研數據,2020年即時配送行業,已經呈現出美團配送(市占率為47.2%)與阿裡系點我達、蜂鳥(市占率為20.7%)的雙寡頭壟斷格局,此外達達的市占率約為4.1%,順豐同城則僅為1.2%。

顯而易見,順豐同城的發展,還需要投入更多資金、更多時間。

由此也可以看出,快遞企業的多元化擴張之路還在進行,但生态的建立、集團作戰的模式,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需要更多時間積澱,并不是短時間内便可以看到結果的。要等到第二曲線可以貢獻大規模營收的前提是,主業務在競争激烈的快遞行業中,能夠安全活下來。而這一點,從業績上來看,順豐仍然被同業競争者所牽制。(來源:澎湃新聞、騰訊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