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國産一哥”這個名号喊得最響亮的,那非吉利莫屬,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賣得最多。它已經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冠,而今年1-11月累計銷量116.92萬輛,暫居第一。
而對于這些成績,很多網友都認為,這是因為吉利的營銷水平高,懂得拿捏國人的消費心理。至于關鍵的核心技術,卻少有人提及,即便有也幾乎把功勞全算在沃爾沃身上。
“隻會營銷,沒有技術”,這似乎已經成為不少人對吉利的印象流。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今天疆哥就來扒一扒,吉利到底有哪些拿得出手的技術。
1、發動機
點評:自研機型優勢不再,靠沃爾沃成主流
先說說發動機,1997年成立的吉利汽車,前期和多數國産品牌一樣,選擇采購,典型的就是豐田的8A動機。不過深知“拿來主義”走不遠,吉利便搞起了自主研發。
比較代表性的2006年投産的JL4G18發動機,這是當時國内首款采用CVVT(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并且還是全鋁缸體的發動機。雖然是逆向研發的産物,但彼時的吉利,在國産陣營也夠威風了,畢竟同期長安、長城等還在采購三菱發動機。
吉利JL4G18發動機
而在4G18這個基礎,後來又衍生了4G15發動機。也就是目前搭載在吉利帝豪、遠景、遠景X3上的那台1.5L自吸發動機,最大馬力114Ps,最大扭矩147N·m,數據和技術都不算起眼,但勝在穩定。
吉利帝豪
進入渦輪時代後,吉利又開始自研起增壓發動機,包括4G系列的1.3T、1.4T和1.8T。
其中1.3T是吉利首款渦輪增壓發動機,采用四缸結構,号稱曆時6年打造,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或許是第一次涉及渦輪産品,該發動機口碑并不好,用了沒幾年吉利就将其停産。
吉利1.3T發動機
後來吉利用1.4T發動機代替了1.3T,其最大馬力141Ps,最大扭矩235N·m,主要應用在10萬以下的車型上,包括缤瑞、缤越、帝豪S等,目前質量還算比較可靠。
吉利缤越
至于1.8T則首次引入缸内直噴技術,技術更先進,最大馬力184Ps,最大扭矩300N·m。該機型已更新到第三代,從最早的博瑞,已經普及到博越、嘉際和豪越上,售價均超過10萬。
吉利博瑞
需要先說明的是:
在前期,吉利自研的這些1.5L、1.4T和1.8T發動機,其實還算是有優勢的,但随着其它自主品牌的崛起,這些機型都已經不能談得上先進和主流了。目前真正讓吉利在發動機領域有發言權的,主要是1.5T和2.0T兩款發動機。
雖然吉利對外稱是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但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這兩款發動機的技術底子均來源沃爾沃Drive-E平台。
首先是型号為JLH-3G15TD 1.5T的3缸發動機,其具備缸内直噴、進排氣可變正時、變量機油泵等主流技術。在吉利品牌上,該發動機最大馬力177Ps,最大扭矩255N·m。而在領克上,它又分為兩種調教,低功率最大馬力156Ps,最大扭矩245N·m;高功率提升到180Ps/265N·m。
吉利1.5T發動機
從性能參數來看,還是不錯的。更關鍵的是,盡管它是三缸機,可從市場反饋來看,它的口碑并沒有像其它品牌三缸機那樣“崩壞”。
接下來是型号JLH-4G20TD的2.0T發動機,這是一個系列的發動機,有好多不同的版本,吉利和領克都有涉及。例如吉利星瑞上那台2.0T,最大馬力190Ps,最大扭矩300N·m。來到星越L這裡,又漲到238Ps/ 350N·m。
吉利2.0T發動機
不過目前最強的還是領克03 、領克05 上的2.0T,其最大馬力達到265Ps,最大扭矩380N·m,最大馬力方面甚至比奇瑞那台2.0T還要高4Ps。
2、變速箱
點評:類型豐富,自研7DCT成絕對主力
在變速箱這塊,吉利算是趕了個早集。早在2005年就研發出了擁有知識産權的4AT。要知道,當時其它自主品牌,基本都在依賴沈陽三菱、唐山愛信等合資變速箱企業。
吉利自研的4AT
2009年,吉利又收購澳大利亞DSI變速器公司,并搞出了6AT。不過由于技術有限,用得并不順心。2015年吉利索性就把DSI賣給了雙林。而目前,吉利旗下的變速箱主要有這麼幾種類型:
(1)6AT/8AT變速箱
8AT自然不用說,是日本愛信的,6AT則主要有三種來源:
1、愛信6AT,例如領克02;
2、現代6AT,現在用的比較少,代表車型吉利ICON;
1、軒孚6AT,吉利自産的,技術源于DSI,代表車型是遠景X6 PRO;
(2)CVT變速箱
CVT變速箱全部都是外采的,主要來源有兩個:
1、邦奇CVT,來自比利時的變速箱公司,主要搭載在吉利缤瑞、帝豪S等入門車型上;
2、萬裡揚CVT,技術底子來自奇瑞,代表車型是第四代帝豪,以前老款用的是邦奇。
(3)DCT變速箱
吉利目前用的雙離合主要有6速和7速兩種類型:
其中6速雙離合(濕)是德國格特拉克的産品,主要應用在吉利缤越上;
至于7速雙離合(濕)則是2017年吉利自主研發出來的,目前大量應用在吉利和領克車型上,是絕對的主力。
吉利自研的7DCT(濕)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套變速箱來自沃爾沃,這個說法其實不嚴謹。衆所周知,目前沃爾沃全系用的是愛信變速箱,而此前它也曾有過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不過那是格特拉克與福特聯合開發的産物(沃爾沃原本屬于福特)。
而且由于該變速箱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遭到了大量的投訴,并不是啥成功的産品。疆哥更傾向于,吉利7DCT借鑒了沃爾沃6DCT的部分技術,加上DSI的技術積累,以及早些年吉利在雙離合方面的嘗試經驗開發出來的。
3、底盤/平台
點評:背靠沃爾沃,打出名堂
吉利的底盤和平台早期主要是逆向模仿豐田,例如誕生帝豪、遠景等車型的FE平台,水平并不得到普遍認可。不過後來大家也知道,在沃爾沃的幫助下,吉利開始慢慢打出名堂。
出名最早的是CMA架構,這是2016年由沃爾沃主導、吉利聯合開發而來的,最開始受惠的是領克品牌,後來下放到吉利品牌,包括星瑞、星越、星越S和星越L。
吉利星瑞
吉利星越L
2018年,吉利又發布了BMA架構,它的級别低于CMA,主要應用在吉利缤越,缤瑞、ICON等車型。值得一提的是,領克06是領克品牌首款采用BMA的車型。
領克06
2020年,吉利整合資源又推出了SEA浩瀚架構,這是吉利曆時四年,耗資180億元打造的純電動架構,目前該平台僅有極氪001。
極氪001
最後是SPA平台,它原本是沃爾沃專屬的平台,不過今年,領克09成為SPA平台下的首款吉利車型,它也被稱為“換殼版沃爾沃XC90”。
領克09
4、雷神智擎Hi•X混動
點評:潛力股,但有待進一步考究
在新能源方面,相比于比亞迪,吉利的存在感并不強。雖然有SEA浩瀚架構以及換電技術等,但這些都還沒有成氣候。此前推出的雷神智擎Hi•X混動,算是潛力股。其中包含1.5TD/2.0TD混動專用發動機,以及DHT(1擋變速器)/DHT Pro(3擋變速器)混動專用變速器,可涵蓋油電混動、插電混動、增程式等多種混動技術。
不過作為雷神Hi·X混動系統的首款車型,星越L混動版主打的是油電混動,并不屬于新能源範疇,所以未來這套系統能否達到比亞迪DM-i的成就,這裡還需要打個問号。
星越L混動版
除了以上這些,吉利其實還涉及手機、衛星、車規級芯片等技術領域,其中車規級7nm工藝的智能座艙芯片SE1000,将于2022年量産,它将成為中國第一顆7nm制程的車規級SOC芯片。
寫在最後
為了方便大家讨論,這裡疆哥做幾點總結:
1、吉利目前在傳統三大件上,包括 1.5T和2.0T,7DCT以及CMA架構等,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市場口碑,都可以算得上主流;
2、很多人對吉利的核心技術不屑一顧,因為覺得這些都是沃爾沃的功勞,而吉利隻是懂得花錢罷了。但反過來想,當年吉利冒着多方質疑和壓力收購沃爾沃,如今所得也是它應得的;
3、吉利的新能源技術并不突出,實際上這也反映在它的新能源車銷量上,所以這塊是目前比較明顯的短闆;
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如今的“合資光環”已經不再那麼搶眼了,究其原因,是消費者對國産車的認可度正在日益提升,尤其是吉利、長安、長城、奇瑞、比亞迪等一線品牌。雖然有時候,有人會因為營銷過度而對吉利産生反感,但咱們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技術實力。
當然,也要認清差距,不要過度去吹捧。疆哥也希望大家都能實事求是,理性客觀地看待每一個國産品牌。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對吉利技術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