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約車行業興起之後,有不少人推測将會取代出租車行業。而根據現實情況來看,出租車行業确實因為網約車的出現備受打擊,尤其是近一段時間油價上漲,出租車行業的生存空間變得更加狹窄。
按理說,網約車行業吞并了出租車行業的那麼多客戶人群,獲益應該更大才對。但不少的網約車司機卻抱怨說,自己這一行越來越難做了,甚至他們服務的平台都在逼着他們跳槽。
近幾天有一位司機曬出了一張訂單的截圖,這張訂單全程8公裡多,但總費用卻隻有1.28元。這一張截圖放出來之後,瞬間在各大網約車司機群裡火了,有不少司機都認為,我就算騎三輪車去接單,也比開着汽車接顧客強啊,簡直就是含淚送顧客。
平台派出這張單子,可曾想過司機如何接送乘客?開網約車肯定是為了掙錢,但像這種單子非但沒有利潤可以獲取,反而還要倒貼油費,長期以往誰還能繼續做這個行業。
雖然這張單子隻是個例,但網約車行業整體的市場卻還是面臨了下滑。許多平台為了加大利潤的獲取,都取消了優享司機的政策。甚至就連滴滴平台也發布了一條通知,将要在今年的5月16日取消深圳的優享業務。
這種情況也就意味着越來越多的網約車司機都面臨着收入降低的情況,尤其是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乘客打車出行變少,網約車司機的生存狀況變得更加困難。
之所以出現1.28元的單子,是因為網約車平台越來越多,這些平台為了提高内部競争力,紛紛模仿滴滴推出了搶單大廳。在這個搶單大廳裡,司機可以互相搶單,隻不過這裡面的單子費用卻非常的低。
搶單大廳的出現,雖然使得衆多乘客受益,但卻苦了一堆的網約車司機。根據目前網約車司機的成本費用來算,燃油車每公裡的成本費在1.35元左右;純電動車比這個費用要低得多,但也有0.68元左右。
也就是說網約車司機如果不想賠錢,那麼所收到的訂單錢肯定要高于這些成本費。但根據最近的各大平台調整來看,每筆訂單的費用已經逐漸接近了網約車司機的成本費。
有人推測這樣下去隻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各大平台越進行壓價,生存空間就會變得越加困難。有不少乘客在打車的時候經常會同時打開幾個平台,然後選取價格最低的平台進行打車。
因為網約車是一個新型的行業,在出現之後不像出租車那樣受到了政府的制約。出租車的定價在人們的印象裡是政府定價,每個城市裡的出租車費用基本都是相同的,自然就不會出現這種惡性競争的現象。
而網約車的定價卻全部是由市場來決定,政府也沒有給予太大的幹擾,可能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導緻了市場惡性競争的現象。有人大代表也為此提出了建議,希望可以對網約車行業進行統一的定價。
隻不過這種提議想要實施,卻面臨着衆多的阻礙,網約車行業生存堪憂,究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各界人士一起進行商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