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前倨後卑
【拼音】qián jù hòu bēi
【釋義】以前傲慢,後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态度改變。
【近義詞】前倨後恭
【反義詞】無
【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指人的前後态度。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解釋】
蘇秦問:“嫂子你對待我為什麼以前那樣的傲慢不遜,而現在又這樣的卑賤下作呢?”他嫂子答:“因為現在你地位尊顯、錢财富裕的緣故。”蘇秦長歎一聲說道:“唉!一個人如果窮困落魄,連父母都不把他當兒子,然而一旦富貴顯赫之後,親戚朋友都感到畏懼。由此可見,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權勢和富貴怎麼能忽視不顧呢!”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著名的縱橫家名叫蘇秦。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市)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早年時候蘇秦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著作有《蘇子》31篇,收于《漢書·藝文志》,早佚。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于現存傳世古籍。
據說蘇秦最早遊說秦國時,由于沒有體面的衣服,于是找父親借新皮袍和百兩黃金的盤纏。但是前前後後遊說有十多次,仍然沒有成功,盤纏花完了,新皮袍也穿舊穿破。沒有辦法,他隻好灰溜溜地回家。他攜帶書籍,挑着行李,面容憔悴,黃色和黑色的臉,很明顯受挫。家裡織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嫂拒絕為他做飯,甚至父母不和他說話。
他在家找到這本書《陰符》這本書,埋頭閱讀,反複研究和熟悉,總結自己失敗的教訓。當他想打瞌睡時,他就用錐刺股刺自己的大腿,隻見鮮血直流,這樣就驅趕了睡意,于是又能集中精力讀書。就這樣他總結自己失敗教訓,又從《陰符》學到了新的縱橫之術。
他從燕國開始,遊說燕文侯,先從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國與趙國的相依之勢, 接着批評燕國的戰略錯誤:擔憂千裡之外的秦國,卻不擔心百裡之内的趙國;最後建議燕文侯合縱趙國,結為一體。再後來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衆大夫因争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