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根據樹葉的分類可以分為三種,不過适用于做盆景的隻有三葉輪生的赤楠。這種植物在長江中西遊居多,它也是相對比較好種植的,光照是其必須的,在陰暗濕冷的環境下也能很好的生存,不過在嚴寒地域除外。它一年四季保持着常綠,其質地堅硬,而且很長壽。

制作赤楠盆景的第一步就是采樁,采樁的時間一般會挑選它的生長期從每年的三月份到八月份。它的樁很容易恢複生機,隻要在濕潤和庇蔭的環境下,所以像夏天是恢複的最佳時機。在秋冬季節采挖樁就沒那麼容易複活,而且極其不耐寒,成活率較低,隻有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嚴格控制才能度過冬天,不過這樣成本就相對過高。

采樁的地點最好選在土壤貧瘠的懸崖陡坡為佳,赤楠在這種環境下一般成活較多,而且環境造就了它的樁胚的姿态各異,采挖後的成活率一般也較高。采挖時一定要保留須根,土壤的話可以不用帶,根枝的話也要先多留一段之後再處理,防止運輸途中受損,并且要注意保濕。

在采樁完成後就要對樁胚就行養護了。在完成剪截後,要對根部的切口處進行處理使其變得光滑,然後再混合着生根劑用幹淨的黃泥封口,最後再将其置于黑色的塑料薄膜内,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水分的流失以及傷口的恢複等。在盆栽時一般用的土壤是略帶酸性的腐葉土。

栽盆選用較深的紫砂盆即可,在盆栽的過程中一定要讓樁胚和土壤貼實,而且第一次的時候要澆水要充足。最後用透明塑料袋封住并放在有陽光的背風處,并且注意袋子内部的溫度,不然容易将新芽燒壞。在造型方面,在成活的前兩年主要通過紮,之後就通過修剪,另外紮彎後的枝頭根據有觀賞性。

在養護方面主要是根據赤楠的習性入手。它比較喜歡光照,所以最好放在有光的地方,而且要注意環境濕度,如果缺少光照,那麼須根量就會減少,這樣在冬季很難存活。在水分需求上,一班看到土壤幹了,根據澆透原則,不過在秋冬時間得注意,如果秋季水分較少會大量落葉,冬季到來前就得讓土壤吸足水分,不能幹凍,當然也得注意保溫。病蟲害也主要是白蟻、天牛等,所以一旦發現就得及時處理,不然植株容易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