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于研究生們來說絕對是特别的一年。因為從今年開始,很多高校宣布了學制方面的改革。
先是博士生的培養模式普遍從三年延長到了四年,985高校已經全部改革完成。如今想要讀碩士的學生也要面臨着學制方面的改革了,那麼改革之後會有哪些變化呢?
關于研究生的培養年限一般是三年和兩年,學碩的研究生培養年限為三年,時間要高于專碩的兩年。但是從這兩年開始學制慢慢發生了變化。
在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先是發表了新一年度的研究生學制計劃,從2021年開始,漢語國際教育,電子信息,機械等十餘個專業的所有學生全部改為三年。
緊接着鄭州大學的新聞傳播碩士,杭州師範大學的教育碩士,直到今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和中南大學的部分專業都發生了學制的延長。
各大高校紛紛發布官方通知,将專業碩士的年限從兩年延長到了2.5年或者三年不等,和學碩的培養年限看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要提高整體的研究生素質了,大家可以發現這些年來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學校的研究生也開始擴大招生規模。
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奔着相對簡單的專碩去考的,這就導緻了專碩出來的人才在學術能力方面都不比學碩人才精細,往後甚至可能導緻碩士爛大街的現象。
那麼怎麼樣可以提高專碩的人才水平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延長年限,給專業碩士一些實習的時間,同時也能讓專業碩士上購術方面的課程,有足夠的培訓時間。
這樣一來,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水平相差的就沒有那麼懸殊了。也能提高大家讀碩士的含金量。不過各大高校發布了碩士培養時間延長之後,家長們卻另有話說。
家長擔憂孩子的畢業年齡太大
家長們首先擔憂的一個問題是自家孩子的畢業年齡我們都知道,這個社會上對于人才是有着一定的年齡需求的。年紀太大,畢業之後可能就不那麼值錢了。
研究生的培養年限延長了一年之後,就意味着同學們要晚一年畢業,如果這個時候同學還有考博士的需求,那麼讀博又要繼續延長學制,畢業的時候就肯定三十多了。
一個三十多歲的大齡畢業生,沒有任何的實習經驗,到了這個社會上還能找到好工作嗎?還能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嗎?這個問題引發了無數家長的擔憂。
更讓人糾結的是,讀書的确是好事,可是讀書的年限太長也會影響人生其他事情的進度,比如什麼時候結婚,談戀愛,生子,相信很多研究生心中也會犯嘀咕。
學費和讀研成本升高
以往的專碩年限為兩年,也就是說學生隻要交兩年的學費和各種學雜費用就可以順利畢業,但是現在學碩和專碩全部變成了三年,讀研的成本也就提高了很多。
研究生時期的學費動辄就是上萬元,跟本科生時代完全不一樣,這就導緻了很多家長有些難堪,擔心家庭條件無法承擔這麼高的讀研成本。
雖然說在讀研階段,每一位研究生至少可以得到每年6000元的補助,但是這點錢隻夠生活費還差不多。學生們也不可能一邊讀研一邊打工,賺錢交學費。
因此大多數人的學費需要家庭來承擔。不過大家也可以多努力一些,争取到研究生階段的獎學金,三年下來,其實完全可以用獎學金來抵扣學費。
在讀研的選擇上更糾結了
專碩和學碩全部變成三年的培養學制,學生未來的選擇也更加糾結了。因為有很多同學之前選擇專碩,就是因為專碩需要的培養年限少,讀兩年更為輕松。
如今的專碩延長到了三年,又多了一年的學習時間,學習的壓力估計跟學碩差不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專碩的含金量還沒有學碩高,學生還不如直接選擇學碩。
如果是家庭條件不錯的同學,其實并沒有受到讀研的太大幹擾,但是如果擔心自己讀研讀博之後年齡會太大的話,也可以考慮出國讀一年制碩士。
如果是家庭條件較貧困的同學想要繼續讀研,應該調整一下自己的擇校計劃。看清學校的獎學金标準,盡量選擇獎學金優厚的學校可以填補學費的支出。
那麼你是否支持研究生培養年限延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