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在各種零食中的氫化植物油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但是“好心”的商家們在配料表中,都會把氫化植物油換個别的名字,比如說:
氫化脂肪、精煉植物油、人造黃油、植物黃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麥淇淋(馬淇淋)、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等。
要健康,這些東西都是吃不得的。
要快樂,這些東西能少吃就少吃。
三甲天團
張玉珍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反式脂肪酸有天然的和加工的。
生活中常見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是很多人的“最愛”,包括以下這些。
零食
面包糕點
配料表中含有氫化植物油的面包糕點,如牛角/羊角面包、泡芙、非天然奶油的蛋糕、派(一種面點類甜食)、酥皮點心等。
速食
如披薩、漢堡。
調味品
如固體湯料、沙拉醬(非油醋汁型)。
小吃
反複油炸制作的點心,如麻花、餡餅、油條、油餅、灌餅等。
反式脂肪酸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多危害,如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會通過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水平等途徑,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聲稱,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導緻患心髒疾病的發生風險上升21%,早死的風險上升28%;部分氫化植物油會導緻炎症以及内皮功能障礙,這些狀況都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血栓的先期症狀。
不過,需要強調一點,反式脂肪酸損害健康的前提是“長期過量攝入”,并且,更多指的是加工來源的反式脂肪酸,而非天然來源的動物肉、奶類中的。
怎樣同時滿足“饞蟲”和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是每天來自反式脂肪酸的熱量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約為2克)。中國采用了這一目标來做評估,而英法等國則是把2%作為推薦标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這不是一個“安全标準”,隻能算是一個“指導意見”,并不是說超過這個量就“有害”,低于這個量就“安全”,而是說“低于這個量,帶來的風險可以接受”。
我們追求的目标是使風險盡可能低。
閱讀食品标簽
檢查外包裝上的配料表 營養成分表,警惕配料表中隐藏的反式脂肪酸。
少買少吃加工食品
不是天然食材,原本就該少吃。
遠離高溫烹炸
家庭自制食物時,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炸,還要少吃高溫油炸食物(特别是使用反複烹炸用油制作的)。
避免“疊加”
不要一天吃多品種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累積”。
假設今天吃了4種“高預警”食品,每一種的反式脂肪含量都沒超過0.3克/100克(在營養成分表上的标識都為“0”),貌似是“安全的”,然而,加在一起的總量就很容易超标!
最後,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這些食物中僅含少量或不含反式脂肪酸。
油炸、爆炒、過火炒等,可适合選擇牛油、豬油、黃油、棕榈油等飽和脂肪酸高、非常耐熱的油脂。
幹煸、煸炒、炒菜、紅燒、烤箱烤制等,适合用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葵花籽油、玉米胚油、大豆油、各種調和油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
焯煮菜、蒸菜、做湯等熟後放油的或涼拌菜,适合用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芝麻油、未精煉的初榨橄榄油等。
|本文首發:家庭用藥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