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又到了南北大戰的時候了,為什麼每到節日南方和北方總要争個高低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吃什麼?湯圓和元宵有什麼區别?
一、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說源自于民間開燈祈福的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元宵節習俗伴随着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開始的,一直到唐代,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記得小時候,老家滄州,每逢元宵節,大街小巷是非常熱鬧的,白天人們會敲鑼打鼓,還有踩高跷,跑落子的。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五、再到正月十六,放三天燈。俗稱“神燈”、“人燈”、“鬼燈”。燈是怎麼放的呢?用玉米芯蘸點柴油,然後放在胡同裡,每個1米左右放一個,滿大街都是,可壯觀了,那個時候是沒有電的,星星點點的火焰把整個村莊都照的通明。點燈的目的是為了祈福,祈福上蒼、祈福神靈、祈福自家的過世的祖輩們保佑後人們順順利利、平平安安,保佑後人們能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滄州農村元宵節放燈的真實場景
二、正月十五元宵節吃什麼?
1.老家滄州,正月十五吃餃子,而且素有“三天十五兩天年”的說法,也就是元宵節要過三天,在這三天裡,人們張燈結彩,大街小巷滿是敲鑼打鼓、相當的熱鬧。從正月十四中午開始吃餃子,一直到正月十六晚上,連吃三天餃子。
2.現居定州,定州正月十五除了吃餃子,也吃元宵。每逢正月十五,也是定州廟會,一大早,整個回民街上就有很多滾元宵、賣元宵的,人們在趕廟會的同時,買回家煮了吃,全家人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3.南方人正月十五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4.陝西等地正月十五吃元宵茶,就是在熱湯面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
5.廣東人正月十五吃生菜。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
6.廣西、貴州、湖南等地正月十五吃油茶。做油茶也叫打油茶。先将茶葉炒熱,加入茶油、鹽、生姜一起炒至冒煙,倒入清水煮沸,再用棒槌把茶葉舂碎,然後用文火焖一會兒,濾掉茶葉渣,放入蔥花,油茶就算打好了。吃的時候用小碗裝入爆米花、糍粑、炸花生等小吃,愛吃甜食的可加入适量白糖,然後沖入沸滾的油茶就可以了。
另外還有豆面團、棗糕、年糕等,你們那裡元宵節吃什麼?歡迎打在評論區。
三、湯圓和元宵有什麼區别?
1.做法不同。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
湯圓是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
元宵是把各種餡料做成餡塊,把餡塊放入大簸籮或者機器中,倒上江米粉,“滾”起來,随着餡料沾到江米越滾越大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
2.外觀形狀不同。湯圓是圓的,外觀圓潤光滑,元宵是不規則圓形,外觀幹燥松軟,俗稱“麻麻咧咧”。
3.吃法不同。湯圓一般煮着吃或者炒着吃,元宵一般炸着吃或者煮着吃。
煮湯圓時,一般開水下鍋煮3-5分鐘,待湯圓浮起來就熟了,湯是清湯。
煮元宵時,一般開水下鍋煮5-10分鐘才能煮熟,湯中融入了元宵外表的江米面,煮完的湯是渾湯。
關于元宵節吃什麼?湯圓與元宵的區别?親們還有什麼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我是凡慕來美食烘焙,美食領域創作者,原創不易,侵權必究。
#湯圓#
#元宵#
#元宵節吃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