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外科界,能用微創介入和開顱手術兩種手段為更多的複雜腦血管病患者提供最優的治療方案,被稱為神經外科的“兩栖坦克”,我院神經外三科就是這樣一輛處于飛速發展中的“兩栖坦克”多面手。
介入栓塞術及開顱夾閉術治療顱内動脈瘤
顱内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内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于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齡可發病,多數好發于40至60歲中老年女性。造成顱内動脈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數學者認為顱内動脈瘤是在顱内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壓力增高的基礎上引起,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血管炎與動脈瘤的發生與發展有關。顱内動脈瘤好發于腦底動脈環(Willis環)上,一旦破裂緻死緻殘率極高,動脈瘤的手術治療包括開顱手術和血管内介入治療。
上圖示:動脈瘤位于頸内動脈,行彈簧圈介入栓塞術後動脈瘤消失
上圖示:動脈瘤位于頸内動脈,行開顱夾閉後動脈瘤治愈。
頸動脈内膜剝脫術
及介入支架植入術治療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是将血液由心髒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據文獻報道,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2年内腦缺血事件發生率也高達26%以上;而60%以上的腦梗塞是由于頸動脈狹窄造成,嚴重的腦梗塞可導緻患者殘疾甚至死亡。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主要包括危險因素的控制、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介入治療。
上圖示:頸動脈高度狹窄,行頸動脈内膜剝脫術後血管通暢
上圖示:頸動脈高度狹窄,行介入支架置入術後血管通暢
顱内、外血管搭橋術治療顱内缺血性疾病
腦血管搭橋手術分為直接搭橋手術和間接搭橋手術。直接血管搭橋術,将患者的腦膜中動脈以及患者的大腦中動脈進行吻合。間接血管搭橋術是采取颞肌貼敷,使颞肌上的血供能夠和顱内腦組織的血供相吻合。
介入栓塞 開顱切除一站式手術治療腦血管畸形
腦血管畸形是腦血管先天性、非腫瘤性發育異常,是指腦血管發育障礙而引起的腦局部血管數量和結構異常,并對正常腦血流産生影響。其破裂出血主要表現為腦内出血或血腫,多見于年輕人,發病年齡平均20~40歲。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血管内介入治療、立體定向放射治療(γ-刀,X-刀)、自發出血的治療、對症治療、多種手段的聯合治療。
【學科帶頭人】
鄒建軍
神經外三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研究生導師
兼任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委員,中國神經介入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微侵襲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遼甯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常務委員,遼甯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介入專家委員會委員。
擅長介入治療顱内動靜脈畸形、動脈瘤、硬腦膜動靜脈瘘、外傷性海綿窦動靜脈瘘、腦動脈狹窄、缺血性腦血管病;頸動脈及椎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偏頭痛。開展介入手術治療顱内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窦瘘、急性腦缺血頸動脈狹窄、腦腫瘤等各類神經系統疾病,填補了我省在神經外科治療方面的多項空白、處于國内領先水平。
【科室介紹】
遼甯省人民醫院神經外三科以微創理念的手術治療為特色,以顯微技術為基礎,目前已開展各部位鎖孔手術、複雜腦動脈瘤介入栓塞及開顱夾閉術,頸動脈内膜剝脫術及支架植入術治療頸動脈狹窄,顱内外血管搭橋術治療動脈狹窄及閉塞所緻的腦缺血效果可靠。近年來開展的Hybrid複合手術治療複雜腦血管病取得良好效果(如複雜動脈瘤,複雜血管畸形,動靜脈瘘的手術及複雜頸動脈狹窄等的複合手術),達到省内領先水平。科室常規開展顱内各部位腫瘤的手術治療,如腦膜瘤,聽神經瘤,腦膠質瘤等,并率先在院内開展神經内鏡下鞍區腫瘤切除術及腦出血腦積水的治療。科室設神經重症NICU病房,在重型顱腦損傷的救治、腦腫瘤、腦血管病的治療上取得豐碩的成果。
科室共在國内外各級刊物發表醫學論文近50篇,SCI收錄論文7篇;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2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教學上承擔中國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遼甯醫學院及遼甯中醫藥大學的各個層次神經外科的研究生指導及教學任務。在繼續再教育方面,除接收基層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專業進修外,還多次采用多媒體教學進行國内間遠程醫療研讨,完成省級、市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
神經外三科醫生合影
編輯:黨委工作部 宋詞
【來源:遼甯省人民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