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一方百姓--記瀾滄江苗尾?新華網昆明4月9日電(記者侯文坤)“沿途花木看不盡,道側處處綻奇葩……”人們贊譽華能苗尾·功果橋水電站為“花園式電站”,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惠一方百姓--記瀾滄江苗尾?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華網昆明4月9日電(記者侯文坤)“沿途花木看不盡,道側處處綻奇葩……”人們贊譽華能苗尾·功果橋水電站為“花園式電站”。
苗尾·功果橋水電站位于雲南省雲龍縣境内,是瀾滄江流域第一個“一廠兩站”的水電站,兩座電站相距40餘公裡。其中,功果橋電站已于2012年6月全部投産發電,苗尾電站計劃于明年12月首台機組投産。
電站黨委書記、建管局局長沈嗣元介紹,成立苗尾·功果橋建管局伊始,就有了打造“綠色電站”的想法,并在國内首次提出了“水電景觀工程”的建設理念——結合區域環境特點,協調電站整體景觀規劃設計,最大限度地保護周邊生态環境。
在雲龍縣功果橋鎮三崇山下,還建起了一座魚類增殖站。“這是國内首創養殖水零排放、室外循環水養殖的魚類增殖站。已成功實現了瀾滄江土著魚種光唇裂腹魚、後背鲈鯉人工增殖,實施增殖放流4萬尾魚苗。”沈嗣元介紹。
“滄江中段雲龍界,深山峽谷萬丈岩;蜿蜒小徑馱鈴響,荒村野嶺馬幫來。”這是包祝林老人記憶裡關于瀾滄江一線的過往。如今,瀾滄江依舊奔流,而腳下不再是人馬驿道,沿江修建的120公裡柏油公路一改過去的閉塞,串起了世代生活在江邊的人們。
“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諧,是我們始終秉持的理念。”沈嗣元說,在電站建設拉開序幕的同時,兌現支持當地建設的承諾,為移民建新村,為當地架橋鋪路……
記者眼前的功果橋鎮,新樓林立,商鋪遍地,車水馬龍,生機勃勃。“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很多就是當地的,有私家車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同行的一位老鄉介紹當地巨變。
雲龍縣苗尾鄉苗尾村元江壩村民小組,距離在建的苗尾水電站不到3公裡。48戶人家世代以種田為生,因缺少引水設備,當地水田被稱為“雷響田”,意思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年月則有收成,若遇幹旱則寥寥無幾,甚至絕收。
了解到元江壩村的困難後,電站随即把建提水站的活“攬了過來”,項目投資20萬元。2014年4月,提水站竣工時正趕上大春播種,當年元江壩小組大春收成達到曆史新高,畝産水稻1200多斤。
水電站普遍地處山區,往往建在道路不通、經濟落後、教育滞後的地方。為此,華能瀾滄江公司在水電開發過程中積極探索與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模式,實施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百千萬工程”。截至目前,苗尾·功果橋電站依托該工程,累計投入800餘萬元,項目涉及希望小學、農村衛生室、農村文化室、村容村貌整治、農村勞動力就業轉移培訓等。
除了物質支持,電站裡還有一支由80後、90後組成的志願服務團隊,他們每隔兩周便會到周邊小學開展課外輔導、送電影等活動。“大家樂于這樣的志願服務,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體驗。”青年志願服務者朱忠鋒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