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際道德經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表示,到目前為止,《道德經》外文譯本已有近500種,涉及30多種語言。
作為一部擁有廣大讀者的古代文化典籍,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既是中國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東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千百年來,傳承不絕的《道德經》不僅在中國社會中發生了深遠影響,而且流傳于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國家和地區,成為人類精神文化遺産的重要内容。
《道德經》以“道德”二字為綱領,以自然無為為法要,以修身治國為旨歸,以天人合一為境界。在《道德經》中,“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通”,通則包容,容則和諧。領悟《道德經》的思想智慧,有助于人們在日益複雜的社會關系中安頓身心,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擺正位置,為人們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提供理念支持。
道教自立教以來,一直尊奉老子為道祖,以老子所著《道德經》為基本經典,近2000年來注本衆多。中國道教協會新編的《中華道藏》,即收有曆史上的《道德經》注本近70種。另悉,此次論壇主辦方還編輯出版了《道德經》文物版本圖錄《大道流行》,共收錄430個不同的《道德經》版本,包括中文版180種,外文版250種,并結集出版了包括中、英、法、俄、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日、韓、阿拉伯及世界語等多種文字的《道德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