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日晚上回家,那天小雨。接到一位朋友的信息,如何安慰她剛逝去父親的一位朋友。
那刻,即便我對她朋友的情況毫不知情,但我内心也仍然有些悲傷。畢竟對于我們而言,是如何去安慰朋友。對于逝去親人的這個家庭而言,卻是一種永恒的告别。
裡面的悲傷,有時候我們無法感同身受。所以我們希望用我們的語言,給對方一些寬慰。但事實是,最深刻的悲傷,有時是無法訴說的。
所以我像回複過往許多朋友問我的問題那樣,我們能做的:傾聽,勝過于安慰。陪伴,勝過于語言。
即便我們覺得,如果能說一些特别安慰的話,會讓我們内心感覺舒服,或者感覺我們其實很有憐憫之心。但不得不承認。作為心理輔導者,我們被專業訓練過,輔導時長成千上萬,當去接待那些失喪的群體,首先做的,都不是去告訴他們什麼。
而是聽她們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悲傷,陪着他們哭泣。
與哀哭的人同哭,有時就是至深的共情,而這有時,又無關于語言。
02
幾年前在學校輔導過一個小孩。從小到大撫養他的奶奶,因為意外,突然離世。
那天告知他的時候,我原以為他會嚎啕大哭。我也準備好紙巾,腦子裡預備好一串能安慰的話。
但他的反應,卻很冷靜。他說他知道了,然後說想要自己待一會兒。
我也愣住了,但我尊重他的選擇。
之後的幾天裡,他并沒有主動約訪要談話,甚至在學校沒有任何的表現出異常。許多老師說,他成熟了、長大了,居然能如此冷靜去應對了。
但我心想,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痛,如果不從外面的行為顯現出來,必然得内耗,也必然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影響我們。隻是這個影響不會立馬可見,但會在日後的光景裡,反複敲門。
後來我觀察到,他變得越來越不合群、易怒、容易摔東西、和同班同學發生矛盾。因為這些行為,我必須主動和他談話。
看起來是表面的事情,其實是奶奶突然離世那件事,在他心裡積壓的憤怒和悲傷,沒有出口宣洩,就自然表現在了日常生活中。
他對那場意外很憤怒,因為奪走了他最愛的奶奶。但他同時也對自己很憤怒,因為他無力挽回,甚至無力去做點什麼。
憤怒背後,是恐懼。他害怕孤獨,害怕被抛棄,害怕自己一個人的感覺。
恐懼背後,是悲傷。他為他從此之後必須一個人面對人生,而感到極度的悲傷。這些悲傷裡,甚至有一絲絕望。而他不敢觸碰這層絕望。
再後來又輔導了将近半年的時間,這個男孩恢複了一些,至少能正常與他人交流,而不是把他自己封閉起來。
這個傷,一直都在。因為他永遠失去了他的奶奶。
但他可以抱着他的傷口,繼續去生活,甚至繼續追求幸福的生活。
這就是失喪。既是一種永恒的離别,會隐約有着遺憾。但我們又能繼續去向陽生活,用更好的我們,紀念那份心裡的遺憾。
03
還有一種感覺是内疚。
輔導過一位年輕的男孩,他常常自責。因為他覺得如果他在他爸爸生病的時候,能積極主動做些什麼,意外就不會發生。
他的這種内疚,很少向别人提起。甚至他都不知道,他怪罪自己。但他知道,内心總是常常有一種莫名的虧欠,總有一件事隐隐約約存在他心裡。
許多了很多次,他其實都很難袒露出真實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做了一個決定,想要勇敢去面對他内心的這份内疚和虧欠。于是他主動和我約訪。
治愈内疚的良藥是什麼呢?
是告訴他,你不需要為你爸爸的離世而負責嗎?是和他說道理,讓他知道他爸爸更希望他快樂地生活,而不是怪自己嗎?
這些都對,但隻是我們腦中的“應該”,卻無法真正療愈我們内心的感情。
我問他:你覺得你虧欠你爸爸什麼?你對自己在這件事裡最為自責的地方是什麼?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輕輕地說了他深藏已久的真心話,說的時候,有些哽咽。
我問他:你願意原諒你自己嗎?如果你願意,你想對你自己說些什麼呢?
他又沉默了好一會兒。最終才說:我願意原諒我自己。
對,内疚的治愈,并不是補償,更不是責備。
内疚的療愈,是原諒,是勇敢承認自己的過犯,然後原諒,從此重新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