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分享一些三代同堂的居住案例,并覺得一家五、六口人能通過設計的力量被妥善安頓,已經是極限了。
豈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今天的案例圍繞“八口之家”展開,屋主是一對二胎雙職工夫婦,家裡除了有兩個娃要安頓,還有雙方父母同住,但卻在裡白設計的巧心排布下,收獲令人驚歎的居住效果。
房子的使用面積雖有180㎡,但是卻屬于一層帶半地下室的下躍複式,地下采光超差,改造難度非常高。
之前房子被封成了兩戶,樓上業主自住樓下出租,現在兩個孩子都到了分房睡的年紀,加上雙方父母搬來,一層住着太擠,夫妻兩這才收回地下室,整體裝修一番。
老房在改造前,兩層都有各自的客廳和廚房。北面有高樓遮擋,加上半地下室的結構,兩層的中廳都有一種被關小黑屋的既視感。
設計師對這套房的第一印象是“就像進了一家密室逃脫,一進門非常昏暗,樓上樓下都是進門見竈,物品雜亂。”
屋主訴求:
• 考慮到人多,屋主夫婦想要家中有六個卧室;
• 雙方父母想要一個滿足八口人就餐的大餐廳;
• 需要足夠多的衛生間,防止使用沖撞;
• 一層和地下室都想要解決采光差的問題;
• 兩個孩子需要玩耍、學習相宜的成長環境;
• 老人東西多又亂,需要足夠的收納空間;
戶型圖:
一層改造前後
地下一層改造前後
改造亮點:
• 為使一層采光好,将南卧和北客廳位置對調,并用包木飾面增加漫反射;
• 一層新砌一面牆将空間一分為二,一半兒用作女兒房、一半改成鋼琴房;
• 地下室暗廚移到了中廳背靠天井的東北角,改成開放式餐廚一體;
• 地下室窗戶被砸出去,占用了一點天井面積,消滅采光死角;• 餐廚利用軟膜天花模拟自然光,全方位提亮地下室;
• 老人房衛生間一改二,兩對老人均能使用;
裡白設計工作室
戶型:下躍複式
項目位置:北京東城區
使用面積:180㎡
項目花費:120w
01
一層入戶
在一層入戶空間,原樓梯位置占了主過道,每次經過都非常繞,設計師想過很多種方案,發現樓梯其實不管放在哪兒都很占空間。
設計師和業主同時想到一個辦法:幹脆在入戶區改裝一個占地隻有1m x1.3m的螺杆式電梯。
這種電梯沒有鋼絲繩、沒有轎廂壁,所有的電機設備全藏在側闆裡,在失去電力的情況下,因為要利用螺杆旋轉,下降緩慢,不會自由落體,老人上下樓會更安全,更輕松。
設計師想将儲物空間安排在采光較差的區域,因此在電梯口旁邊規劃了一個小的衣帽間。
衣帽間由三組大衣櫃組成,正面、側面都是60公分深,後面還有一定的空間,設置了櫃中開放格以及設備箱。
因為全屋安裝了新風系統,它的主機正好可以隐藏在其中,有預備檢修口,方便以後換濾芯。
02
客廳
一層的改造以采光作為切入點,原來一層的客廳在北、卧室在南。
相比之下,南面地勢低帶有院子,能引入更好的光線和景緻。
設計師因此調換了客廳和卧室的位置,讓客廳獲得更好的采光。
然後将原客廳用隔牆一分為二,一部分當成女兒房,另一部分當做鋼琴房兼過道。
設計師在過道兩邊的牆面留白并增加淺木飾面,為了提亮空間。
用木飾打造的書牆長到驚人,業主一家子都愛讀書,希望家裡可以擁有特别大的書牆,從小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所以這個長長的書牆,從過道一直延伸到客廳内部。
書架中間因為主卧的隐形門與橫梁斷成兩片,形成強烈的對稱感,門洞也看似一面鏡子。
整個一樓公區的過道,是這個房子的最長軸線,哥哥妹妹平時會把過道當作跑道,追來追去。
考慮到業主和孩子平時在一樓待着比較久,主卧門口縮小客廳衛生間的面積,硬是擠出了一個小水吧,裝了直飲機和一些小家電。
平時大人沏茶煮咖啡,小孩渴了喝水,都不用下樓去廚房接水。
到了客廳這邊,仔細觀察書架,會發現書架的橫闆比豎闆退進去3公分,這樣是為了在視覺上顯得更立體。
書架的燈光設計比較特别,設計師希望通過燈效把整面書櫃連起來,于是在做燈帶時,上下各去掉一格,隻保留中間的燈光。
這樣做也為了長長的亮燈部分,形成一條走入客廳的引導線路。
客廳除了給孩子營造一個閱讀氛圍,屋主夫婦也想給自己打造一個影音室。
因為不想破壞書牆整體性,就用投影儀 可伸縮暗藏幕布取代電視。這樣的環境更有影院的氛圍,在家就能看大電影。
客廳小陽台也發揮了大作用,設計師将其改成了兩個孩子的小書房。
最佳的觀景位 閱讀區兼得,每一邊都能坐兩個人,寬度足夠大人輔導小孩學習。
一樓衛生間的優化,根據屋主的習慣和人數保留了兩個洗漱、如廁區的配置。
主衛在客廳側面,做了隐形門處理。
内部包括馬桶和洗手池,牆面采用幹淨的豎條白磚,空間幹淨利落。
客衛有淋浴,還做了幹濕分離。
雖然兩個衛生間都不大,卻因合理的布局和壁挂設計讓空間好用又整潔。
為了鍛煉孩子自己洗漱,所有衛生間洗手台的底部都留空,足夠放下小朋友踏腳的凳子。
03
主卧
一樓總共有三個卧室,業主夫妻兩一間、哥哥一間、妹妹一間。
每間房子的床頭都做了背闆,設計思路都考慮了延伸感。
比如主卧,床頭背景闆和衣櫃是同一種橡木材質,轉角相連,就有延伸的效果。
背闆後面延伸出格栅闆,利用不同材質顔色凸顯層次。
設計師利用懸浮式家具的設計,使櫃子的厚度和床闆的厚度保持一緻,為了體現整體性。
燈光也花了一點心思,晚上看書有閱讀燈,床頭背闆側面走了一圈燈帶,玩手機不需要太亮的光,就可以打開背景光。
04
兒子房
哥哥房不大,因為臨近電梯衣帽櫃,沒有做大衣櫃。
床的布局也沒有縱向背靠背景闆,而是将床頭靠門這一側橫放,留出更寬裕的活動空間。
哥哥房的陽台,梁和立柱不能拆,為了呼應主卧的延伸感,設計師在牆上也做了一個木飾面牆闆,模拟屏風,順勢把立柱也包了起來,一面定制中櫃,一面加隔闆書桌。
05
女兒房
妹妹房是原一樓客廳隔出來的,格局擺放和哥哥房思路一樣,留出足夠寬的過道,設計整面的大衣櫃和一角學習區。
床頭與衣櫃之間也有一個延伸的設計細節,因為床頭背闆有一定的厚度,怼到衣櫃上,會影響櫃門開合,所以設計師在櫃子的側面做了一個與背闆高度一緻的開放格。
這樣既可以放東西,上櫃也能打開。
06
負一層玄關
地下室的主入戶門改成土間兼電梯間的多功能區。
家政櫃集放鞋、挂衣、洗衣、烘幹、髒衣簍于一體。
改造前配電設備、燃氣管道叢生,這棟樓的所有污水管都要通過地下室,将管道隐藏是個巨大的工程。
設計師利用2.7米的層高吊了頂,隐藏室内污水管和空調新風管。
電梯後面的櫃子裡面藏着燃氣表、電表箱等設備,方便以後随時打開檢修。
做斷橋鋁窗戶時,還專門采用磨砂玻璃,看不到室外天井的污水管。
07
健身房
地下一層北側的儲物間改成了多功能的健身房,放了一些家用便攜的健身器械,撸鐵、有氧、拉伸一應俱全。
出于對收納的需求,健身房做了整面櫃子。
屋主未來5-10年内可能會請保姆,所以在處理櫃門時,上下特意分開,即使以後放床,也不會影響上櫃的開合。
此外,部分櫃子裡藏着這一層的暖氣管道,設計整面櫃子也是為了修飾管道。
設計師連梁下的柱子也包了白色櫃闆,保證空間是一個整潔幹淨的狀态。
08
餐廳
地下室暗廚移到了中廳背靠天井的東北角,改成了開放式餐廚一體。
設計主要從采光、動線、收納這三點,對廚房進行優化:
1.采光優良:
設計師在頂面自制了軟膜天花模拟自然光的效果。
為了讓每個格子都可以單獨控制,設計師把軟膜做一些分割。為了改善空氣質量,全屋還安裝了地送新風系統。
為了采光更好,廚房選了集成竈而非油煙機。
窗戶被砸出去,占用了一點天井面積,白天射下的自然光能直接垂下來,消滅采光死角。
2.動線順暢:
廚房的動線被設計成從冰箱拿取食材-水槽洗菜-在水槽左側操作台備菜-烹饪完回頭上餐桌的一條線路。
3.收納足夠:
廚房沒有采用吊櫃,餐廳側牆設計了一個容量超大的雜物櫃彌補餐廚收納。
一家八口的東西過多,老人的收納習慣也不好,所以每個空間盡量多一些櫃子,明面上的雜物就會少很多。
廚房移到地下室中廳以後,餐廚一體,操作面積變得巨大,一家八口用餐綽綽有餘,完全滿足老人們的期待。
09
老人房
四位老人同住,原先負一層唯一的衛生間根本不夠用。
設計師利用老人房門前的過道面積,将衛生間拆分成兩個。
兩個衛生間隻有一牆之隔,設計師利用“L型”結構,隔出兩個淋浴區。
原衛生間門的位置改到餐廚這一面,過道隔出的新衛生間門,開在嶽父母的卧室裡。
嶽父母房内新增套間衛生間後,右側過道變窄,不足60公分,為了不影響衛生間開門,設計師采用了幽靈門,滑軌安在門框上,解決門擋過道的問題。
改造後的老人卧房,也換上了更通透的窗戶。
公婆房因為沒有獨立的衛生間更寬敞。
陽台改成了飄窗,一來方便老人們在這裡喝茶下棋,二來能降低窗台的高差,在飄窗上加兩個台階,就可以穿過窗戶通往小院。
原先的走廊變小,設計了一面磁吸塗鴉牆,供兩個小朋友可以自由塗鴉、貼紙。
業主夫婦也貼心在上面為老人制定了鍛煉計劃。
面臨世代同堂的改造,往往非常考驗設計師對于一家人需求的體察。
但在今天的案例中,設計師用調整格局對戶型問題揚長避短;用改善采光營造更宜居的居住環境;用修飾管道來保證住房的整潔和安全問題;用廚衛優化來提升居住的品質。逐一擊破痛點,令全家人體會到生活的幸福感。
這篇案例就分享到這啦,如果你喜歡點個【贊】讓設計師看到吧~
如果想聯系他們,也歡迎關注裡白空間設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