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環境得到改善之後,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多了起來。這些年裡,人們能夠切身感受到身邊的野生動物在增多,以往即便是農村山裡裡面也很難見到的野獸,如今甚至在一些城區裡面都有出沒。比如貉、野豬、豹貓等等,許多地方都有相關的目擊事件。
近日,在甘肅平涼崇信縣就發現了一隻野生豹貓的活動身影。崇信縣位于黃河中上遊泾渭河流域核心區,得益于這麼多年的努力,生态系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此次發現豹貓,也是當地近幾十年來的首次發現。
(闫和平攝)
豹貓潛藏河邊,盯上了水中的野鴨子豹貓是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廣泛分布于我國大多數地區,是我國13種野生貓科動物裡面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
由于它們的分布範圍大,橫跨緯度廣,所以不同栖息地裡的種群在外表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南方的種群毛色主要為淺黃色或者淡褐色,而北方的種群毛色則偏灰。
豹貓的體型跟家貓差不多,但身形比家貓更纖細,四肢更修長,腦袋比例也更小一點。這樣的身體結構,顯然要比家貓靈活許多。
(闫和平攝)
在甘肅平涼崇信縣出現的這隻豹貓,毛色偏灰白,身上的斑紋也更深,顯然屬于北方種群。隻見它出現在河岸邊,借助長勢茂盛的雜草隐藏自己的身影,它注意到了河裡的野鴨子,并且貓着身子,悄悄接近它們。
從情形來看,河裡的野鴨顯然沒有注意到豹貓的到來,依舊在水中覓食嬉戲。豹貓的捕食手段跟老虎一樣,均采用伏擊的方式,它們行動迅速,敏捷度高,但由于此次野鴨與豹貓之間隔着河,且河岸邊泥土軟爛,顯然不利于豹貓出擊。
(闫和平攝)
結局意料之中,這隻豹貓撲了個空,最終隻能眼巴巴看着一群野鴨逃走了。
豹貓民間稱“石虎”,性格兇猛豹貓主要生活在低海拔的地區,分布上限不會超過海拔3000米。它們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很強,無論是森林、灌木叢、濕地、人工林,甚至是一些農田裡面,都有分布。
豹貓身上遍布黑色的斑紋,像是一隻小豹子似的,所以有時候容易被人們誤會,看見了它們,會誤以為是看到了豹子幼崽。
盡管成年的豹貓體重仍隻有1.5-5公斤,的确像一隻豹幼崽,但它們可要比豹幼崽兇猛得多了,它們行動迅速、殺伐果斷,從民間稱其為“石虎”就能夠看得出來。
豹貓是全能的獵手,它們身手敏捷,擅長爬樹,能到樹上捕捉松鼠、掏鳥蛋、偷襲夜間休息的小鳥。它們也擅長遊泳,能下水捕捉魚、蟹等水中生物。
平日裡豹貓喜歡在河岸邊、湖邊、池塘邊等近水的地方活動,因為這些地方,往往是各種小動物數量比較豐富的地區,在這些地方覓食,概率更高。
一般來說,野鴨等一些大型的水鳥并不是豹貓的主要獵食對象,但在遇到了的時候,豹貓也并不拒絕。
就如同在崇信縣發現的這隻豹貓一樣,盡管成功率會比在岸上捕食低一些,但它們也會積極去嘗試。
豹貓的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它們是夜行性物種,白天一般躲在樹洞、岩石縫裡面休息,到了傍晚的時候出來覓食,甚至會通宵達旦,一直持續到淩晨時分,才返回洞穴裡面休息。
豹貓的體型不大,所以它們的獵物也主要是一些小型的動物,比如老鼠、飛鼠、松鼠、蛙類、昆蟲等等。尤其是各種鼠類,是豹貓最主要的獵物,占其飲食構成的絕大部分,因此豹貓也被稱為鼠類的克星。
野兔算是它們能捕捉的獵物體型上限了,超過了這個體型,對于豹貓來說比較有難度,非必要情況,它們一般也不會冒險去越級獵殺。
有一些地方,也會将豹貓稱作“抓雞虎”,你知道是何故嗎?主要源于它們的一個習性,跟黃鼠狼一樣,豹貓也會偷雞吃。
一些生活在林緣村寨附近的個體,時常會趁着夜色偷偷潛入村莊,盜食家禽。它們偷雞吃的能力,不會比黃鼠狼差,但是由于在這方面的名氣遠不如黃鼠狼高,所以多數時候,人們都會把賬算在黃鼠狼的頭上,它替豹貓背了黑鍋。
但是事情總有水落石出的時候,尤其是南方地區,黃鼠狼比較少,反倒是豹貓比較多,漸漸地人們就知道真兇其實是豹貓了,因此把它們稱作“抓雞虎”。
一般來說,随着人類活動區域的擴張,野生動物的栖息地就會縮減,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城市化迅速,導緻野生動物栖息地被破壞,總體上呈現“人進獸退”的趨勢。
不過在漫長的與人類接觸中,有小部分野生動物适應了城市的生活,在城市安了家。豹貓就是這類少部分動物的代表之一,它們能在城市公園、城市濕地甚至是綠化帶裡面生活。
比如在深圳塘朗山、楊梅坑等地,你發現長有斑點的“野貓”,就很有可能是豹貓。
關注我,交一個懂動物的朋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