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魚
【别名】花鲈、鲈闆、花寨、鲈子魚。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益脾胃、補肝腎。
【主治】治水氣、風痹、并能安胎。
【主要成分及食用功效】
鲈魚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煙酸,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2,還含鈣、磷、鐵等成分。
鲈魚可治胎動不安、産後少乳等症。産前、産後的婦女适宜吃鲈魚,即可補身體,又不會導緻肥胖,是健身補血、健脾益氣和益體安康的佳品。
鲈魚血中還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銅,它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并參與多種代謝物質的酶化反應。缺乏銅元素的人可食用鲈魚來進補。其對肝腎不足的人也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鲈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兒童、中老年人的骨骼組織有益。
【用法用量】
鲈魚紅燒、清蒸、白炸、煮湯均可,其中以清蒸為佳。飲食原湯原汁,補益最大。每餐100克。
【使用禁忌】鲈魚不可用牛油、羊油炸食。
【特别提示】
鲈魚腮還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将其曬幹,水煎服,或研末沖服,每次一隻腮,每日2次,可治療小二百日咳。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将給大家介紹藥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補氣類食材——黃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