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我國江淮地區出現連續強降雨,淮河沿岸各大城市進入警戒狀态。
但轉眼一看,安徽壽縣的居民好像什麼都沒發生,氣定神閑,依舊按照往常的節奏不緊不慢地生活着。
壽縣古城“金湯永固”的秘密
坐落在安徽八公山下淮河和淝河岸邊的壽縣古城,因地處窪地,常遇水災。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特大洪災,就有130多次。
但神奇的是,這座古城卻從無内澇之憂。
古城不被淹沒的秘密,除了其高大的城牆外,最重要的是,它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洪系統。
為避免内澇,當時的壽縣先民在城内四角開挖出四個内河的蓄水塘。
當雨天城裡積水過多時,水就會被引流到蓄水塘,經由涵洞排到城外。
同時,為解決城外洪水倒灌的問題,古城人還設計了月壩。
當城外的水位低于城内,涵洞的木塞子就會打開,水就排到了城外;當城外洪水高于城内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會封堵起來,防止洪水的倒灌。
就是靠着這樣一整套防洪系統,壽縣在天災面前一直金湯永固。
“鐵打的壽州城”
然而,建造這樣一座堅固宏偉的城,卻非易事。
北宋熙甯年間,為避戰火和水患,壽縣人決定在原有土城牆的基礎上,重新建造一道能夠永保子孫安甯的城牆。
想要築造一道牢固的城牆,僅有城磚遠遠不夠,還需要大量作為黏合劑的糯米汁和高黏度的内夯土才行。
但壽縣當地并不産糯米和黏土,是降低要求還是繼續堅持,古城人早有選擇。
沒有糯米,現在就開始種糯稻。夯土黏度不夠,那就利用水路從河南往這裡運黏土。
一船稻米一船土,春種秋收,舟船往複,工匠們從黑發少年變成了白發老人,窮盡一生,再将修築任務交給下一代。
就這樣過了150多年,曆經了八位皇帝,數十任州官,一道全長7147米,高9米,底寬22米,頂寬10米的牢固城牆終于落成。
古城人用150年建造了一座城,而後世子孫又用了800年去守護這座城。
每次洪水過後,當地的居民就會将它再次加固,精心維護。史料記載,明清時期的修繕就有29次。
而現在,古城人對于城牆的修繕工作,依舊是一點也不含糊。
2012年,文物部門曾對一段損壞的城牆進行了修複。
在工程進行中,施工方為了美觀,微調了一小部分設計,雖然按照現代建築标準完全可以驗收合格,但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卻堅持要求推倒重來。
原本三個月可修好的城牆,古城人花費了整整一年時間。
久久為功,方能持久。正是壽縣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對古城不離不舍的深厚感情,才有了今日“鐵打的壽州城”。
“天下第一塘”
“嫁星星嫁月亮,不如嫁到安豐塘,安豐塘有米香,大米幹飯鮮魚湯”。
這是流傳于壽縣古城的一首歌謠。從中可以看出壽縣當地那種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幸福之感。
而這些都得益于被譽為“天下第一塘”的安豐塘。
春秋時,壽縣一帶雖然降雨豐沛,但分布不均,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産,百姓完全靠天吃飯。
楚國令尹孫叔敖不忍百姓受苦,發誓要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勘測,他在壽縣城南發現一處低窪之地,若将附近山溪之水引入,便能形成一個人工湖泊,這樣就有了澆灌良田的鮮活之水。
說幹就幹,他帶領百姓開渠引水,掘土築堤,逐漸修建起120平方公裡的人工陂塘。
後來百姓又在塘口修建五個水門,以石閘控制水量,水漲開門疏導,水消閉門蓄水,最終形成一座大型灌溉工程,這便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塘”的安豐塘。
安豐塘的建成,不僅讓當地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也成就了楚國霸業,開啟了壽春(今壽縣)輝煌。
在此後兩千多年時光中,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一直福澤着壽縣百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現代化改造後的安豐塘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它灌溉着67萬畝耕地,讓壽縣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活”的文化
在壽縣,不僅有象征古人智慧的古老工程,還可以直觀地看到古城曾經熾盛的文風。
西漢時期,壽縣是淮南國的都城。淮南王劉安召集學者在此編撰了《淮南子》,書中五百多條成語典故,多與這個地方有關,這讓壽縣成為了一座成語典故之鄉。
不僅如此,這裡的大街小巷,也随處可見各種成語、俗語。
西門内的城牆上,刻有一面石鼓和石鑼,成語“當面鼓,對面鑼”就源于此;
城南的留犢祠巷,是成語“時苗留犢”的發生地;
東門的城磚上,镌刻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
與記錄在書上的文字不同,這些刻在城磚上、留在小巷裡的古代故事,就是給百姓看的,更是鮮活生動。
如果說這一塊塊城磚是先人們汗水的凝結,那麼這些刻在城磚上的成語典故就是古人千年智慧的結晶,它激勵和警示着後人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今晚20:00,走進安徽壽縣,探尋一座城金湯永固的秘密,感受壽縣一磚一瓦的魅力。
《記住鄉愁》第七季
播出内容
《壽縣——金湯永固 久久為功》
播出時間
2021年2月1日(周一)20:00
播出頻道
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來源:CCTV4《記住鄉愁》
來源: CCTV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