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33:14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1

文/根号三Olivia 主播:根号三Olivia

解讀預告

親愛的聽友大家好,我是主播根号三Olivia。

今天我們正式共讀《懂心理學的媽媽都很了不起》的第二章,這一章節的标題是《贊揚能讓鲸魚起舞,激勵卻會讓鲸魚回歸大海》,我們将從姜弦植先生這學到錯誤的贊揚帶來的危害,也會學習到正确的激勵方法,繼續往下聽哦。

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

在知乎上有個媽媽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曆:

她一直主張贊揚式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的是贊揚而不是批評,于是在生活中她經常會對兒子予以贊揚。

有一天她在洗完衣服後看到兒子主動幫她晾衣服,她立馬誇獎“兒子,你真棒!”兒子聽後很高興,晾得也更賣力了。

之後她更加提倡鼓勵式教育,隻要有機會就會誇兒子。

有一天她帶着兒子去公園玩,玩累了之後一家人坐在椅子上休息。她看到兒子靜靜地坐在那裡,她高興地稱贊道:“兒子你真棒,能夠靜坐這麼久!”沒想到她兒子居然憤怒地站起來,還踢倒了旁邊的垃圾桶。她被吓到了,不敢再出聲表揚。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2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為什麼她兒子會發脾氣?贊揚沒有效果了麼?

我們很多人會有和她一樣的困惑,在我們看來誇贊孩子就能讓孩子表現得更好,所以我們無法理解孩子在得到誇獎之後發脾氣的行為。

姜弦植先生在書中就提出了“贊揚也會背叛我們”的觀點,這個觀點就能解釋上面這個孩子聽到贊揚後發脾氣的行為。

其實贊揚也不是一味地有效,它也可能成為一種懲罰。正确的激勵才是真正的助推劑。接着往下看,你就會明白錯誤的贊揚和正确的激勵的區别。

贊揚也可能是一種懲罰

“你好機靈啊,頭腦可真好!”

“你又考了第一名,真是聰明的孩子,太棒了!”

“你真是個完美的孩子,做什麼都很厲害,我太愛你了!”

這些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對孩子的贊揚,聽到這樣的贊揚孩子理應很高興,會做得更好才對,但往往這樣的贊揚隻能讓孩子高興一陣。在高興過後孩子會做得很好,這種好會保持一段時間,但是無法保持長久。

孩子在得到這樣的贊揚後無法長久保持優秀的原因有三個:越來越多的贊揚會讓他們對評價感到焦慮;一旦沒被贊揚他們就會失去熱情和興趣;贊揚是以結果為導向的。

01

越來越多的贊揚會讓孩子對評價感到焦慮

在《魔法滿屋》這部動畫電影中,有一個“完美女孩”伊莎貝拉,她長得很漂亮,還能夠随時随地地讓花兒綻放,她讓家裡變得非常美麗,讓整個小鎮都能夠一年四季感受花帶來的芬芳。

魔法家族的大家長是外婆,外婆非常喜歡伊莎貝拉的魔法,認為她的魔法能夠幫助很多人變得開心,她一直誇獎伊莎貝拉非常的完美,也一直要求她能夠去幫助更多的人。

伊莎貝拉也一直按照外婆的要求去做,外婆要她幫助鎮上的人她就變出漂亮的玫瑰花讓他們開心;外婆要她嫁給古斯曼,她就嫁。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3

圖片來自《魔法滿屋》

但其實她并不想隻變出玫瑰花,也并不想嫁給古斯曼。她做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完美女孩”的稱号,其實她内心渴望自由,渴望更多的創造。随着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想逃避“完美女孩”的稱号。

有一天,她被那個沒有天賦的妹妹稱贊一直很完美,她徹底爆發,将内心的想法第一次向大家闡明:她并不想變出粉紅色的玫瑰,還想變出藍色的花,還想變出帶刺的仙人球;她并不想嫁給古斯曼,隻是因為這樣做對家庭有好處她才打算嫁。

從那之後她變成了外婆很不喜歡的樣子,變成了一個頑皮的女孩。

其實這就是誇獎帶來的焦慮,外婆和外界的“完美”評價導緻她不敢犯錯,不敢嘗試新的事物,但是卻越來越焦慮,直到最後壓力過大爆發了。

很多時候我們疑惑孩子明明之前很聽話,怎麼突然之間變了,變得對誇獎的話很反感了,變得有些叛逆了。

孩子如果因某個方面優秀而得到贊揚就會想隐藏不優秀的一面,也會為了得到贊揚而有了壓力和焦慮,因為他們害怕被趕下“神壇”,因此他們不斷地給自己施壓,最後反而影響了水平的發揮,一次打擊之後很容易導緻“破罐子破摔”的行為。

類似于完美評價的贊揚可能會束縛孩子的自由和創造,最後成為壓倒他們的稻草!

02

一旦沒被贊揚他們就會失去熱情和興趣

姜弦植先生在書中說到一個畫畫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心理學教授去幼兒園選了三組孩子來畫畫。


第一組孩子預先被教授告知畫畫能得到“好孩子”獎,然後他們畫完之後也确實如約獲得了獎勵;

第二組孩子預先并不知道有獎,等他們畫完也得到了獎勵;

第三組孩子則是什麼獎勵都沒有。


兩周後,心理學家重返幼兒園,在孩子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觀察他們自由活動的情形下畫畫的情況。結果顯示第一組隻有9%的孩子在畫畫,而第二組有17%的孩子在畫畫,第三組有18%的孩子在畫畫。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4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為什麼第一組的數據降低了,且明顯低于第二組和第三組呢?這是因為第一組的孩子在兩周前畫畫是在外在動機也就是獎勵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另外兩組孩子則是在内在動機也就是興趣的作用下進行的。

其實父母的贊揚對孩子來說也是外界提供的,所以它屬于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是會傷害内在動機的。

就像我們有的父母會以買東西為激勵手段,但是久而久之養大了孩子的“胃”,父母也就不願意再買東西了,結果孩子的興趣直線下降,他們不願意再配合父母,對于所有事情都有了抵抗消極情緒。

所以姜弦植先生告訴我們不要讓錯誤的贊揚損害了原本的内在動機。

03

贊揚是以結果為導向的

姜弦植先生在書中說到自己曾經因贊揚受到了傷害。

他在四年級的時候去大伯家吃飯,他與表哥玩耍時被大伯母叫去買東西。兄弟倆一起出門去購買食材,買完後表哥說姜弦植先生是晚輩,所以要求他來提籃子。

姜弦植先生費力地提着那個沉重的籃子跟着表哥回家,他越走越覺得籃子很沉,但是想到伯母會誇獎自己就又充滿了動力。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5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表哥突然要求提籃子。姜弦植先生雖然有點摸不着頭腦,但是覺得确實很累就乖乖将籃子給了表哥。結果他進門後就聽到大伯母誇贊表哥能夠提着這麼重的籃子回家,很不錯,是一個好哥哥。

姜弦植先生當時很受傷,尤其是看到表哥得意的表情後就更覺得受到了欺騙,即使過去了三十多年,他也依然記得當時的委屈。

贊揚就是這樣,隻看結果不看過程。有些父母不管孩子在過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準備,隻要成績不理想就很難給予表揚,反而是予以批評和數落。相反,有的孩子平時不努力,但是隻要他考試考得好,就會得到表揚。

這種隻看結果不看過程的表揚容易導緻孩子舞弊、違法和違紀的行為。這對孩子的将來都是一種毀滅。

激勵則是真正的助推劑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帶來好的結果呢?姜弦植先生告訴我們激勵才是真正的助推劑,想要激發孩子内在動力的父母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01

給予具體的激勵而不是籠統的贊揚

孩子将書包好了,收到的贊揚可能是“寶貝,你真棒!”而收到的激勵可能是“寶貝,你今天把書包整理得真整齊,你這個書籍和本子是分開放的,很有條理;你還把鉛筆都準備好了,而且筆都是完整的,看來你很愛惜文具。你現在就能做到這些讓我都有些敬佩呢!”

孩子如果收到太多籠統的贊揚就會變得麻木,甚至覺得父母根本就是在敷衍自己,自己并沒有什麼值得贊揚的地方。但是孩子如果收到的是具體的激勵,他就能夠感受到父母是真的有在觀察自己,通過這種激勵他會知道自己哪裡真的做得好,也知道自己之後應該怎麼做。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6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02

激勵過程而不是贊揚結果

孩子考了100分,贊揚結果的父母會說“你真棒,能夠考滿分!”“你真是太聰明了,能夠考滿分!”而激勵過程的父母會說“你這段時間一直有把字詞過關,每天會把學過的知識鞏固到位,每天都有盡力,所以你這次能夠考滿分,為你感到驕傲!”

孩子聽到前者的贊揚會覺得自己反正聰明學不學習無所謂,之後就可能不會努力了。而孩子聽到後者的激勵會明白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之後的事情也要盡力去做。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7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03

激勵時要少一些主觀因素,多一些描述

孩子幫忙做了家務,贊揚型的父母會說“寶貝,你能夠幫媽媽做家務,我好喜歡你呀!”而激勵型的父母會說“剛剛地面還是髒的,現在已經幹幹淨淨的了,在這樣的空間裡生活真是開心,寶貝謝謝你為這個家做的貢獻。”

在贊揚孩子時如果一味地加上“我喜歡你這樣”的句子,容易讓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從而放棄了他原本的想法。

還有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贊揚後很反感,他會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讨好父母,自己想要得到父母的喜歡就要做更多的事情,他就有可能不再那麼積極了。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8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04

多誇事實,少貼标簽

父母需要根據事實來進行激勵,而不是給孩子貼上“好孩子”“完美女孩”“聰明孩子”等這一類贊揚标簽。

這些标簽非常模糊,孩子在遇到新的事物時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好孩子”從而不敢嘗試,或者是孩子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好孩子”,從而導緻孩子非常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

孩子學習有了較大進步,貼标簽式的贊揚是“你真是聰明的孩子,進步很大!”而根據事實進行激勵就是“你這次比上次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把上次沒有做對的題目都寫出來,說明你這次是盡了自己的力了。”

孩子在聽到贊揚後的反應可能是“我根本就沒那麼聰明,我都沒有其他人考得好呢!”這樣的贊揚會導緻他反感聽到“聰明”這個詞。而他聽到激勵後則會更認可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

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潛台詞(錯誤的贊揚是毀滅孩子的核武器)9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姜弦植最後總結道:“如果說贊揚是有條件的愛,那麼激勵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想要得到贊揚,要麼結果要好,要麼用心努力。隻有滿足這樣的條件,人們才會給予贊揚。但是激勵是認可對方原本的樣子。所以激勵能夠讓人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并按照自己的标準活着。”

寫在最後

父母正确的激勵就像一座燈塔,引領着孩子走向更遠的地方,健全着他們的身心。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深遠的,最長久的,父母正确地激勵着孩子,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勇敢,遇事不慌不亂,不害怕。

結語

親愛的聽友今天的共讀就到這了,喜歡的聽友可以轉發到朋友圈與朋友進行共讀。

期待下一次再見ヾ( ̄▽ ̄)Bye~By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