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言-精品欣賞-逐字逐句解讀
前言
《滕王閣詩》是附在千古名賦《滕王閣序》序文的後面詩作,作者是王勃。這首詩是對賦的全面概括、總結。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秋,二十七歲的王勃,去交趾探望父親,途徑洪州,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落成,恰巧重陽節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來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并即席作賦《滕王閣序》。
那麼滕王閣始建于哪朝哪代?又是何人所建呢?
滕王閣,有江南三大名樓之稱(三大名樓:嶽陽樓、滕王閣、黃鶴樓),始建于唐朝繁盛時期的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在貞觀年間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而得名。曆史上的滕王閣先後重建29次之多,可謂屢毀屢建。
精品欣賞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鸾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逐字逐句解讀
在解讀之前,先普及一個小知識,在古代寫詩詞歌賦,是沒有标點符号的,現在的古詩文标點都是現代人給加的。因此在古詩裡一個逗号為一句,一個句号為一聯。
首聯:“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鸾罷歌舞”:
注釋:
1、江渚:江中小洲,這裡指江邊。
2、佩玉:古代系于衣帶用作裝飾的玉。
3、鳴鸾:即鳴銮,銮聲似鸾鳥,因稱。這裡指卿大夫車前的銮鈴,走起路來便會發出響聲。
譯文:
巍峨高聳、莊嚴肅穆的滕王閣俯臨着江心的小洲,曾經佩玉、銮鈴鳴響,華麗熱鬧的歌舞早已停止。
鑒賞:
詩歌以高閣淩空的非凡氣勢把讀者引入勝境。一個“高”字、一個“臨”字,寫出了登臨滕王閣的心裡感受。接下來由高亢轉入低沉。這裡一切都好,然而已是物是人非,當年興建此閣的人早已作古,豪華的宴會久已消歇。一個“罷”字,有如一道不可逾越的牆,留給人們的隻是一種興衰無常之感。
颔聯:“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注釋:
1、畫棟:有彩繪裝飾的華美屋梁。
2、南浦:地名,南昌市西南。
3、西山:山名,一名南昌山。
譯文:
早晨自南浦飄來的雲,輕輕掠過裝飾華美的屋梁,傍晚
時分,西山的風雨又在吹打着珠簾。
鑒賞:
詩歌讀到這裡,使讀者感覺到詩人的更加發揮。滕王閣極少有人遊賞,那麼隻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在朝朝暮暮陪伴着畫棟珠簾了。所以這兩句不但寫出了滕王閣的寂寞,也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
頸聯:“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注釋:
1、日悠悠:久遠,每日無拘無束的遊蕩。
2、物換星移:形容時序和世事的變化。
3、潭:這裡代指長江。
譯文:
白雲的倒影每日無拘無束、悠然浮蕩在潭中的上空,時光易逝、世事變遷,不知度過了多少個春秋。
鑒賞:
至此詩歌已經從滕王閣的内部寫到了外部,意境更加的開闊。日悠悠的閑雲潭影、幾度秋的物轉星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是年華易逝,歲月無情,寫出了“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的天光雲影以及星移鬥轉的季節變化。
尾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jian四聲)外長江空自流”:
注釋:
1、帝:帝王之子,本詩指滕王。
2、檻:欄杆。
譯文:
修建這雄偉高閣的滕王如今在哪裡呢?隻有那欄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流淌、日夜不息。
鑒賞:
詩歌的最後兩句以“閣中帝子今何在”的人生短暫,映襯“檻外長江空自流”的悠長曆史,長江不停地無情地流動,時間冷漠地永恒的流逝,人世間無論多麼顯赫的生命,都注定凄慘地悄然地逝去。
末句一個“空”字,概括收攏全文。也把悲傷之情感抒發到了極緻,把消沉之思緒凝結到了頂點,榮華富貴為空、功名利祿為空、情愛道義亦為空,這也許就是世界萬物的終期歸宿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