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奶酪做法不同,其中奶豆腐是蒙古族制作的奶制品中常見的奶制品之一。奶豆腐的蒙古語叫做“呼如德”,因形狀和質量跟大豆做的豆腐很相似而得奶豆腐的名稱。
其實我不太贊同把蒙古族傳統的“呼如德”叫做“奶豆腐”。這種叫法很可能誤導别人跟豆制品的豆腐混淆。“呼如德”是牛奶發酵後做的壓縮酸奶,而“豆腐”是大都來做的,它倆在加工原料上就有區别的。其實奶酪的做法很多種,也不是什麼獨特的工藝。不過在内蒙古的蒙古族的做奶酪的原料有地域性區别。還有就是發酵牛奶時候的工序和發酵過程中把握奶酪的乳香以及發酵酸度來衡量制作奶酪的方式等等方面跟其他地方有差異的。“呼如德”是經過甜性發酵後PH值降到4.2之前得做出來。酸性太大影響口味和影響奶酪的光滑度。這些都是牧民們特别熟練的技術。還有就是不同酸度做出的奶酪名稱都不同,也每個地方叫法也不同,因地制宜。
“呼如德”的味道微酸,且奶香味足,富含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去過内蒙的朋友都知道“呼如德”(奶豆腐),當地各民族都愛好這個綠色健康小吃。
有擠好的新鮮牛奶,不摻任何其他物品。鮮牛奶導入小缸子(過去一半使用瓦缸,現在一般使用鐵制桶子)裡面。放陰涼處大概24小時會酸化凝固。固化的酸奶上面會有一層奶油(蒙語叫做jooh),也就是牛奶裡面的油脂部分浮在表面固化了。厚度一般和牛奶的質量及牛奶量有關系,這麼多牛奶一般會有20-30mm厚的奶油。奶油是很好吃的,也是自然形成奶油。可以拌着面包吃,也可以拌着炒米吃。把鮮奶發酵成酸奶。取奶油。去完奶油後把酸奶倒入鍋裡煮,讓酸奶和水分離。慢火煮的同時把分離出來的水取出。去除水後鍋裡的酸奶慢慢會僵化,發粘。應不停的用攪動。這時攪動的同時要加火量,使之酸奶完全融化。這樣奶豆腐基本做成了,把奶豆倒入準備好的木制模裡,硬化。陰涼處放置24小時左右。硬化24小時後的奶豆腐,從木模子裡取出,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幹燥。這是奶豆腐制作全過程。各地方奶豆腐制作方法大緻相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