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年和小年

大年和小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02:39:38

大年和小年(小年說小和)1

北方和南方的小年不同,北方的小年是陰曆臘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要晚一天,是陰曆臘月二十四。也就是今天和明天,問候各位朋友小年快樂。

借着這個過小年的由頭,說一說“小”和“年”,重新認識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些漢字,之所以說是重新認識,是要從字源上追溯一下,發現漢字之美。

先說“小”字。

小,物之微也。——《說文》

世間萬物,具體用什麼“物”來表示“物之微”呢?或者說,如果說小的物體,你能想到什麼呢?

看看“小”這個字的甲骨文吧。

大年和小年(小年說小和)2

“小”是個象形字,甲骨文的三個小豎點像是三個沙粒,用以表示物體之小,後來中間寫作豎勾,兩邊寫作一撇一捺,是楷化的結果。

在漢字中,有專門的“小”這個部首,那麼,哪些字是從“小”字呢?我們說一說。

少,也是個象形字,實際上是“小”的分化字,甲骨文中都是細小的沙粒形,所以,在古代“小”和“少”是通用的。

大年和小年(小年說小和)3

“小”和“少”都是細小的沙粒形,那麼真正的“沙”字如何表現呢,古人就用了會意的方法,水沖刷形成沙粒,這在河岸沖積地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大年和小年(小年說小和)4

這幾個字,可以說生動地體現了古人造字的基本原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就是要從自己,要從常見的事物出發來造字。

還有幾個與“小”有關的字比較常見,比如“塵”“尖”,這兩個都是會意字,“小土”當然比沙粒更小,那就是“塵”了,而“小大”則是一頭大,一頭小,那麼就是“尖”。這也體現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還有兩個字,不太常見,比如,“尕”和“尜”,這兩個字雖然在書面上不太常見,但很多人口語中常常說到。

“尕”,gǎ,方言,小孩的意思。這應該是一個後起字,也是一個會意字,從“乃(奶)”,從“小”。大約最初是指會吃奶的小孩,後來泛指小孩。有的工具書上說這是西北方言用字,但我印象中東北方言也有這個說法。“小尕”,是可愛的小孩的意思。

“尜”,gá,一種兒童玩具,兩頭尖,中間大。東北方言中管在冰上玩的陀螺叫“冰尜”,大約就是要用這個“尜”字。當然,“尜”和“陀螺”在形态上還稍有不同。

當然,在楷書中,也有一些字形中有“小”字,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北京”的“京”字,實際上在字源上和“小”沒有任何關系,是字體規範楷化之後的結果。“京”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築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本義:人工築起的高土堆。

大年和小年(小年說小和)5

不過,也有一些字似乎沒有“小”字,但卻和“小”密切相關,比如,“生肖”的“肖”字。上半部分就是“小”字的變形。

“肖”,《說文》中的解釋是“骨肉相似也”,這是一個形聲兼會意的字,“月”就是“肉”,“肖”其實就是細小的肉,每一個“小肉”都相似,那就是“惟妙惟肖”。

除了生肖,“肖”常用的還有詞還有“不肖”或者“不肖子孫”。這兩個詞常常被人誤以為和“不孝”以及“不孝子孫”劃等号,但這是錯誤的理解。

那麼,什麼是“不肖”或者“不肖子孫”呢,這個要看《孟子》中的話,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孟子》中有言:“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丹朱是堯的兒子,因為不像他的父親堯那麼賢能,所以堯才把位置禅讓給了舜,舜的兒子也不像舜那麼賢能,所以舜才把位置禅讓給了禹。這裡的“不肖”或者“不肖子孫”,其實就是不像他的父輩或者祖輩的子孫。再說得更明确一些,就是“子不如父”,就是“黃鼠狼下豆鼠子,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

以上是與“小”相關的漢字,接下來說說與“小”相關的古詩。

帶有“小”字的詩有很多,我選擇兩句,一句是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這是每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家之後都難免的最深切的感歎。

另外一句大家也特别熟悉:“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詩聖杜甫《望嶽》中的名句。與此詩句相關的典故,還有另外一句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願每一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都能有“登高小天下”的豪情,隻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也隻有站得更高,才能有更開闊的胸懷,把一些小小不言之事抛在腦後,不被生活瑣屑羁絆,不為生活瑣事煩惱。

說完了“小”字,接下來說一說“年”字。

“年”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中的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是一個人背着稻谷的形态,象征着禾谷成熟。到了篆書,“人”就訛為“千”,所以,接下來的隸書和楷書,都寫作“秊”,“年”是俗體,後來漢字規範化之後,用這個俗體做了正字。

大年和小年(小年說小和)6

“年”從最初的谷物豐熟,後來就逐步引申為時間單位,因為一般莊稼是一年一熟,所以,年就成了時間單位,比如,常見的詞語有“一年四季”“三年五載”等。

還要一句初中生常見的古文:“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谏》)“期年”就是滿一年。“雖欲言,無可進者”那可真是令人向往的境界。不過前提是得廣開言路,得善于納谏才行。

後來,年又由一個長時段,引申為長時段的終點,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過年”之“年”,就有了年節的意思,一年一度,谷物豐熟,當然值得慶祝,值得開懷。

再後來,“年”又由自然的時間單位,引申為和“壽命”有關了,畢竟,人都要活在時間之中,所以就有了“年齡”,就有了“年歲”。比如:“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帶有“年”的詩句就太多太多了,選擇幾句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今年因為疫情,很多人要響應号召原地過年,不能和親人團聚,這句詩可表達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别》,這一句恰好和上一句相反,是在家的親人可以表達對異鄉遊子的期盼。

“時人不識餘心樂,将謂偷閑學少年。”——程颢《春日偶成》,雖然不能歸家,但是,在春日到來之際,也要“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随柳過前川”,也要有一些閑情逸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沒有人能夠對抗時間,沒有人能夠對抗衰老。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最後,送一首晏殊的詞給大家。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别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在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的每一天,願大家都能“憐取眼前人”,珍惜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位朋友,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勝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