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古樹茶的分布面積廣,數量多,很多的名山茶區都有自己的茶王樹,也就是最大、樹齡最長的茶樹。成片存在的古樹群也有,雲南的古樹茶多是在明末時期的土司所種植,它們年份在400多年上下,是雲南古樹茶的主力。古樹茶的具體數量或許無法被确切地統計出來,但是可以根據某一個區域進行劃分,做出相應的分類和等級,從而得到物有所值的茶葉。
在很多不知名的山頭同樣分布着數量可觀的古樹茶,因為知名度低起到的經濟效益非常有限,大部分在以前的舊社會時被砍伐,剩下的古樹群分布散、采摘收集較為困難;在一些人迹罕至的深林裡生長着許多這樣的古樹,近幾年随着人們對古樹茶保護意識的提高,很大部分已經被人為地保護了起來。
古樹茶
在翻閱衆多關于普洱茶書籍和上山尋茶之後發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古樹茶都分布在滇西南的瀾滄江沿岸,之前因為道路驚險,消息閉塞,加上沒有形成古樹茶的意識,造成了很多古樹資源的浪費和枯竭。現代因為交通發達,沒有了信息壁壘,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瑰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臨滄、普洱、西雙版納是古樹茶的主要源頭,也是整個普洱茶的核心産區。無論将來如何變遷,古樹茶作為不可再生的綠色資源,會被人類視為未來健康投資的珍寶。
氣候環境和土壤
古樹茶的生長環境很特殊,因為身處雲南的人都知道雲南的天氣變化比較複雜,有時候兩個茶山的距離相差不過幾公裡,但卻出現截然不同的天氣情況,一邊太陽高照,另外一邊暴雨連連;極大的氣候差異也造成了茶樹不同的生長情況,從而影響茶葉的口感。海拔的高低更是将這種氣候帶來的差異完全體現在茶樹上,苦澀、回甘、香型都被改變,而通過較為相似的工藝技術則無法彌補大自然氣候長時間對茶樹的改變。
土壤的影響同樣明顯,原始森林的古樹滋味中本身會帶有一種韻味,多體現在茶葉的醇厚和香型中,而套種糧食的茶地明顯就比森林裡的茶樹差很多;原因在于森林的立體生态結構對土壤的改造,使茶樹的根系吸收到許多來自大自然的有機物質,長時間的積累改變了茶樹的内含物質,進一步将差距拉大。(下期寫一篇:森林裡的古樹)
古樹茶生長環境
土質本身的差距并沒有多大,打開地理地圖我們就能發現,普洱茶的主産區位于雲南的橫斷山脈南側,哀牢山的中間,山脈的擠壓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峽谷、連綿不絕的高山,它們的土質層是沒有多大差距的。
葉種的優勢葉茶的優勢就是大葉種茶,隻屬于雲南特有的稀有茶種,别看分布的面積廣泛但是真正可以做為普洱茶的原料其實非常有限。特别是古樹茶,能夠篩選出适合做純料的更是極其少數。大葉種茶是雲南特有的品種,也是制作普洱茶的唯一原料。
如果非要将每個山頭的古樹進行葉種劃分,現在看來就是天方夜譚。廣義上隻能将普洱茶的葉種優勢和其他茶葉進行比較,隻是現在的工藝将葉種優勢固化,大葉種茶的葉種優勢還有待開發。
大葉種茶
工藝成熟的重要性制茶的工藝可謂多種多樣, 也是影響茶葉口感的重要環節。普洱茶的制作中有一個新奇的特點:同一顆茶樹采摘下來的新葉,分别由不同的兩個師傅炒,所制作出來的口感卻完全不同;對每一款茶葉所用的工藝沒有一個平穩的方式,而制茶過程中除了鍋溫和時間可以科學控制外,幾乎全靠炒茶師傅的技術經驗,沒有一個成熟的制作工藝和對茶葉深刻的認知,是不能做出好茶來的。
普洱茶初制
倉儲倉儲對茶葉的後期轉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茶葉轉化的方向,增加茶葉的存儲風險。老茶客的存茶一般會遵循三個重點:通風、幹燥、無異味,别輕視這三個存茶點,看起來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其實絕非易事;
古樹茶的增值空間大、收藏價值高。因為古樹茶越陳越香特質,賦予了它的投資與收藏屬性。對于存儲環境、溫濕度及茶品本身都有極高要求,這也是常規茶所不能比拟的。
普洱茶
古樹茶口感的特殊性古樹茶的口感較其他大樹和小樹有着很明顯的細節,首先古樹茶會産生喉韻,較同産地的大樹有着更高的耐泡度;古樹茶葉芽肥厚,葉脈粗壯。口感豐滿,氣韻綿長,茶湯有的或許并不濃烈但入口飽滿,水路細長,回甘生津迅猛,香氣高雅呈蘭香、花果香、蜜花香,在口中停滞時間長,喉部津甜無緊縮感。這些是中小樹本質上不具備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