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口味和原料被認為是構成菜肴的3要素,而火候是烹調的核心。那麼,什麼是火候呢?如何掌握好火候呢,有什麼技巧呢?下面小火君就帶老闆們來看看“火候”。
什麼是火候?
火候是指烹饪菜肴時,所需火力強弱和時間長短的綜合。火,指火力;候,指時間。
火候的構成有3種形态:火力,火度,火勢
火力,熱力程度;火度,火的溫度;火勢,火焰燃燒的範圍廣狹。
火候有哪幾種?
清代袁牧在《随園食單》中專門寫了“火候須知”一節,說:“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有須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則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後用文火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裡不熟矣“
大概意思就是說,烹饪中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煎炒就用武火(旺火),煨煮就用文火(小火),需要收湯的就先用武火再用文火。
在實際烹饪中火力分為3種,分别是旺火(武火)、中火(文武火)、小火(文火/微火)。
廚師用旺火炒菜
如何掌握火候?
在烹饪前首先應對火力判斷,然後再選擇烹調時間的長短,這裡應該突出”準“和”快“兩個特點,準确判斷,快速操作。
準确判斷火候從以下4個方面來!
⊙ 根據原料性質掌握
烹饪原料數不勝數,從質地上講,有老有嫩,有幹有鮮,有死有活,有大有小,準确判斷,因物而施,靈活掌握,操作便捷,是掌握火候所應遵循的原則。下面舉些例子:
如,幹制品的發制要經過逐漸吸熱,慢慢吸收水分,浸透才能夠最大限度恢複到鮮活時的狀态,反之,急火泡發,使原料猛然受熱,長時間的高溫烹煮,很容易出現”碎而不整,即扒又爛“的現象,使原料失去應有的特色。
蔬菜類的烹饪,對掌握火候的時間長短和大小更為重要,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色澤清新,賞心悅目,清脆爽口。
▼
原料小而薄,宜采用高溫短時間加熱;原料大而厚,宜采用低溫短時間加熱;
質地老的原料,宜采用低溫長時間加熱;質地嫩的原料,宜采用高溫段時間加熱。
⊙ 根據刀工形狀掌握火候
在業内有一句”三分砧闆七分竈“之說,刀工火工是一家,緊密相連。為何這樣說呢?
假如,刀工不好,切出來的菜長短不一、粗細不等、薄厚不均、大小不一的原料,那麼火候應該如何掌握呢?如果采用同一火候,各部分的成熟度就不一樣了,所以刀工一樣很重要!
雞絲、魚絲這樣的細軟絲狀或者片狀,用文火最好,時間不宜過長,這樣烹饪即可保持原料的形狀又可以達到細嫩的質量要求。
而丁、條狀最好用武火,如宮保雞丁、火爆腰塊等等。
⊙ 根據烹饪方法掌握火候
中國菜的品種繁多,一般炒、爆等烹調方法屬于旺火速成,宜用武火;
采用燒、炖、焖等烹饪方法時,時間要求長一點,火力要求文些,一般宜用文火、微火,如果單用文火,湯汁容易被收幹,所以應該先用文火将其燒開再用微火慢燒,才可以保其完全成熟。這是需要廚師認真掌握的。
⊙ 根據菜肴要求掌握火候
即根據菜肴特點來掌握火候,如川菜中的麻婆豆腐以其嫩為特點,一般烹制3分鐘為宜,燒煮時間過長,便會變成蜂窩狀,質地變老發死,口味變差。
要求酥爛的菜肴,采用小火長時間烹制;
要求脆嫩的菜肴,采用武火,時間要短。
有網友說,實際烹饪過程很快很忙可能會照顧不了那麼多,還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去感覺,經驗就會慢慢積累起來!
兄弟們,修仙路還很長,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堅持并專注,一定可以烹饪出更美味的菜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