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小檔案
名稱:鎏金銅熊
年代: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形制:高10cm,蹲坐狀
材質:青銅
館藏:東平縣博物館
鎏金銅熊
東平博物館的這件漢代鎏金銅熊,出土于州城街道小壩漢墓。兩件,通體鎏金,體型肥碩,雙目圓睜,兩耳豎立,尖嘴獠牙,皆呈蹲坐狀,造型威猛中不失可愛,質地精良,國内少見,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熊圖騰
以熊為圖騰,源遠流長。從遙遠的傳說時代,先民就有崇拜熊的強烈意識,及至漢代,關于熊的崇拜未曾間斷。
衆所周知,黃帝氏族就是以熊作為圖騰的氏族。《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上古部落的姓氏往往淵源于圖騰名稱,黃帝是有熊氏,自然與熊圖騰有着密切聯系。
關于熊的傳說,最著名的自然是“飛熊入夢”。《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周文王姬昌推翻商朝時,苦于缺少賢能的人輔佐。一次狩獵之前占蔔,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罴;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狩獵時,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釣魚的姜子牙,兩人交談後,周文王發現他見識超群,又得知他号飛熊,是自己一直要尋訪的人才時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姜子牙為“太公望”,并尊為太師。周文王死後,姜子牙又輔佐他的兒子周武王,終于滅了商朝。
《山海經•中山經》記載:“又東一百五十裡,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也,冬啟乃必有兵。”認為熊如神人,通達神靈,能知人間兵事。
學者提出,先民之所以崇拜熊,也許是因為熊不僅勇猛,并具有冬眠春出的習性,因此,把熊看作死而複生的神靈,在心目中具有某種神聖性。
何為鎏金
東平博物館的銅熊是鎏金的,曆經千年而不朽,全賴鎏金工藝。
鎏金是傳統的金屬裝飾工藝,先後稱為金塗、塗金、鍍金,宋代始稱鎏金,現代稱火鍍金或汞鍍金。在青銅上鎏金的技術發明于戰國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這一技術的國家。
鎏金工藝首先将黃金鍛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熱至400℃左右,倒入汞,攪動,使金溶解于汞中,然後倒入冷水中冷卻,制成銀白色泥膏狀的金汞合劑(金泥);金泥與鹽、礬的混合液均勻地抹在器物表面,推壓緻密;用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黃金則固着于銅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轉為金黃色;沿器物表面磨壓,使鍍金層結合牢固。鎏金工藝的緻命缺陷是會産生汞蒸氣,造成中毒。
文物中的熊形象
漢代文物中的熊不僅塑造材料和方法多樣,而且形象各具情态,活靈活現。既有憨态可掬的小熊,又有兇悍威猛的壯熊,是常見的表現題材。
東平博物館的鎏金銅熊,頭部後面有較深的缺口,專家判斷,應是陶制或木制器物的足部,作為插器,并起裝飾和保護作用。
在西漢時期,以熊為圖騰的藝術品是王室和民間的喜愛之物,它的憨厚、雄壯、魁梧、傲視群雄之态,體現了當時的一種民族精神與情結。漢代很多器物以熊為造型或紋飾,用作器座的,如陶倉、陶竈等器物的足部都做成熊的造型,也有的做成熊鎮,壓在席的四角,使席子平展。
熊象征着威武,鬥熊在當時是一種勇士的遊戲,成為彰顯男子力量與勇敢的運動,如漢廣陵王劉胥就是個鬥熊高手,他和熊搏鬥,竟能“空手搏之,莫不絕脰”。霍去病墓前的石像生中,就有一個“人熊搏鬥”石刻,用簡單的線條,誇張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人徒手打敗熊的場景。
漢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風氣盛行,導緻中國上古神話在這一時期高度繁榮,所以,有着悠久曆史和豐富内涵的熊神話,大量出現在漢代器物中。(撰稿:陳淑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