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學習問題,會随口說:“你學習态度不端正啊!”其實這種評價,不但對孩子沒啥幫助,更有可能讓孩子越來越差勁。
當我們感覺孩子是态度問題時,别急着評價孩子,先共情他的感受,肯定他的努力,再幫他找出原因、解決問題,跟他明确學習目的,給他無條件的愛,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啦。
一、别急着貼标簽
“你就是學習态度有問題”這就是一個标簽,如果家長遇到問題就這樣對孩子說,孩子會是怎樣的感受呢?他們不但不會努力改正錯誤、端正态度,反而會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借口。
孩子會這樣想:與其被證明努力了也學不好,還不如被說态度有問題。因為态度不端正,意味着隻要我啥時候端正态度了,我就能學好。這總比“無能”強點。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除了人格統一性,人類天性中最重要的一項心理内容是追求卓越和成功。兒童有追求卓越的強大動力和欲望。
那為什麼生活中,還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呢?這一定是我們的教育手法出現了問題。
就比如上面的例子,孩子在學習中表現不佳,他一定是遇到了什麼問題,他也許努力過,但效果不明顯,他也許嘗試過,但以失敗告終。可家長并沒有看到這一點,我們往往認為某些問題很簡單,隻要态度端正、好好學,一定能學會。但事實往往并非如此。
《親愛的小課桌》中,希希小朋友對錢币問題一竅不通。無論高秋梓老師怎麼引導她,她都不會,有時候算也不算,随口說出錯誤的答案。
遇到類似情況,你是否會說是孩子的态度問題呢?其實,“元角分”對于成人可能再簡單不過了,但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講确實很繞。後來高秋梓利用教具引導孩子,并用買賣遊戲來鍛煉孩子,最終希希在數學測驗中也取得了較大進步。
可見,有時候看似粗心、不認真等問題,其實是孩子遇到了實際的困難。他們如果克服不了,自信心就會受挫,為了不被别人認為他們不行,所以他們甯可被冠以“态度不端正”的名聲,也不要認同自己的無能。
因此,家長遇到問題,要冷靜下來,先别急着給孩子貼标簽。隻要我們忍住,不随意跟孩子提态度問題,他們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方式方法上來,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孩子進步。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學習出現問題了,由于他有追求卓越的心理動機,所以他的心情一定也不太好。這時,家長的批評隻能雪上加霜,讓孩子情緒更低落。
大部分孩子還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他們會沉浸在負面情緒中,這種狀态下是不能改變現狀的。
因此,家長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共情他們,用語言描述他們現在的感受,可以這樣說:“你語文沒考好,你很難過,媽媽知道了,來媽媽抱抱。媽媽小時候考不好的時候,也很難過。”
《親愛的小課桌》中,凱凱寫作業時,發脾氣、拍桌子、亂寫亂畫、跟爸爸吵架。教育專家張敏說:“他隻是在表達他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需要被看見,當沒有人看到他、認同他、同理他的時候,他的情緒就會升級,就會做出很多惹家長生氣的舉動。
共情能力又被稱為情緒高反饋,即對别人的情緒做出反應。在《共情:好的親子關系勝過一切教育》一書中提到:共情是我知道你的感受,并且我也有跟你一樣的感受。如果父母對待孩子都能做到先共情,再解決問題,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家長遇到問題,要試着看到孩子的情緒,用同理心共情孩子的感受,并用語言描述出來,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肢體上的溫暖,這是後面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
三、表揚努力肯定進步
心理學家赫洛克,在實驗中總結出了赫洛克效應,是指及時對工作結果進行評價,能對工作起促進作用。其中表揚的效果要明顯優于批評。
這一心理效應對于教育的啟示是:家長要及時對孩子的進步,進行反饋,避免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而從反饋的内容來講,賞識教育要優于訓斥教育。因此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多表揚,少訓斥。
當孩子出現學習問題時,家長可能很難在那個情境下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但家長要有這個意識,平時就多觀察孩子,哪怕孩子有芝麻大小的進步,也要說出來,讓孩子知道。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極大地促進孩子的學習熱情,明确學習目标,知道自己是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賞識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使遇到挫折與失敗,孩子能能很好地接受,因為他知道他還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親愛的小課桌》中,凱凱作業非常多,很多都是家長給布置的,他很抵觸,每次寫作業都比較慢。輔導老師們對此也沒啥好辦法。直到傅首爾來當老師的那天,一進門她就開始誇凱凱,一路吹捧到作業時間,沒想到那一次凱凱很快就完成了作業。可見,誇獎力量大。
平時的肯定很重要,孩子犯錯時的誇獎就更重要了。出現錯誤了,孩子心裡肯定是知道的,這時候爸爸媽媽還願意肯定孩子的努力,這會向孩子說明:他還是有可取之處,他是個好孩子。這種認可的力量,是支持孩子接下來改正錯誤的心理能量,請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注入這種力量。
四、找到原因制定解決方案
關鍵的一步來啦,孩子做不好、總出錯,一定是有一個原因存在的。比如,“元角分”問題,現在我們都是手機支付了,孩子連元角分的紙币、硬币都沒見過,肯定感覺很抽象,理解不了,所以不會。遇到問題,家長一定要用成人的上帝視角,找到那個根本原因。
幫孩子分析問題是不是由這個根本原因造成的,與孩子達成共識,一旦孩子也認同這個原因,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論解決方案了。
操作中家長要注意兩點:
1、找原因時不指責。
有些原因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家長點到即可,此時不要批評孩子,也不要說教孩子。因為批評不是目的,制定解決方案才是目的,此時的批評可能會中斷這個過程,孩子後面就無法制定解決方案了。
2、制定方案時讓孩子出謀劃策。
畢竟解決方案要靠孩子來執行,所以家長要放權給孩子,啟發孩子發散思維,積極想辦法,為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也是在培養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步,家長一定不要包辦代替。
找到解決方案後,就是要明确實施步驟和辦法。盡量引導孩子将解決方案展示出來。比如,孩子回家總是玩,不肯寫作業,那麼就邀請他把他的作業計劃畫出來,貼在牆上。用具體的展示,來提醒孩子按時完成,這樣比每天的催促更有效。
五、明确學習目的
家長們都想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兒。但就是苦于沒有方法,怎麼才能讓孩子認可這個“學習觀”呢?
面對孩子講道理是沒太大作用的,家長可以嘗試從學習習慣入手,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
比如,從小學一年級,就告知孩子作業是他自己的任務,需要自己完成,有困難家長可以幫助,但是不能替代他,他要為自己的作業質量負責。
這一點體現在家中的具體行動中,就是跟孩子約定作業時間,但不坐在旁邊每一題都指導。幫孩子檢查作業,但不保證都能檢查對。陪孩子寫作業,但是自己看自己的書,而不是一直盯着孩子。
《歡迎來到一年級》一書中提到:父母如果拿捏不好對孩子學習的參與分寸,就很容易讓孩子産生出:我是在為父母學習的錯覺。
因此,我們父母在給孩子明确學習目的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參與孩子的學習太多啦?過度參與,讓孩子在學習中失去掌控感,從而覺得學習不是我的事兒,我是在為父母完成任務。這樣的學習目的就是有偏差的了。
所以,家長要掌握好輔導孩子學習的度,既不能不聞不問,也不能投入太多。随時提醒自己:我們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把作業權還給孩子,讓孩子掌控寫作業的順序和時間,是他們明确學習目的的好辦法。随着孩子的成長,他們會在學習中品嘗到成功和喜悅,這就會進一步證明,學是為自己而學,學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學習就能進入良性循環啦。
六、無條件的愛孩子
“無條件的愛”這個詞在家庭教育領域很流行,相信家長們一定聽說過,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親愛的小課桌》中,凱凱媽媽說:“你乖乖的媽媽就會喜歡你。”教育專家張敏馬上提出來:“這在我們教育當中,就不是無條件的愛。”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自己有時也會不自覺就冒出一句類似的話。可能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如果家長常常這麼說,孩子真的就會覺得:如果他表現不好,就得不到愛了。
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境是“恐慌”的。總是怕爸爸媽媽不愛他了,總是怕爸爸媽媽生氣了,學習是為了讓家長高興, 而不是為了他自己。
所以,我們家長要引起重視,在生活中努力改變自己,注意語言,給孩子愛的支持,而不是用愛來威脅孩子。
還記得阿德勒說的麼?孩子本身就是有追求卓越的心理需求的。一旦他的後方穩定,他知道無論他是否能做成,爸爸媽媽都會愛他、包容他,他就會有向前沖的勇氣,從而去嘗試突破自己,完成發展。
因此,家長不要吝啬與表達自己的愛,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指出錯誤,引導改正,但是愛要持續而穩定的輸出,這樣孩子才能克服成長路上一個個的難關,成長為有思想、有追求的好青年。
我是@蓁蓁宜人,關注兒童教育心理學,理清東方傳統哲學,大多數家庭教育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歡迎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家長。
圖片源于網絡,侵立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