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孕中期和晚期,孕媽最關注寶寶體重的增長情況,一是擔心胎兒發育遲緩,二是擔心胎兒過大不容易順産,所以估算體重很重要。通常在B超過程中你隻要問一句,醫師是可以在B超機上計算出體重的,網上也有很多計算公式,誤差都在10%上下,就是說如果算出來是3600克,實際可能是在3240克-3960克之間。這個誤差聽起來不算誇張,實際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衆多計算公式中,個人認為這個公式最準:寶寶體重(克)=171.48*AC(腹圍)-2686.60
因為大部分寶寶出生時,雙頂徑都在9-10之間,股骨長通常也不會差出2厘米,但是寶寶胖瘦不同,腹圍就會差很多了。尤其是胖寶寶,擔心順産困難,就可以用這個公式算一下。
很多計算胎兒體重的軟件,要求輸入雙頂徑,股骨長,腹圍,是按照下圖這個公式算的
什麼是雙頂徑,什麼是股骨長,看到B超單上都是英文縮寫,具體含義如下:
BPD——雙頂徑,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又稱為“頭部大橫徑”,也就是頭圍的直徑。早期可以通過BPD來預測預産期;中期晚期估算胎寶體重,以及順産時與骨盆的對比,超過9.5順産就會很費勁,不過當今社會營養豐盛,巨大兒的比率越來越大,出現很多9.8甚至10的寶寶。
CRL——從胎兒頭部到臀部的長度, 又稱為“頭臀長”。妊娠8~11周期間,每個胎兒發育狀況沒有太大差異,因為寶寶在肚子裡蜷縮,總體看起來數據也不會有太大差别。
TTD——腹部的寬度,又稱為“腹部橫徑”。在妊娠20周之後,與APTD一起來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檢查。有時也會測量腹部的面積。
APTD——腹部前後間的厚度,又稱為“腹部前後徑”。在檢查胎兒腹部的發育狀況以及推定胎兒體重時,需要測量該數據。
AC——腹圍,腹部最寬與最厚部位的周長,由于腹部柔軟無骨,是最直觀能看出胎兒胖瘦的數據之一。
FL——股骨長,胎兒的大腿骨的長度,又稱為“大腿骨長”。大腿骨是指大腿根部到膝部的長度。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通過測量FL來檢查胎兒的發育狀況。
GP ―― 胎盤分級,一般胎盤分為0,I ,II,III級,有時還有III 級,通常反應胎盤鈣化的嚴重程度,但是胎盤鈣化與孕晚期補鈣的關系不大。
AFI ―― 羊水指數,做B超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區域,将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數,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24)厘米。
S/D ―― 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供血相關,當胎盤功能不良或臍帶異常時此比值會出現異常,在正常妊娠情況下,随孕周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下降,D升高,使比值下降,近足月妊娠時S/D小于3。
其實還有一個比較精确的公式:-5168.32+100.97×頭圍+110.86×腹圍+143.09×股骨長+331.43×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不過很多B超單上沒有這麼多數據。
總結:今天的重點都在圖裡面了。懶得看字可以直接看圖。如果覺得有用,可以先分享到朋友圈再收藏,每個月都可以對比一下。孕晚期的兩次B超對比之後,該補營養的補營養,該住嘴的也忍着點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