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奇妙夜
導演: 樊凱主演: 馬未都 / 王勁松 / 阿蘭 / 方錦龍 / 唐詩逸 / 張焯 / 強躍
孫茜 / 張曉龍 / 趙普 / 李艾 / 蔣方舟 / 餘少群
繼《圓桌派》、《國家寶藏》後的又一部高分良心脫口秀節目。
堪稱國産紀實版「博物館奇妙夜」。
與國寶級文物親密接觸,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
哪裡能看愛奇藝
播出日期2018-6-19
相信大家還記得好萊塢賣座奇幻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當博物館裡所有的文物都活過來後,世界将會是怎樣一幅奇妙的壯景。
勇哥清晰地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博物館奇妙夜》時,就被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表現力炸的目瞪口呆!
(光看劇照都是滿滿的回憶!)
多年後,《博物館奇妙夜》三部曲已成為了曆史,回味之餘又不免遺憾。
不過,勇哥接下來要安利給大家的這檔節目,不僅彌補了《博物館奇妙夜》的遺憾,在這檔節目中,你甚至能夠收獲比其更多的知識與樂趣。
沒錯,正是這檔《博物奇妙夜》,與電影僅一字之差,盡管它不如電影那般奇思妙想,卻仍飽含哲思與趣味。
這檔節目目前已經播出四集,但豆瓣上僅有1000餘人看過,勇哥也不免覺得可惜,如此良心又精緻的節目竟沒有到達口耳相傳的地步,況且,這檔節目在豆瓣上得到了9.2分的超高評價,錯過即是罪過。
話說回來,這檔《博物奇妙夜》究竟是一檔怎樣的節目?
且聽勇哥細細道來。
首先,這檔節目的設定類似《锵锵三人行》和《圓桌派》的脫口秀形式。
節目邀來了馬未都作為固定嘉賓,而每一期又都會有幾位不同的客座嘉賓加盟。
(三五嘉賓、一張桌、一壺茶,便是一台大戲)
說起馬未都的名字,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馬未都,人稱“馬爺”,作為京圈有名的收藏家和文物鑒賞家,馬爺在文史哲理方面可謂是無所不通。
即使是王勁松這樣圈内文化底蘊深厚的實力派名角兒,見了馬未都也要叫一聲老師。
不過,相比于馬未都文史方面的知識涵養,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收藏家身份。
80年代末,在大多數中國人還在為溫飽問題發愁的時候,馬未都看到了中國古董市場的契機, 開始從百姓們手中收購中國古文物。
馬未都将多年收集的明清家具以及陶瓷玉器等都放在自己的博物館裡,1997年1月18日,他創辦的觀複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與此同時,馬未都也是一位古玩鑒定專家,鑒賞古玩更是馬未都日常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登上《百家講壇》,則使得馬未都的名氣再一次聲名遠播。
有這樣一位實力雄厚的人物壓陣,這檔節目能不好看嗎?
簡單談完作為固定嘉賓的馬爺後,勇哥再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這檔《博物奇妙夜》究竟要做些什麼。
在第一季《博物奇妙夜》中,馬未都和嘉賓們将“夜訪”絲綢之路沿線的世界級傳奇博物館。
這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産雲岡石窟、絲路起點上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故宮清明上河圖特展以及觀複博物館,借助“博物”的概念用奇妙的當代視角解讀文化、品嘗曆史。
在每期節目中,馬未都與客座嘉賓都将進行深入對話,為觀衆介紹關于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除了難得的“夜訪”與“獨享”世界級的博物館,觀賞國寶級文物與曆史遺迹,馬未都還将和嘉賓們暢談文明脈絡,展示精彩技藝,探索民族精神,為觀衆帶來“活的”文化體驗。
而每一期根據不同的主題也會邀到不同的嘉賓,比如契合聲音主題的歌手阿蘭;
又比如契合舞蹈主題的青年舞蹈家唐詩逸。
在第一期節目裡,馬未都就帶着演員王勁松、歌手阿蘭、國樂大師方錦龍一起走入雲岡石窟。
在有着上千年曆史的大佛面前,任何語言和行動都變得蒼白無力。
嘉賓們同樣被這飽經風霜的古迹震驚到無語凝噎,隻得合掌朝拜。
進入石窟内,嘉賓們此次選取的是以“聲音”為主題的雲岡第十二窟,窟内錯落有緻地排列着各種雕像與壁畫,盡顯大氣磅礴。
在行家方錦龍老師的介紹下,窟内各雕像手中所持樂器也被一一揭曉,不僅如此,方錦龍還為大家展示了一把自己的獨門絕技。
能夠演奏300中樂器的方錦龍老師,幾乎拿起手邊任何一個有洞的器物就能夠吹奏出動人的樂曲,而即使是随手摘下一片葉子,也能化作強有力的樂器。
除了石窟内的人文曆史外,最重要的還是“博物館”的主題,而針對大多數觀衆“進博物館應該看什麼”的問題,馬未都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嘉賓們坐在一塊兒,沏上一壺茶,暢聊人文曆史,好不痛快。
聊到興起,歌手阿蘭也會大展歌喉。
而方錦龍老師還會适時地拿起琵琶展示一曲“神仙彈琴”。
有歌有曲有曆史有文化...
不得不說,在這樣一部飽含人文氣息且絲毫不浮躁做作的節目中,我們看到的是窟内的文物,聽到的是嘉賓們的言談科普,更是中華民族璀璨聞名、源遠流長的曆史。
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馬未都又帶着演員張曉龍、孫茜來到陝西曆史博物館。
博物館内展出的曆史悠久的文物讓人眼花缭亂。
而張曉龍和孫茜兩位年輕演員虛心求學的态度也讓人欽佩。
盡管二人不如前一期的王勁松老師那般博學多才,但是在馬未都老師的面前,他們謙虛求教、勤學好問。
不浮躁、不做作,始終是這檔節目的不變初心。
甚至,他們會當場向馬未都老師叩首行師禮。
(張曉龍、孫茜二人向觀衆演示古人尊師重道的禮儀)
無論是第一期的“樂”,還是最新一期的“禮”,亦或是節目中所展現的曆史悠久的文物。
在這檔節目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和《朗讀者》、《見字如面》等文化節目一脈相承的責任擔當,同時,在嘉賓的言談中,我們也能捕捉到《锵锵三人行》、《圓桌派》等脫口秀節目不謀而合的睿智和風趣。
這檔《博物奇妙夜》或許沒有紅極一時的流量明星,也沒有光彩靓麗的舞台燈光,但是,正如馬未都老師在節目中所呼籲的國服/漢服複興一樣,無論什麼時候,文化都是一個民族的命脈。
我們需要這樣的節目,需要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民族的曆史文化,正如我們不能丢掉自己民族的命脈。
版權歸電影頭條(ID:movieiii)所有 轉載需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