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早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在世人都愛和田玉的時代,河磨玉同樣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與玉質,本文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來自東北,進擊的河磨玉。
玉石地圖打開一看,主要有幾個地方特别富集:一是我國西北的新疆玉石版塊,其主體在新疆青海地區,綿延到俄羅斯貝加爾湖一帶,其出産碧玉和白玉,還有一個就是我國的東北闆塊,其主體在岫岩和海城地區,其餘脈延至朝鮮、遼陽等地。
什麼是河磨玉
所謂“河磨玉”,顧名思義,就是在河床裡經過遠古時間的沖擊、磨涮,表層逐漸氧化形成石皮,而内部的美玉完好無損被包裹起來,外包石皮,内藏美玉,品質可以和新疆和田玉相媲美。
河磨玉産于岫岩偏嶺鎮細玉溝的河床裡。 因為發現地的原因,把它歸類為岫岩玉的一種。這僅僅是依照地理歸類,其實人們印象中常說的岫玉是礦料屬于蛇紋石,而河磨玉是透閃石籽料,完全截然不同。
在很多人眼中,河磨玉屬于籽料的一種,玩家一般把這種籽料才叫河磨玉,而山料就是我們所說的東北老黃玉,黃白老玉,或者叫東北黃口料。
河磨玉受土壤中金屬元素和有機質的影響,形成了一層厚厚的“石皮”。所以,這種玉料也俗稱“石包玉”。
河磨玉最初隻出産于岫岩縣偏嶺鎮細玉溝村白沙河及其流域。後來,在海城析木鎮和孤山鎮間的析木河也出産。
就其内肉顔色來講,現在常見的較好的是黃白色、淡青色、深青色等。
一般來說,黃白色的河磨玉多産自細玉溝河,而青綠色河磨玉多産自析木河。産自析木河的河磨玉,玉質溫潤細膩,與新疆地區青玉比較顔色沉而不悶。所以說,目前河磨玉一般分為偏嶺河磨和析木河磨。
發現河磨
上世紀70年代,一次在金礦作業中偶然的發掘,把河磨玉推上了時代的舞台,并立刻受到了香港和台灣部分商家的強烈關注,這些商人在之前多為文物走私者,僧多粥少,這就催生了另一個行當——”造假“。
但是,當時國内的玉器做舊技術也很落後,在擁有深厚知識和經驗基礎的台灣和香港市場上,一般的做舊和僞造,很容易就被辨認出來了。而河磨玉的出現,似乎讓這些商人們看到了曙光。
由于河磨玉沁皮的形成過程與真正的高古玉基本無異,巧妙地使用其沁皮,加上專業的古法仿古工,再進行一些基本的表面處理,基本與生坑出土的高古玉神型皆似,而最有殺傷力的。
一時間,蘇州如雨後春筍般,一下子冒出來不盡其數的地下工坊,蚌埠的”化學做舊“手藝也興隆發展,而河磨玉的原産地則更為瘋狂,人們瘋狂挖掘玉料,十多年的時間裡,河磨玉幾乎開采殆盡。
以上是從網絡中找到對于河磨玉的一點“特别”介紹。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美的追求。
與籽料的不同
雖然同為籽料,但河磨玉與和田籽料還是有一些區别的。
河磨玉出産自孤山,岫岩的河道之中,其山脈落差相對較小,河道也較短,所以經過河水搬運沖刷距離較短,導緻河磨玉外部石皮大部分較厚,凹凸不平,千姿百态,形狀上雖然小棱角被磨平了,大棱角卻還在。
和田玉為薄沁皮,因為在河水裡的時間比較差,很少有厚皮子的。其次,從顔色上看,河磨玉主要分黃色和綠色兩種,玉料出自不同位置的兩個老玉礦所形成;和田玉籽料以白色為主。
總結一下河磨玉與和田玉籽料的區别是:
1、河磨玉塊度較大,常有幾百公斤料子出産,但形狀奇特。而和田玉籽料通常塊度較小。
2、河磨玉通常皮子較厚(也有皮子較薄的,但薄皮料出産量相對較低)而和田籽料通常皮子都較薄。
3、和田玉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膚上的汗毛孔。而河磨玉的皮子通常毛孔不是特别清晰(也有部分極品毛孔清晰自然)。
河磨玉對于資深玉友來說并不陌生,不過很多新手并不知情。近些年,随着人們更多的認識,河磨玉市場形勢不錯,價值也一路上攀。同為玉文化裡一員,河磨玉是否值得有一把交椅,你覺得如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