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尼采有一句名言:“沒有事實,隻有闡釋”,有的地方也翻譯為“沒有真相,隻有闡釋”,這是尼采在未發表的遺稿裡面的一句著名論斷,這是尼采著名的視角主義的名言,在《超善惡》這本書裡面,尼采說,“視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條件”,視角主義是說,視角決定事實,事實并不是客觀存在的,但這顯然跟我們常識是違背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客觀世界裡面,我們看到的世界顯然是真實的,為什麼沒有事實呢?
關于什麼是事實,最常見的一種解釋,也是百度百科上的标準解釋,事實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情況,包括事物、事件、事态,也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物體與現象。這其實是一種事實描述,面前有一個蘋果,窗外下雨了,你正在說話,這些是通過感官所獲得的事實,但這些事實的特點是,孤立的,靜态的,這樣的事實沒有實際的意義。
現實世界孤立的事實,就像一個語言中的詞彙一樣是沒有意義的,在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裡面,提出了“語言遊戲說”,他說:一個詞的意義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語言是思想的載體,但語言是一種遊戲,語言本身并沒有所謂的本質和意義。就像我們說“美”或者“蘋果”這個詞的時候,如果沒有特定的指向,我們是不知道它表示什麼的,或者也可以說,它沒有什麼意義。
每個詞語在一定的語境裡面,會有具體的意義,但是是基于這個話語體系的,就像每個遊戲都有規則一樣,這個動作在這個遊戲規則裡面是允許的,但是在其他遊戲裡面就是不允許的。比如在籃球裡面,可以手拿球,而在足球裡面,手拿球就是犯規一樣。所以,孤立的事實并沒有意義,就像孤立的詞語在語言中沒有意義一樣。
但是還有一種事實,我們稱之為“事實判斷”。“這是一個蘋果”這隻是一個陳述的事實,或者說事實描述,這個事實沒有跟其他任何東西産生關系,并不指向任何一個結論。但事實判斷不一樣,事實判斷,是基于“事實的判斷”,或者說,事實是判斷的證據或者材料,所以事實和判斷是兩個層面的事情,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實,其實是屬于“事實判斷”,但是北大哲學家教授陳嘉映老師在《價值的理由》這本書裡面說:“事實判斷”并不是一個好的詞,因為事實和判斷是兩個層面的話語,事實判斷會讓我們誤以為,我們在談論事實,但是事實判斷的關鍵,其實是判斷,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事實判斷得出的結論,雖然是基于事實的,但它們結合起來進行判斷,就不一定是事實。
我們來舉個例子,假如一家公司拿到一份數據報告,說2021年,我國的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6億,這是一個具有可靠調研的報告,這是一個事實。公司的小王看了報告之後,主張今年公司的戰略方向轉向老年人市場,而公司小李看到了這份報告,主張公司的戰略方向轉向嬰幼兒市場。基于同一個事實,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小王看到的這件事實本身,老年人群體正在壯大,而小李還有其他的事實,比如我國正式放開了三胎政策,嬰幼兒市場也大有前途。實際上,判斷是基于事實和事實之間的關系,或者我們隻能基于部分事實,但我們無法看到全部事實。
我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一輛車追尾了前面一輛車,如果這是一起簡單的交通事故,那就很簡單,以現場的事實來判斷就好,追尾的車應該判全責。但是如果還有其他一些事實,比如撞車的人和前面的人有深仇大恨,其實他這次撞車的目的可能是蓄意的,甚至是想蓄意謀殺,那這就不是簡單的交通事故了,事實不僅僅是撞車現場,我們要考察的事實範圍就非常廣了。所以,基于事實作出判斷,得出的就不一定是事實,因為我們無法看到事實的全貌,或者說“全部事實”。
這其實還是“事實判斷”的第一個問題,其實還有第二個問題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判斷本身很可能帶有價值傾向。我們說事實判斷中,事實是判斷的材料和證據,但是判斷本身是為了獲得一個結論,或者指向一個目的的。那指向什麼目的,其實就有帶有價值選擇,這其實就是尼采的“視角主義”。
判斷本身就是一種選擇,要選擇就要做取舍,而取舍就需要一個參考标準或者參照物,比如:牛奶中含有蛋白質,豬肉中也含有蛋白質,這兩個都是事實,但是這些事實是沒有目的的。我今天要選擇喝牛奶呢,還是選擇吃豬肉呢?這就需要判斷和選擇了,假如我是穆斯林,我就不好選擇吃豬肉,而假如我比較喜歡美食,那我就會選擇豬肉。
其實判斷的關鍵是在于“價值的取舍”,而事實是價值中立的,不帶價值的,但是一旦一個事實和一個主體人産生關系之後,這個主體就會賦予這個事實價值,比如豬肉和牛奶都含有蛋白質,這是鼓勵的事實,當這些事實和人産生關系之後,價值就産生了,關系和價值是會同時出現的,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效益關系,或者說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和有用性。
當事實和事實之間産生關系的時候,結合的事實還是真實的事實,但是一旦事實和人産生關系之後,事實就不一定是真相了,因為人是一個認識的主體,我們會主動賦予不同的事實不同的價值,或者反過來也可以說,同一個客體對不同人,都有不同的價值,你更喜歡牛奶,你認為牛奶更有價值,你更喜歡豬肉,豬肉對你來說就更有價值。
所以,其實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難以泾渭分明地分開的,凡是人做出的判斷,很容易賦予價值傾向,甚至我們的語言就自帶價值傾向,比如,“我跳進河裡救起一個小孩”,“ 你騙了我100塊錢”,在這些看起來是事實的描述裡面,你其實可以感受到是有價值傾向的,比如“騙”字帶有惡的道德感,而“救”字帶有善的道德感,語言是文化的一種顯性表達,而每種文化系統,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觀,而我們又無法脫離語言去描述一個事實,所以,我們做出的任何事實判斷,就很可能隻是基于事實的價值判斷。其實這就是尼采說的“視角主義”,視角就是是一種價值取向,一種價值判斷。
我們可以把零散的事實看成一些材料,一些證據,一些觀念網絡中的節點,陳嘉映老師說,事實隻是一些證據,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這種二分法的缺陷了,因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是網絡結構,相互關聯和嵌套的。孤立的事實對我們沒有任何價值,任何判斷都不是判斷本身,都是指向一個目的或者結論,而這些事實在指向這個結論的時候,在以這個目的為中心構建的事實 價值網絡就形成了,事實判斷其實就自帶價值判斷,或者說是同樣一個事實,在不同的價值網絡裡面,會有不同的作用和價值。所以,西方媒體所鼓吹的中國威脅論,新疆棉花問題,這是都西方價值觀下面的視角主義的産物,并不是事實本身。
我們再回到尼采的視角主義,視角就是一種價值選擇或者價值判斷,任何事實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指向某些帶有價值的目标的。所以,意思也是事實是在某個價值網絡裡面的材料,并沒有孤立的意義,并沒有純粹意義上的事實,尤其是從人的角度來看事實的話,我們總是先天會賦予它價值感,比如道德、理性、或者宗教或者其他意識形态等等。
所以,尼采說:“視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條件”,在生活中,我們永遠都無法摘下價值的這幅眼鏡去觀察世界。另外,其實尼采關于生活,還有一句名言,他說: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自己為了什麼而生活,你就差不多能處理一切生活中的問題了。人并不一定隻是為了追求幸福而生存着,隻有英國人才熱衷于追求幸福!,這裡的英國人,可能指的是以英國哲學家邊沁為代表的“功利主義”,他們把“最大幸福原則”看成是道德的一種原則,前面我們講過,但是尼采對這種價值選擇嗤之以鼻。
這句話的另外一個版本是: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你為什麼能忍受當下的生活,是因為你有自己的價值選擇價值判斷,而不是盲目體會當下的快樂。快樂的行為和追求快樂的行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尼采選擇了後者。
尼采的視角主義,視角總是指向一個方向或者目标的,是基于一種價值的選擇和判斷。尼采很反感以邊沁等等代表的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他們把幸福和快樂的行為本身,當成是一種道德原則,也當成一種價值選擇。在事實和價值判斷裡面,其實也有類似的關系。事實判斷是當下的,是此時此刻的,是孤立的,就像快樂行為本身一樣,但是價值判斷是基于一個目的,是那種“追求快樂的行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們不僅生活在社會關系裡面,而且思想也總是在某個價值系統裡面。我們永遠無法擺脫視角,但我們可以選擇對自己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視角。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希望對你有啟發,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 關注,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