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豆腐”這個名字是不是聽起來很有韻味?事實上,作為浙江諸暨的漢族風味名菜,無論起屋造宅、逢年過節,還是婚喪嫁娶,每每都會成為席上頭道菜肴。
“西施豆腐”顧名思義,當然與“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了。
相傳,西施本來是農家女,心靈手巧,尤其擅長烹饪,曾用葛粉調制豆腐濃湯。因鮮美可口,鄰居都競相效仿之,當時人們就稱它為“西施豆腐”。
後來西施去了吳國當間諜,鄉親們尊敬她為國獻身,就用山粉做成豆腐作為宴席的第一道佳肴以懷念她,這種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做“西施豆腐”時 ,要選嫩白豆腐切成小塊,輔以雞雜、豬雜、黃花菜、木耳、開洋、香菇以及筍蒜酒等醬爆炒,再以雞汁肉湯燴煮,然後用葛粉調羹。成菜後,湯寬汁厚,滑潤鮮嫩,精緻可口 。
據說,當年乾隆皇帝遊江南時,與劉墉一起微服私訪來到諸暨,兩人信步來到苎蘿山腳小村時,方覺肚中饑餓不已,便來到一農家用餐,品嘗“西施豆腐”後,不禁連聲稱奇,聞之菜名,更是脫口而贊“好一個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因雪白細嫩,配料高檔,湯滑汁嫩而備受人們的青睐。作為一種羹湯,以豆腐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很有曆史厚重感。
諸暨是西施的故鄉,因此冠以西施之名情理之内,當地人也稱之為葷豆腐、煎豆腐或大豆腐。
烹饪“西施豆腐”的步驟也很簡單:
首先将豆腐切成圓片整齊擺放于盤内,放入鹽和味精調味,上籠蒸5分鐘後取出。
然後将鮮紅椒、香菇、鹹鴨蛋切成粒狀,蒜搗成泥。
最後鍋内放油,入紅椒米、香菇米、蒜泥、鹹鴨蛋黃和肉末、青豆,加鹽、味精、雞湯,用濕澱粉調稀勾芡,淋上芝麻油撒上蔥花,澆在豆腐上即可。
制作“西施豆腐”原料質量是關鍵,勾芡是其次,太稀成湯,太稠失味。此湯應汁厚滑嫩,色澤豔麗。
此菜還富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尤宜老年人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