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号釣魚人#
市面上的浮漂造型琳琅滿目,價格就與過山車和股票K線一樣。從幾元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那麼,百元的浮漂真比幾十元的好用嗎?如何利用浮漂自身的特點來提高魚獲呢?今天就帶着這樣的問題,與各位釣者一起分析一下高價位的浮漂與低價位浮漂的差異!如何根據不同的魚情,合理的搭配我們的浮漂!
價格的貓膩
我們常見的浮漂材質主要分為四種。孔雀翎、蘆葦、巴爾沙木、納米。從材質上來說,價格也是如此。孔雀翎最貴,依次為蘆葦、巴爾沙木、納米。
孔雀翎、蘆葦材質的浮漂相對來說工藝稍顯複雜,成品率較低。巴爾沙木、納米基本都可以做到一次成型。所以,在生産工序及成才率上來排名依次為孔雀翎、蘆葦、納米、巴爾沙木。
每個商家都會有自己的宣傳手段。釣者可以回想一下。這個杯、哪個王的這些釣魚活動。是不是都是由什麼什麼漁具公司冠名并提供一些獎品呢?哪個商家會丢了西瓜揀芝麻?羊毛出在羊身上!
那麼一隻百元的浮漂與幾元十幾元的浮漂差哪了呢?還是那句老話“隻選對的,不選貴的”。如果,家裡有礦的話,請自便!
一般高價位的浮漂都是帶有一定品牌色彩的。但是,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高價位的浮漂的确要比低價位的浮漂要好上一些。那麼,高價浮漂真的會提升魚獲嗎?回答是否定的。其實,一款高端浮漂與低端浮漂最為明顯的區别就是漆水。百元的浮漂漂尾漆水要豔麗很多。可能使用了一兩年後漂尾還是非常清晰。但是,多花了百元就買個漂尾?顯然,百元浮漂絕對不是性價比最高的浮漂。至于,魚訊的反饋其實基本都是一樣的。魚訊的反饋主要還是要看漂型和浮漂的材質。下面内容我會一一的介紹!所以,建議給位釣者在選擇浮漂上一定要擦亮眼睛。選用浮漂時,各位釣者一定要記住一隻浮漂應有的性能。不吃水、通心度高、漆水工整豔麗。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這個浮漂就是個好漂。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這句話說的非常正确,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我認為浮漂不僅僅隻是眼睛。更是釣者的朋友。一些資深的釣友都會有幾隻或十幾隻,形狀各異的浮漂。尤其是玩競技和黑坑的釣者,他們的浮漂會更多。為什麼他們會準備那麼多隻的浮漂呢?不少釣友會說釣魚時隻用一隻就夠了。的确是這樣。一杆、一漂、一線組,夠了。但是,每一款浮漂都會有不同的設計觀念及特色。每一款的浮漂也都會有自身特點及局限性,好漂不一定好用。其實,我們出來釣魚不都是想有個好魚獲嗎?俗話說“多位朋友,多條路!”。根據當時的魚情選擇一隻更适合當時魚情的浮漂,它會協助釣者有個更好的魚獲。什麼樣的魚情,就要選擇什麼樣的浮漂。這有什麼問題嗎?所以,我才會說浮漂是釣者的朋友!
一、漂型的自身特點
1.短身、長腳、長尾的行程類浮漂
這種浮漂的特點就是漂身短粗。由于,漂身整體加粗,水阻較大。最終,導緻浮漂下降平穩而緩慢。
綜上所述,我們就是要利用短身類型浮漂下降緩慢。利用這個特性,來誘魚。讓魚有足夠的時間來接口。所以,短身、長尾浮漂是最适合釣行程的,主抓接口。
2.長身、短尾、短腳底釣類浮漂
這類浮漂的特點與短身浮漂恰恰相反。漂身纖細,水阻較小。最終,導緻鈎餌下降速度很快。
3.長身、長尾、長腳綜合類浮漂
此類浮漂相對上兩種浮漂來說中規中矩,沒有自身的特别之處。基本可以适用于任何魚情。是野釣的必備漂型。
漂尾越細,出口動作越大。
漂尾越粗,出口動作越小。
空心尾,浮力大。适合輕、滑口,有訊必中。
漂身越細,上下行速度越快,魚訊明顯。
漂身越粗,上下行速度越慢,魚訊不明顯。
漂腳越長翻身越慢。
漂腳越短翻身越快。
二、浮漂的材質特點
1.孔雀翎
孔雀翎材質的浮力是相對比較高的。穩定性極佳,靈而不賊,出口沉穩。但是,非常嬌氣。操作不當容易爆漆、爆頂,出現吃水等狀況。
2.蘆葦
蘆葦材質的浮力高,穩定性一般。但是,出口動作較為明顯。因釣者操作不當也非常容易造成漆面裂損的情況。
3.巴爾沙木
巴爾沙木的材質相對來說浮力較高。穩定性好,出口動作稍顯笨拙。使用時,如果不是暴力操作,比較耐用。
4.納米
納米材質的浮力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差,出口賊。耐操不吃水,非常耐用。
通過上述内容,各位釣者是不是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呢?作為一名釣者還是要擦亮眼睛,根據實際的魚情去挑選購買一隻對的浮漂。如果,感覺寫的有些道理的話。還請各位釣者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把這篇文章轉發出去來幫助更多的釣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