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鐘
成語不用錯 學習更輕松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今天日曝成語給大家講解一個是平時兩倍長的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
有些朋友會問,成語不是都是四個字的咩?四字成語确實占了成語家族的一大部分,但是五六七八個字乃至到十二個字的成語都不少,大家習慣就好,後面也能也會給大家講解更多的非四字成語合。
回到今天的成語,它出自南北朝時期宋國範晔編撰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玺書勞異曰:' 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黾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
“東隅”這個詞比較好理解,就是東方,也就是日出的地方,這裡指的是日出的時候;“桑榆”本意指的是桑樹和榆樹,傍晚的時候落日的餘晖會照在這兩種樹的頂端,所以古人會用這個詞代指日落的時候。
結合文章的出處,我們來看看這個詞的意思。當時東漢光武帝經曆了一場惡戰之後,下達了一封诏書表揚馮異,雖然一開始在回溪遭遇了挫折和失敗,但最後在渑池獲得了勝利,這可以說是在日出的時候失利了,但在日落的時候成功了。
是的,這個成語比喻在這個時候失敗了,在别的時候卻會獲得勝利。也有人用它來比喻在某一個事情上面失敗了,卻在另一個地方獲得了成功。這個詞是中性偏褒義的,一般用來勸誡人不要喪失信心或者不要糾結于現在的過失。
上遊君造句
劉秀因為沒有考上自己夢想中的大學,卻在另一個學校遇到了一生的良師摯友,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