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油,大家都不會陌生,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黃油制品:黃油面包,黃油餅幹……都深受大家的喜愛。
但是肉叔要說到黃油、奶油之間的關系,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是“我都吃過”,但深究其内在的聯系,一時都還摸不到頭腦。
事實上黃油也是“奶油”的一種。在英文中,cream和butter都可以說是奶油,但cream一般指的是稀奶油,就是常用在生日蛋糕、冰激淩上的那種。稀奶油的脂肪含量在10%~80%。
butter指的奶油,俗稱是黃油,它是稀奶油再經過成熟、攪拌、壓煉制成的,脂肪含量一般在80%以上(脂肪含量在99.8%以上的就是無水黃油)。黃油一般用于蛋糕、餅幹等糕點的制作。在煎蛋、煎面包片時用黃油煎,味道會很香甜。
01/ 曆史
「 黃油可吃也可用 」
黃油在曆史上的用途堪比萬金油,被世界各地的人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曾經把黃油當作“早晚霜”塗在皮膚上,當作“發蠟”抹在頭發上,以達到“油頭粉面”的美容效果。而古埃及人則把黃油當作治療眼部感染的藥物,并塗抹在皮膚上來治療皮膚感染和燒傷。北歐人認為食用黃油可以預防腎髒和膀胱結石。英國也有個古老的習俗,就是送給新婚夫婦一壇黃油,以祝福他們多子多福。
最初在歐洲,黃油被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視為野蠻人才吃的東西。直到十五世紀以後,黃油才慢慢地來了一次華麗的轉身,變成了财富與奢華的象征,品嘗黃油是有錢人的标志,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路易波拿巴尤其喜愛用黃油調劑味覺,各種面包、甜點缺了黃油絕對不吃。
但随着工業革命之後工業化生産的發展,黃油的生産效率得以提高,生産成本則大幅降低,價格也随之更加親民,尋常百姓的食物中開始出現黃油的身影。
02/ 區别
「 稀奶油和黃油有區别 」
無論是稀奶油,還是黃油,它們的區别主要是脂肪含量的多少,黃油是通過稀奶油制作的,那稀奶油的原料又是什麼呢?
牛奶含有豐富的脂肪,這些圓滾滾的脂肪球平時在磷脂和蛋白外衣的包裹下,可以均勻地分散在奶中。可由于脂肪很輕,很容易浮到牛奶上層,這時候,如果我們對稀奶油施加一個機械外力,把這些含脂肪高的部分分離出來,再經過加工就可以成為奶油,牛奶中剩下的部分就是我們熟悉的脫脂牛奶。
一般20升的全脂牛奶才能生産出1千克左右的奶油,這也是為什麼無論稀奶油還是黃油,價格都要比絕大多數植物油貴。大部分牛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都被保留了下來,所以牛奶是白色的,奶油卻因富含胡蘿蔔素而帶黃色。
03/ 營養
「 黃油雖好 但也不要貪杯 」
黃油是奶制品中當之無愧的大哥大!每生産1公斤黃油至少需要22到 25升奶。黃油大哥的身體裡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D、類胡蘿蔔素、磷脂、礦物質等等等等。
科研資料表明,黃油中的銅元素有助于改善人體血液、中樞神經和提高免疫系統,對頭發生長(脫發者注意)、溫潤皮膚(美女們注意)和骨骼組織發育(娃媽們注意),以及腦、肝、心等内髒的發育和功能的健康有重要裨益!還有!還有!适量食用黃油還可以改善貧血症狀。
生活中最常見的吃法是,直接把黃油塗抹在面包糕點上食用,濃郁持久的奶香,潤滑細膩的口感,讓舌尖和味蕾瘋狂地愛上黃油,腸胃獲得極大滿足。
但是黃油也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因此,已經有高血脂的人,黃油還是少吃為妙,黃油具有很高的熱量,雖然營養價值高、口感好,卻不能多吃!尤其是小姑娘,吃多了黃油的話是很容易發胖的,所以啊,黃油雖好,也不要貪嘴哦。
每次食用時注意吃多少揭開多少包裝,并且之後記得包好再放回冰箱。另外,如果買的量太多,可以将黃油冷凍,等需要吃的時候,記得提前五六個小時放回冷藏室解凍即可。
一個總結
butter=黃油
cream=“奶油”=稀奶油
牛奶經過離心,變成cream和脫脂奶;cream再經過一系列抽打,就變成butter。
- END -
本文由食研所原創
中國肉類協會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