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淮海中路辟築120周年,歲月變遷中它保留了繁華底色的同時,商業創新和新興品牌火熱發展。9月29日,位于上海核心商圈淮海中路的上海廣場完成改造,以煥然一新的面貌摩登亮相,重新為百年淮海路商業注入新生活力,帶着“社交·眼界·玩味”的全新定位,上海廣場加入到了全新的淮海路的大家庭中。
我們現場實探上海廣場,它的改造升級在一個程度上代表了淮海路商圈的革新之路,更在于它的“打破與引領”。
2018年,美羅、華淩、融創和禦沣四方各有不同的地産資本管理經驗及專長共同完成上海廣場收購,開啟了對核心商圈商業煥新的探索之路。
打破:造就消費者認同感而“出圈”
今年6月,沉寂了一年零3個月的上海廣場微信公衆号推送一條名為“小辰光的回憶殺 | 排排坐 吃果果”的圖文消息,在兒童節這個節點“提醒”大家,“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封面圖上大大的“有勁”(上海方言中類似“有趣”的意思)讓上海人會心一笑,很快就拉近了消費者與商場之間的距離。
接下來官方公衆号推送的内容裡,預熱商場亮點的同時,闡述着商場與百年淮海路的關系,與這座城市的關系。偶爾使用方言諺語,畫面上又展現出魔都這座城市所獨有的開放、大氣、包容,始終緊扣“上海特色”,與商場名字一樣,很“上海”。
在筆者看來,籌備中的商業體不僅僅要預熱的是項目動态,更多地是要像上海廣場一樣,始終緊扣這座城市以及這裡的人,人們對商場的認同感有時候比商品的吸引力要大的多,就如同上海廣場代表上海、代表上海人。
上海廣場的視頻号中的很多内容則用現代的方式嘗試創造一種貼合這個時代的消費意識形态。
前沿:推動“藝術大衆化”,展現更多元的淮海路
探索藝術品與商業空間之間的關系。商業與藝術之間做緊密結合是商業創新的方式之一,它所帶來的效應旨在推動“藝術大衆化”。國内不少商業項目通過網紅IP展的形式豐富商業内容,還是比較流于表面的。
上海廣場沿襲1999年舉辦“超市展”的藝術先鋒精神,在21年後以同名當代藝術首發大展“上海廣場”的舉辦,見證商業與藝術創新結合的進一步深化。
這使得更廣範圍的受衆人群真正對藝術本身及其相關話題産生更多興趣,同時加快實現審美革新和藝術生活化的普及。
這是行業突破,也是推動淮海路的變革。淮海路一直以來以摩登的形象示人,潮流和年輕力展現的相當完整,而上海廣場則通過凝聚國内外當代藝術家的創意能量撩撥大衆審美。
無論是立于淮海路沿街入口的潮流趣味藝術《GOTCHA》,還是徐震®在中庭帶來的高大8米的藝術作品《永生(希臘柱,高跟鞋)》,不同藝術作品的呈現都為淮海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時髦屬性上增添精神層面的體驗。
敲擊和改變淮海路“人”的精神感受。拉回到“人”的層面,上海廣場開創的“無邊界藝術消費空間”,通過在商場内舉辦一定格調的藝術展,打破了普通人生活與藝術之間的壁壘隔閡。
淮海路聚集的精英白領能在上海廣場感受到傳統消費場所無法比拟的藝術體驗,在忙碌工作和緊張生活之外享受到短暫的“精神逃離”,徹底使藝術與日常交織在一起。在上海廣場這個空間内,将文化美學、零售消費與公衆社交産生情境體驗的共振,尋求人與社群、藝術文化、美好生活的價值重合機會點。
上海廣場同名當代藝術首發大展“上海廣場”由徐震與肖寒聯合策劃的同名當代藝術展展示了藝術家陳莉、傑夫·斯泰伯(Jeff Staple)、陸平原、史蒂文·哈靈頓(Steven Harrington)、商亮、史萊姆引擎、向利慶、徐震®、楊振中等9位藝術家的不同作品。
“煥然一新”的空間設計
這次上海廣場的改造煥新選擇的是享譽世界的佩裡·克拉克·佩裡建築師事務所(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希望在建築形态上既能與百年淮海路商業街的曆史風貌及布局和諧共生,也能擁有共享辦公、時尚餐飲、零售、藝術商業等多種業态共存。
外觀上沿用了原建築弧形立面,采用全玻璃幕牆配以漸變的絲網印刷釉點圖案,虛實合一,不僅為辦公提供了最大化采光和通透視線,同時兼具商業物業的标志動感。建築在三個街角開敞,以一種歡迎的姿态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消費者。
沿着另一側道路的立面落地窗最大化引入陽光,多個屋面室外露台錯落有緻,打造鋼筋叢林的都市中的醒目綠洲。
空間内部,傳統商業的扶梯用全新的方式呈現,通過無邊界大樓梯與一組飛天樓梯,不僅從視野上創造核心聚焦注意力,為室内的垂直空間帶來交錯的多層次視覺體驗,加上藝術品的點綴,使得商業空間被注入新的精氣神。
商業“新内容”探索:商辦共圈
煥新亮相後上海廣場在商業内容上,設計為36%餐飲娛樂、8%潮品零售、56%WeWork聯合辦公為一體的多重功能組合業态布局。這是上海廣場在洞察了周邊人群的特征後所完成精準的消費需求匹配。
一改傳統純商業零售的運維模式,上海廣場在3-6層引入WeWork創意共享辦公區域,這是嘗試城市多功能更新的嘗試,由單一的零售功能中心轉變為辦公生活無邊界的價值體驗地标。
配合室内的特色飛天樓梯為垂直空間帶來交錯的多層次視覺體驗,讓商業與辦公的過渡節奏自動放緩,在項目内部就直接形成了“商辦共圈的内循環”。
除了WeWork外,在此也給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品牌。
GOOD NEWS 美好百貨商店
作為零售空間,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好設計品牌,呈現一個有趣的、好玩的、有用的、美味的“好逛”空間。作為社交空間,它則抓住了新生代消費者的喜好,呈現出“好拍”的特點。
空間内聚集了潮玩小物、精緻配飾、時尚包袋、線上遊戲聯名體驗店等,風格上則聚焦設計師品牌,“綜合”的表達了當下商業的趨勢和創新,組合很有意思,作為行業觀察者非常期待後續的運營。其中不乏首進上海的品牌,挑選上海廣場作為上海首店,想必品牌有特殊的“上海情結”。
超級植物公司,自稱“不賣花的花店”,首入上海,用創新手法表達植物人與人之間全新的關系,每一顆植物都有他的意義,為美好生活注入有趣新意。
House of Heddy,明星設計師Heddy主理品牌,首入上海,範冰冰、黃曉明禦用室内設計師帶來了旗下代理的MaisonDada、Moroso、Umasqu等當紅海外設計師品牌。
Neant,獨立女裝設計師品牌,從電影、中式美學、永恒風格中攝取養分,探索在新社會思想形态下女性的時裝形象。
九口山,國内紙質筆記本第一品牌,各種原創設計的紙質筆記本相當精美。該品類恰巧抓取了WEWORK以及周邊白領客群的需求點。
Palomar,意大利專業旅行品牌,首個中國線下實體體驗店,為日常生活帶來全新的設計體驗。
另外,坐擁700多萬粉絲的90後頂級流量作家、編劇、插畫師張皓宸在GOOD NEWS 美好百貨商店内呈現了全新定義孤獨的「流浪的樹」浮遊特展。在淮海路這樣的成熟商圈内,上海廣場正在嘗試以這樣“百貨限時店 展中展”的全新形式,探索社交分享 消費體驗 業态聯名的商業組合模式。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張皓宸
M-BOX Daily Concert
魔都頂尖老牌的音樂現場,聯合實力派歌手以及原創和選秀歌手,已在上海廣場開啟每日微型音樂演唱會,用走心的音樂和時尚的藝術現場空間,讓人們感受上海城市節奏下的夜間娛樂生活體驗。
AKOMA
即将于年底開放,由摩登天空和希古尚博聯合打造的一家青年文化廠牌,通過藝人經紀、唱片發行、藝術策展、音樂現場、潮流文化、派對等呈現娛樂基因。該商戶有着特殊的存在意義,延承場内原BabyFace的年代記憶,并迎合當下火熱的夜間經濟。
圖片僅供示意
華為體驗店Plus
即将在11月初正式亮相的是中國首家全新形象升級的華為體驗店Plus,在這裡不僅将體驗華為優秀産品和領先技術,還特别打造了一個獨立的智慧屏幕影音室,形成未來智慧新型全場景的體驗模式。
除了在淮海路沿街已成功開業的“麥當勞”及“溫莎KTV”,此外還了解到,新晉甜品品牌“EVERNAKED裸蛋糕”、上海首屆米其林餐盤獎與黑珍珠一鑽殊榮的“子福慧”副線品牌“子福慧-坤”、配合淮海路辦公白領客群的“星巴克甄選”,精緻的西式輕食簡餐“Baker & Spice”、以及充滿煙火氣的“哥哥的深夜食堂”都将相繼開業。
上海廣場的摩登亮相給淮海路帶來了勃勃生機,從建築空間、業态組合、創新服務、營銷形态等多層面,聚合精緻餐飲、新型零售、生活方式、藝術美學、文創體驗等跨界業态,貫穿日夜需求下的消費經濟新興形态,尋求人與社群、創新辦公、生活價值和諧共振的機會點。
非常期待上海廣場今後的發展,能夠帶來更多全新的商業探索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