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04:07:07

姓氏是标示家族血緣的符号之一

對中國人來說有獨特的意義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

據調查:

李、王、張、劉、陳

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五大姓,

人口近4億!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

四川排在前十位的姓氏分别是:

李、張、王、劉、陳、楊、周、黃、羅、吳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3

以上姓氏排名是階段性統計

不能作為永久性參考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4

這裡面有你的姓氏麼?

今天小微帶你了解四川十大姓氏

背後的故事

也許看姓氏就知道你是正宗的四川人,

還是遷進來的外來戶~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5

四川第一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6

李姓,在中國曆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國末,李姓的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西、河北、陝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李耳的後裔入甘肅,發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的名家。東達山東,東南抵贛浙蘇,南面南海及北部灣。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曆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7

明末清初,四川經過多年戰亂,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上書朝廷,要求朝廷動員全國人員往四川遷徙,川内李姓較多都是從湖廣寶慶府等地遷來,便形成了“湖廣填川”。

四川第二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8

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曆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王朝。

遷徙分布:

春秋時晉國是張姓發展曆史上最重要的地區。河東“解邑張城”是張姓重要的聚集地和發祥地(古張城在今山西臨猗西的黃河東岸)。張氏世代事晉,晉滅後事韓。張老、張侯(即解張)均是晉國的大夫,張老的後代韓國貴族張良成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解張也被一部分張姓後裔奉為先祖。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人群主要活動于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9

秦漢是張姓向四周發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時期。張姓在秦初進入了四川,多為三晉貴族的後裔,在反秦戰争和随後的楚漢之争中,政治傾向明顯,戰争中建功立業,封侯賜爵;再西進甘肅、甯夏等地。張姓人群活動地區迅速發展到整個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區,成為當時北方地區的第一大姓。同時,西漢留侯張良的後裔從陝西出發,徙河北入江蘇,渡過長江,進入江南地區。西漢末,張姓已經到達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四川第三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0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于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别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曆史。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1

宋朝時期,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一大姓。并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

如今,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雲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四川第四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2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始祖。

遷徙分布: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

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後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西漢初累計皇子封王30餘人,封侯者達400餘人。漢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結果使劉姓貴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們各據一方,很快成為各地有權有勢的大家族。總之劉姓以皇族為主脈,經曆大漢400多年的繁衍發展,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劉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地區,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此外,湖北荊襄地區、湖南長沙地區、江西九江地區也有劉姓望族。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3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如今劉姓人口單位面積内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東北、渤海灣、四川東南,每平方公裡的劉姓人口達到14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25人以上。

四川第五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4

陳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陽),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于颍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

遷徙分布:

陳姓是全球華人、韓國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蘇省、香港、澳門以及台灣、新加坡 馬來西亞都是第一大姓。中國姓氏密度圖冊中,陳姓分布與閩海民系的分布範圍極一緻,在浙南、福建以及廣東沿海皆極高密度,呈極深紅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在珠三角、長三角呈次深紅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間,在北方遊牧民族的地區極少分布。南方地區陳姓位居第一大姓,則在北方地區位居第七大姓,超過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5

陳氏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尤以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灣省和廣東兩省,陳氏約占當地人口的10%以上。

四川第六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6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楊姓發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時楊為晉所滅,楊姓便向西發展繁衍,其先遷入陝西,後遷入山西省汾水中遊的霍縣一帶,而後繁衍至河南。

春秋戰國時期,有楊氏族人遷入江漢地區(今湖北省潛江一帶),後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他們向東南遷至江西。與此同時,又有楊氏族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散布于長江中下遊地區。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7

秦漢時期,楊姓有的遷居河内,有的遷居馮翊(今陝西大荔),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地區。楊姓入川也于此時,多由湖北、陝西遷去。

當代,楊姓總人口已超過4000萬,為全國6大姓之一,約占全國人口的3.1%。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30%

四川第七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8

周姓,周姓是一個曆史悠久,姓源複雜的姓氏,曆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黃帝的後裔。但是具體一點說,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戰國。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姬。西周建立之後,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後人世襲周公爵位,到春秋時,周公黑肩因謀反被殺,周公世系爵位被廢,黑肩的後人以周為姓。秦朝統一中國,滅亡周朝,周朝王室後人以周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為得姓始祖。

周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台灣土著族、瑤族、東鄉族、彜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壯族、羌族、朝鮮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19

遷徙分布:

周姓最初發源于今陝西渭河平原地區。周初,大規模分封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廣布于黃河中下遊及江淮地區。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陝西向河南東遷有着密切的關系。自平王東遷洛陽後,周氏得到了大舉的繁衍,一度成為巨族。

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4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34%。

四川第八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0

黃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從第8位升為第7位。黃姓起源于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并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

遷徙分布:

遠古時期,在今内蒙古東部、燕山之南一帶,為黃姓發源地之一,族人後跟随颛顼遷至中原地區。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後,黃姓族人有少數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内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1

戰國至秦漢時期,黃姓已經大批播遷到湖北地區,逐漸形成江陵、江夏兩個黃氏郡望,以此為基地向江南發展,“浮諸江南,以實海濱”,黃姓的足迹已經西達陝西和四川,東臨東海,南入湖南和江西。東晉末,中原的林、黃、陳、鄭四大姓率先進入了福建。

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四川第九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2

羅姓,源自于史書稱為“祝融八姓”的後裔。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到了周朝的時候,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稱為羅國(又稱 羅子國)。公元前690年,羅國被楚國所滅,于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逐漸南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周末又南遷至湖南汩羅地區,遂以國名“羅”為氏。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3

遷徙分布:

羅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湖北宜城為羅氏之發源地,後再往南遷,先由湖北襄陽遷至枝江,再遷至長沙,最後于漢景帝時在江西南昌繁衍成當地望族。

先秦時期,羅氏一直活躍在湖北、河南、甘肅地區。到楚文王時,羅姓族人向南進入湖南的汨羅縣。秦漢時,羅姓已羅氏宗祠經播遷到江西南昌地區,一直到宋朝,羅姓在江西發展很繁榮,為江西的大姓。

随後羅姓從湖南和江西向南進入兩廣地區,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雲南。到了唐朝以後,尤其在明朝,羅姓已經分布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清初羅姓進入了台灣。

如今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湖南,這三省羅姓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陝西、廣東、甘肅五省,又集中了33%的羅姓人口。

四川第十大姓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4

吳姓,最早起源于蚩尤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曆史,吳姓的第二個起源源自祝融氏吳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吳姓的第三個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曆史,吳姓的第四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5

遷徙分布: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秦漢時期,五嶺以南,特别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緻使北方戰争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宋元時期,吳姓已遍布全國。明清時期,吳姓的分布更為廣泛。

巴蜀姓氏源遠流長,來源廣泛

它像一座水庫一樣

吸納着來自全國各地的姓氏

由此形成了底蘊深厚、内涵豐富、

特色鮮明、輻射廣遠的巴蜀姓氏文化。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6

現在的四川人,

大多認為自己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後裔,

其實,古代巴蜀是有大量土著民族的。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7

在商周到戰國時期,巴蜀腹地在三星堆一帶,主要的社會形式是以部落為主,蜀國還基本上處于有氏無“姓”狀态。

也就是說,隻有部落的名稱,沒有個人的姓名。與蜀國不同的是,活動于川東北地區的賨人率先有了“鄂、羅、樸、昝、度、夕、龔”7個姓氏。昝、谯、稅也屬于古蜀姓氏,是地道“四川造”。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8

姓氏

是家族血緣關系的标志和符号

你感覺成都哪個姓氏人最多?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29

四川貴州比較少的姓氏(鑒别你是正宗四川人)3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