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好的産品都在這三個層面

好的産品都在這三個層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17:02:28

身為一個産品人你是否也有過迷茫,對自己的能力認知不夠,對項目的想法不足等等,俗話說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賜,而是經驗的結果,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從業經驗和看法,希望可以對你産生幫助。

好的産品都在這三個層面(往遠看向内觀寫在做産品的五周年)1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工作基本處于散養狀态,自己的業務自己負責,領導隻問結果。沒有了人來指責你做的不對,更沒人安排接下來該做什麼,完全變成了自發式工作。沒任何人可以依靠,能靠的隻有自己。(就是沒有了老大罩着的那種感覺)。

這是個不錯的體驗,我想每個産品人在成長過程中總要到那麼一天,學會“去依賴”,從思想上去除對直屬leader 的依賴,成為自己負責業務真正的主人。你擔憂你拿着業務模塊的未來,你焦慮在季度半年度年度你拿着業務模塊的價值産出,你想要它在所有業務模塊中脫穎而出。

無疑像一個老母親養育自己小孩一般,當把你放到母親角色時會激發天生的母愛,而把你真正放到業務負責人角度時,也能極大激發你内在的主觀能動性。

本文内容如下:

好的産品都在這三個層面(往遠看向内觀寫在做産品的五周年)2

一、崗位本身要有創造價值的能力

在去年總結文章裡,開篇第1部分講到産品崗位認知升華,認為産品經理是一個創造價值的崗位,可以理解是作為業務負責人視角,去考慮做了每件事産出價值是什麼。

好的産品都在這三個層面(往遠看向内觀寫在做産品的五周年)3

但這隻是一個理論,我們都知道要創造價值,落到實際工作中,如何真正落地價值?

1. 主觀能動性挖掘價值

每個入行産品崗位的人,剛開始都會有一個導師的角色,處于被安排工作狀态。随着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慢慢獨擋一面,直到自己真正可以對一塊業務的未來負責。

我從去年到今年大概處于這樣一個過渡期,到現在已經完全處于放養狀态,沒人告訴我應該做什麼,但是我需要主動告訴領導接下去我要做什麼。

因此最近一年,我強烈感受到主觀能動性被積極調用。年末年初做總結規劃,做好所拿業務模塊的向上管理,走上層路線推動我想做的項目,維持好跟業務方的合作關系等。

開始需要在這些點上去動腦筋、想辦法,需要看得更高,看得更遠。

最大的轉變是:以前等着别人來告訴我接下去要做什麼,現在我要告訴所有人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2. MVP路徑實現價值

起初踐行MVP,源自老闆隻問你價值産出,但是開發資源屬實有限,被逼無奈,要用MVP去探索方向的可行性。

被這樣折磨了大半年後,我從内心接受了MVP思想,因為發現MVP是高度訓練你對問題做拆解的能力,鍛煉把一件事兒做成的能力。有了MVP,才有清晰的可實現路徑。

MVP教會我抓主要矛盾,知道大部分事情是由二八原則中的20%決定。

在我過去做了一個收銀台改版的300人天項目中,前後拆了十幾個裡程碑分批上線。在做拆解的過程中,我知道H5端比PC端更重要,海外比國内更重要。

自此做項目,學會主動去拆,拆到不能拆為止。拿到一個問題,核心先做拆解,拆解完成以後才知道主次矛盾,把時間精力優先投入主要矛盾中。

從MVP中學會到底什麼是當下最主要的矛盾,最應該被解決的痛點是什麼,為什麼是先做A而不是先做B的邏輯依據。

3. 找到度量指标閉環價值

如果做了一件事,需求也好,項目也罷,找不到可度量的指标,這件事大概率沒意義。

數據驅動業務不是停留嘴上,而是要落地到大大小小需求中。但是度量指标可以多維,并不一定是明确代表轉化率或者銷售額的增長指标。

大多數事情其實都是有價值的。但是放到同樣的時間和資源下,價值最大的當屬當下最應該被做的事情。

我們缺的并不是沒有事情做,我們缺的是決策當下最應該做什麼事情。當你嘗試把每件事找到度量指标時,在這個過程中你就知道應該做什麼了。

我在過去往往忽略對成本的投入,覺得隻要是事情做完了,花多大的成本無所謂,這裡的成本指時間和資源

到現在我覺得是種非常錯誤的思維方式,不是我覺悟了要去幫老闆省成本。而是産品經理如果不考慮成本問題,永遠也做不好決策。

在沒有成本的邊界條件下,決策并不足以具備信服力。同樣10人天帶來轉化率提升1%,跟15人天帶來轉化率提升2%,概念是不同的。

當你嘗試把你做每件事找到度量指标時,你便知道當下最應該做什麼。産品經理永遠需要知道當下最應該做什麼,而不是去做每一件事。

找到度量指标不是為了證明事情本身,而是幫助識别當下最應該做什麼,保證時時在正确的方向上。

二、職業規劃從單點延伸于多點

以前覺得垂直深耕是好的職業規劃,現在覺得做一個T型人才,會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它是有一定順序的,先精深再廣博。

這個社會最缺的是 π 型人才(複合型人才),一橫兩豎,思維開闊,更容易在複合能力的範圍内産生協同。

1. B、C現在均涉獵

從去年8月份開始,懷着忐忑的心接手C端項目。中間摸索、從0到1學習C端知識,現學現用,過程曲曲折折。到現在覺得C端很有意思,用戶思維、品牌營銷思維得到很大提升。

BC的切換重新打開我做産品經理的視角,打通了産品思維反哺生活

用戶思維幫我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在工作之外運用個人自媒體賬号做用戶增長;品牌營銷思維幫我做個人IP打造,做彙報材料、表達力和演講能力得到提高。

到現在我工作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技能已脫離産品經理崗位本身,可以複用到其他崗位乃至生活經驗上。

我體内任督二脈貌似被打通,腦海裡有很多想法冒出,也有持續不斷地文字往外輸出。

發生變化的點是我不再那麼執着做高級産品經理、産品負責人這條路徑。而是想打破自己舒适區,嘗試更多不同領域,B端、C端,甚至業務、市場品牌我都願意去做

追求title是為了拿到更多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title本身并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正在做什麼事情,你能幹成什麼事情

2. 懂産品更要懂營銷

可能是因為做了C端,最近大半年持續接觸很多用戶、品牌和營銷方面的東西,開始關注頭部DTC品牌增長案例,幾乎每天都在看行業報告。

明顯感覺就是視野變寬了,對用戶、流量和轉化敏感度變高。

因為有了營銷思維,去講述自己工作成果,項目成果,學會了故事思維,向上管理策略等進一步提高。

現在逐漸在部門裡變成最會寫PPT那個,開始幫領導寫一些介紹部門的對外宣傳材料。

三、個人優勢從單點延伸于社會

公司不是永遠的容身所,公司本質上來講是一個系統。當你處在系統内,會逐漸認同和習慣系統内體制的規則,以至于最後無法脫離體制去生存。

系統和體制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扼殺人的生命力,限制想象和創造力。

1. 有明顯的IP屬性

脫離了企業,脫離了組織,我作為我自己,我想我還剩下什麼。最近2年,我常常想除了産品經理這個崗位,我還能幹點什麼?在工作之外,我并不想再用産品經理這個角色标簽來介紹自己。

前段時間我被邀請進到一個副業群,要求每個人給出自己的特長優勢。我給自己寫的是:多平台内容創作者,知道各個平台的流量轉化邏輯。

在過去你需要借助一個公司的資源才能獲取流量和用戶,但是如今内容平台百花齊放,任何一個微小的個體都可以去做用戶轉化。

我打算讓這點成為我個人自身優勢,我想到某一天,我告訴你,我不是某家的産品經理,我本人就擅長做用戶轉化、流量變現、IP打造。

為什麼要做IP?

因為IP可以産生鍊接,鍊接帶來價值。知識可以帶來巨大的複利效應,我常活躍的公衆号、知乎、語雀和小紅書,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關注、收藏和點贊我的文章。

如今信息過載,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個人IP就是我們保持競争力的“護城河”。

2. 要有賺錢的能力

不要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萬一籃子打翻了,全軍覆沒。有些人會很羞恥談錢,覺得庸俗什麼的,尤其是女生。

但是我覺得錢很重要,錢是自信和有底氣的重要支撐。什麼叫要有賺錢的能力?

我掙錢不是依托于當前所在的公司和平台給的,就算是離了當下這家公司,你去到哪裡都可以再風生水起,繼續掙錢,很快找到新公司也好,自己創業也罷。

你能從各種渠道、各種資源那裡搞到錢。你掙錢的能力隻屬于你自己,不依托公司和平台。

為公司創造價值,但不要把個人前途跟一家公司綁定。而是說,要盡早明确積累的方向,經驗能力資源都要沉在自己身上,變成自己的資産,走到哪裡都可以帶走。

四、方法積累每天都在刻意訓練的方法

我在過去的時間和精力管理中提到的重要不緊急事項看上去不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但卻很大程度在時間積累周期内潛移默化提高一個人綜合素質。

信息管理當屬我每天都做的重要不緊急事項。

好的産品都在這三個層面(往遠看向内觀寫在做産品的五周年)4

1. 高質量信息輸入

信息決定視野和格局,信息決定你大概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常說人是環境的産物,這裡的環境很大程度上指信息環境。

信息很多,如何抉擇?就2塊的信息源,我覺得很核心:

其一,行業信息,跟工作有關。行業動态影響你在工作中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如何以一個高階思維去洞察機會點和做規劃。

每天都在刷行業信息,收集行業報告,持續半年後發現自己做PPT能力明顯提升,寫PPT時素材也容易想到素,用了3個月左右時間在公司内變成會寫PPT那個,現在老闆開始把一些對外介紹部門或者業務的任務派給我。

其二。社會動态,跟個人發展有關。你不能把你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放到工作上,假如有一天公司抛棄了你,你該何去何從?所以我一直強調,工作外你個體角色是什麼?個人之于社會的核心競争力是什麼?還要在公司之外去找到自己的生存能力。

比如當下用戶喜歡什麼,小紅書等為何爆紅,你自己作為一個個體有沒有能力去小紅書内容平台上進行變現。像這種就完全是你個人能力,和公司平台都無關。

2. 深度思考與複盤

複盤的本質是:深度地自我對話,找到背後真正的原因,進行自我叠代更新。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更應該關注底層邏輯,底層邏輯才能看到事物本質。

複盤不是簡單的經曆總結:這天做了什麼、這周做了什麼…..而是要找到每件事背後的真正原因,然後去針對真正原因作出改進。

比如,談戀愛分手,為什麼難過?是因為沒法跟這個人走到一起嗎?有一小部分原因确實是,但大多數人更深層次原因是内心恐懼,害怕找不到比當前更好的。

所以你會發現,越自信的人分手越沒多大事,很快正常生活,越不自信的人分手就會拉扯很久。自信的人内心恐懼就很少,不自信人内心恐懼很多。所以分手痛苦核心多半是恐懼驅動。

犯了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續犯錯誤。對我來說,重要的根本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能夠從每件事中學到什麼。

因為抱着學習的想法,所以我并不抗拒失敗或者不好的事情,即使是不好,也可以從中内化一部分經驗到自己身上。擁有開放的心态接受每件事,好的壞的都是人生經曆一部分。

記住,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什麼,而不是事情本身。

為什麼我可以持續地源源不斷地寫作和往外輸出?因為不管是發生到我身上的真實事情,還是外界的一些實時動态,凡是我觸碰到的,我都會思考和内化。

同樣做彙報,為何某個同事彙報效果比我好?我去做拆解,可能是他PPT寫的很有邏輯性,框架感強?演講風格有趣?拆解以後,我就逐點學習,快速複用到我身上,讓我變成他那個樣子。

《夢華錄》最近爆火,原因是什麼?可能跟最近2年談獨立女性,女性崛起的社會現象有關?當代觀衆再也不喜歡柔柔弱弱、談情說愛的小情小愛,喜歡看這種敢愛敢恨、勇敢堅韌獨立自主的大女主搞事業談戀愛兩不誤的爽劇。

拆解以後,我知道現在用戶的心理狀态,我再寫文章向外輸出,我知道如何去抓用戶痛點和需求。所以我在小紅書上隻發一篇文章就能成為爆款。

如果你隻接觸信息,但是沒有深度思考和内化的能力,信息完全就是噪音,消耗你的精力,分散注意力,引發你焦慮;反之,你會思考,會複盤,那麼任何你接觸到的信息變成了燃利劑,都會去彌補你不足的思維或者知識盲區,對你來說是養分。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在某個時間段精力很差,大腦沒有思考力,幹脆就停止信息輸入,還不如去睡覺。在你有思考力的時候,主動涉取信息。

以我自己來說,我每天起床後的幾小時内精力最好,我涉及外界信息基本都在這個時間段内。到了晚上,我狀态沒那麼好了,腦袋也轉不動了,基本不刷信息,整理整理今天一天内的信息輸出,寫寫文章。

要成為信息的操控者,而不是被信息操控。

3. 結構化思維

思考和表達都沒有結構,是種災難。核心不是讓自己怎樣,而是非常浪費别人的時間。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你浪費了别人的時間,别人怎麼還會有耐心信任你,想跟你相處。尤其是對領導,你應該常常想幾分鐘内還沒把事情講清楚,他大概率就沒了耐心。

同樣一件事情,能結構化思考和表達,可以節省雙方更多時間,提高效率。結構化思維可以讓接受信息的人快速明白你要講什麼,也可以把你想表達的重點傳遞給到對方,它是我們在思考分析解決問題時的一份流程清單。

所以你自己每天接收到很多信息,經過深度思考與複盤後運用結構化思維采用以下方法再把信息重組一遍。結構化思維的本質是框架。

論:結論先行。證:以上統下。類:歸類分組。比:邏輯遞進。

先框架後細節,先總結後具體,先結論後原因,先觀點後建議,先重要後次要。這樣,才能讓對方第一時間抓住重點信息,知道我們要傳遞的核心内容。

比如我給領導講業務數據的PPT,首先會介紹我分析數據的整體框架,其次再給一個實際的數據分析的概覽,再往下去細看每塊的細分數據,針對每塊的數據給出結論和TO DO。

  • 整體數據指标體系(理論)——1頁PPT
  • 總體數據指标概覽(實際數據)——1頁PPT
  • 分模塊1數據指标——1頁PPT
  • 分模塊2數據指标——1頁PPT
  • 分模塊3數據指标——1頁PPT
  • 每頁PPT裡的結論和TO DO
  • 總結——1頁PPT

4. 理解他人與世界

人和人之間有信息差,就算是同一件事,思考方式和關注點也不同。嘗試去跟一個人溝通交流前,先弄清楚對方已經接受到的信息量是怎樣的,對方跟你的差異點在哪裡。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一上來就表達你的觀點,自己自娛自樂,但是對方完全沒get到,跟人溝通之前要學會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知道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性格氣質、天賦優勢、生存策略、驅動力、價值觀排序是不一樣的。

因此不随意用自己的那把尺子評判他人的行為和選擇,這樣你看很多問題有了包容心和慈悲之心,不會那麼容易憤怒。

5. 寫作與輸出

寫作與輸出可以讓你的想法被看見,否則你接收到的信息永遠就隻是信息,并不能變成知識,但是你自己寫出來了,就是你的東西。長期寫作與輸出,非常訓練你的整合信息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

别人看你寫的東西,可以感受到你腦海中信息量大小、邏輯和框架思維如何。日常工作彙報、方案撰寫、會議記錄等等,你寫東西的能力也是你個人能力的體現。

要寫,持續不斷地寫。寫作是以上四步最終呈現結果,反之,你如果想寫作,以上四部分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這就是輸出倒逼輸入

6. 表達與演講

内容平台的百花齊放,海量信息層出不窮,如今人人都可發聲,可以明顯感知到如今人們的注意力和耐心變得越來越低。如何在短時間内快速獲取他人的信任,拿到盡可能多的資源,表達力發揮核心作用

《得到》創始人羅振宇曾經提到過一個觀點:職場以至于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産是影響力

在工作中如果你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就可以很容易的整合到資源,也能輕松的獲得跨部門支持,工作開展起來自然容易很多。但凡在職場中混過幾年,你就能發現,具備優秀的表達力很容易構建影響力。

以前我們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不表達出來,沒人知道你的産品。如今信息太多,選擇太多,自己的産品,包括自身,不是等着别人來發現你的時代,而是你要主動去告訴别人的時代。

每一次發聲的機會,都是訓練自己表達力的時候。這是給到自己發聲的舞台,是給到自己的機會。在前面做了那麼多準備和努力,都是為了最後的表達與演講。

五、結語

無論一個人多能說會道或者多會寫文章創作,這個人到底牛不牛看他做成了什麼事,有多大賺錢的本事。如果你自己還沒有創業的能力,做出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那我覺得職場也是一個舞台,綻放自己的舞台。

工作時我可以每天打扮自己,與時俱進,讓我保持年輕的心态和狀态。工作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不僅專業知識提升,更重要的還有為人處事,與人溝通的能力,不會單單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交流的過程也會給我一些其他方面的靈感。

我覺得工作讓我更好地與真實世界接觸,持續提高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

離開校園,職場和人生不再标準答案,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答案。主動選擇和規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人生推着往前走。你想要你的人生如何,那就好好在自己人生畫布上肆意揮筆著作。

往遠看,向内觀,讓自己下一個選擇更有質量。

#專欄作家#

花開不敗,涵小仙女,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文藝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碼字,愛美、愛跑步、愛旅行,願我手寫我心,餘生不将就。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