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鹹陽街頭或飲食攤點,醒目的牌隔或布幡上大大地寫着“×面”,十分惹眼。這個字十分奇特,形俗音土,雖未收進典籍,但當地百姓卻人人皆知,而且還能背誦出該字結構的歌謠來:“一點飛上天,黃河兩岸彎,八字張大口(注:以上為‘穴’字頭),言字給進走,你一扭(系位左),我一扭(系位右),你家長(長位左),我家長(長位右),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墊底,月照光(月位左),拴個勾搭挂麻糖(指刂位右),推個車車逛鹹陽(指上載的所有字)。”這個字用漢語拼音字母拼讀,則發“biang”音。屬二聲,陽平。
說起此面,還有段曆史。過去,渭河水雖挾泥帶沙,昏黃渾濁,但當時絕對沒有污染。渭北鹹陽城裡的人都有汲渭水飲食的習慣。據傳,人們從河中把水挑回倒在缸中沉澱,然後用沉澱後的清水去和當地産的小麥面,擀成的面條又薄又韌,切得寬而長,這種用天然河水做成的寬面條就叫 biangbiang 面。
這種面條富有韌性,生時不硬,下鍋用燒開的河水煮不爛不粘,吃時蘸上事先用油、鹽、醬、味精、蒜泥、油潑辣椒等調味品配成的佐味湯,美味可口。食後喝其面湯,易消化,耐饑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