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堵耳效應?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戰勝敵人,首先就得了解敵人。
當不佩戴助聽器,耳道處于開放狀态時,外來的聲音通過外耳道傳至鼓膜的過程中會發生改變,産生共振,将聲音提高20dB-30dB。
此外,自己說話時,主要是通過骨傳導路徑,即自己說話的聲音直接振動腦袋(顱骨),越過外耳和中耳,直達内耳;骨傳導會将自己說話聲音的低頻提高,耳道開放狀态不易察覺這種改變。
堵耳效應,即是當外耳道口被助聽器堵塞後,骨導聽阈降低的現象,上面的“共振”和“自己說話聲音的低頻提高”都會改變,共振減弱了,低頻提高明顯了,結果可能會造成佩戴者耳部發悶、發漲,就好像被什麼東西“堵住”。
此外,佩戴者聽見自己說話的聲音,會感覺好像在桶裡、管道裡,聲音空洞,甚至有回音。
唔……并不是這種堵耳
堵耳效應多發于低頻聽力小于40 dB HL的弱聽人士。
當弱聽人士在說話時,聲音的振動會帶動其它相連軟組織、骨部及顱骨振動。
由于骨頭和軟組織具有質量和彈性,當其中一部分開始振動時,也會引起其它相連的骨頭和軟組織振動。
然而,這些振動很可能并不是同步的,因此震動産生的相位差會在軟骨部分的前壁與下壁、後壁與上壁之間形成聲波,滞留在殘餘耳道内。
反之,當耳道處于開放狀态時,沒有被助聽器“擋住”,振動所引起的聲波會通過外耳道釋放出去,進而不會引起堵耳效應。
如何解決堵耳效應?
使用通氣孔
使用氣孔解決堵耳效應的目的是将殘餘耳道開放。
研究表示,助聽器佩戴者對自己說話聲音的可接受程度與低頻增益有關。
如下圖所見,當通氣孔内徑小于1mm時,其基本上不能解決佩戴者産生的堵耳效應(如圖中紅色曲線所示,1mm堵耳效應曲線幾乎與堵耳式耳模重合);
當通氣孔内徑達到3.5mm時,其基本可以有效地解決佩戴者的堵耳效應(如圖中藍色曲線所示,3.5mm堵耳效應曲線與開放聲管在低頻部分基本重合)。
不過,通氣孔的孔徑大小并不是直接影響堵耳效應效果的唯一标準。
堵耳效應是否能被有效的解決,取決于通氣孔的聲學質量與殘餘耳道、鼓膜之間的關系。
因此,為了匹配不同聽力損失患者的耳道情況,助聽器制造商現已推出聲學等效通氣孔(AEV)和聲學匹配通氣孔(AOV),從而直接根據佩戴者的耳道情況,制作最優化的通氣孔。
制取耳模
如前所述,軟骨部的振動是産生堵耳效應的原因。
理想狀态下,如果耳模能與軟骨部的骨壁完全貼合,那麼軟骨部産生的振動就不會對耳模産生影響,進而避免堵耳效應的發生。
但是,制作與軟骨部骨壁完全貼合的耳模卻無法在實際佩戴中得以應用。若耳模的長度與形狀完全與聽力損失患者的耳道貼合,則會造成取戴不方便、産生不适感等問題。
那麼,如何在耳模制取過程中防止堵耳效應的發生?
通常,将印模材料注入耳道後,有兩種做法:
1.告知用戶張嘴:使印模側面與耳道更貼合;
2.告知用戶說話或咀嚼食物,使耳道部分更靈活地運動。
雖然耳道中的耳模長度均相同,但由于印模制取方法和外殼的制作方式不同,會導緻耳模在耳道各個部分的填塞程度不同,從而決定制取的助聽器外殼是否會産生堵耳效應。
如圖A所見,該耳模在耳道口處的填塞材料較多,在耳道中段的填塞材料較少,因此該耳模與耳道口處的密封性較好,但在耳道中段的密封性較差,導緻軟骨部振動時(說話或咀嚼食物)易引起耳道内的空氣振動,進而産生堵耳效應。
如圖B所見,B中的耳模填塞情況與A剛好相反,其在耳道口處的密封程度較差,而在耳道中段與軟骨部分的貼合程度較好,使得軟骨部振動時(說話或咀嚼食物)不會引起耳道内的空氣振動,從而有效抑制堵耳效應的發生。
助聽器機身可使用通氣孔和外殼(或耳模)這兩個妙招來預防堵耳效應的發生,從而幫助驗配師在低頻區域采取更加精準的調試。
開放式助聽器,了解一下?
近些年來出現了一類“新型”的助聽器——開放式助聽器,它和傳統的耳背式助聽器有些像,但卻可以有效的解決堵耳效應。
開放聲管式助聽器:透明中空細聲管 開放耳塞
開放式助聽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透明中空細聲管 開放耳塞,即通常所說的開放聲管式助聽器;另一種是細導線聲管 授話器 開放耳塞,即我們所說的RIC助聽器。
這兩種開放式助聽器,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使用“開放耳塞”,能夠有效地消除堵耳效應,佩戴更舒适,無壓迫感和堵塞感。
此外,開放式助聽器幾乎不改變自然的耳道共振,低頻信号可以釋放出去,避免了振動和發悶,還可以允許聲音通過開放耳塞進入耳道,讓低頻較好的耳朵可以直接聆聽。
我們可以看出,兩條曲線的低頻部分幾乎吻合,沒區别。完美解決堵耳效應。
當然,完美解決堵耳效應的開放式助聽器也生出一些負面問題,例如,增益夠不夠大,容不容易嘯叫,開放耳塞會不會有雙重聲……
所以說還要針對自己的實際需求,結合驗配師的專業指導,去選擇更适合自己的助聽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