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雄安新區離山西忻州多遠

雄安新區離山西忻州多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0:35:45

炸油糕、煮稀飯、蒸莜面……

連日來,雄安新區白洋澱不夜城連續上演特色美食秀。山西忻州市14個縣、市、區的100多家農業企業在忻州市農業農村局的組織下,帶着當地10個大類300餘種特色農産品,走進雄安新區,開展面向京津冀的主動營銷活動。截至目前,參展企業銷售總額達到1459.23萬元,簽訂各類訂單合同86份,合同金額18769.93萬元。

雄安新區離山西忻州多遠(忻州市雄安新區高調賣雜糧)1

“忻州雜糧走進雄安”展銷活動啟動儀式。 主辦方供圖

在安新縣及其他部門的配合下,忻州雜糧通過主題促銷,進企業、進商超、進機關事業單位、進大型活動場所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成了雄安新區餐廳的新寵,受到當地群衆和單位的歡迎。

山西雜糧出口平台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文凱用“超乎想象”向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表達自己的心情。忻州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展銷活動的侯永憲認為,作為山西發展的“後進生”,忻州市抓住雄安新區崛起的機遇,以小雜糧為先鋒,主動出擊,積極融入京津冀——初戰已經告捷。

雄安舌尖上的來客

“從2月14日舉辦忻州雜糧走進雄安展銷活動啟動儀式到現在,我已經駐安新縣一個月了,” 忻州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侯永憲在電話中告訴貝殼财經記者,“除了我,還有忻州市各縣、市、區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再加上企業人員,超過30人一直在展銷現場工作。”

貝殼财經記者在雄安新區官微的報道中看到,在這次展銷活動中,除了展示農産品外,還有現場制作和互動品嘗。侯永憲描述展銷現場時說:“雜糧喚起許多老年人的兒時記憶,也讓年輕人充滿好奇,有的品嘗美食,有的學習制作,十分熱鬧——沒想到小小雜糧在雄安能獲得這樣的認可。”

忻州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産業發展中心主任劉彩萍表示:“除了主題展銷活動外,14個參展縣、市、區都舉辦了主題促銷活動。各地結合縣域特色和推介産品,精心制定優惠促銷方案,共組織各縣、市、區在不夜城周邊開展主題促銷活動68場,進企業228次,進商超78次,進機關事業單位40餘次,進大型活動場所60餘次,發放宣傳資料10萬餘份。

雄安新區離山西忻州多遠(忻州市雄安新區高調賣雜糧)2

忻州雜糧可溯源生産基地。 受訪者供圖

展銷活動不僅吸引了雄安新區當地的百姓、企事業單位,還使得北京、天津、廊坊等地的客商聚焦雄安,“淘寶”忻州雜糧。劉彩萍表示,訂單合同總金額超過300萬元的縣、市、區達到7個。其中,五寨縣訂單超5000萬元,原平市訂單超800萬元,繁峙縣訂單超700萬元。小米、亞麻籽油、藜麥、糯玉米、陳醋、沙棘汁等産品都受到市場的歡迎。

截至目前,參展企業銷售總額達到1459.23萬元,其中線下銷售343.24萬元,線上銷售1115.99萬元,簽訂各類訂單合同86份,合同金額18769.93萬元。

忻州謀發展的使者

忻州市是山西中北部的一個欠發達地區,轄區面積在該省11個地級市中排第一,但據山西統計局數據,2021年地區生産總值排倒數第二,僅僅高于轄區面積最小的陽泉市。然而,作為山西母親河汾河的發源地以及滹沱河的主流域,忻州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這裡優質的小雜糧。

雄安新區離山西忻州多遠(忻州市雄安新區高調賣雜糧)3

忻州雜糧展銷現場。 受訪者供圖

據當地農業部門介紹,忻州市種植的雜糧有四大類20餘個作物種類,包括谷類(谷子、糜黍、莜麥、荞麥、藜麥、高粱等)、豆類(紅芸豆、黑豆、綠豆、蠶豆、豌豆等)、鮮食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水果玉米等)、薯類(馬鈴薯、紅薯)等雜糧作物,常年種植面積350萬畝以上,占忻州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近一半,約占山西省的1/4;總産量達6億多公斤,約占山西省的1/3。其中,紅芸豆、藜麥種植面積與産量均占到全省的80%以上、全國的1/3以上;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面積和産量位居全省第一;莜麥、馬鈴薯等位居全省第二。因此,忻州被中國糧食協會命名為“中國雜糧之都”,忻州雜糧是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确定的以“整市域、全品類”創建的“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忻州市把雜糧作為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抓手,制定産業規劃、建成雜糧園區、創建全國雜糧市場、打造雜糧出口平台,希望以此來拉動地方經濟,促進百姓增收。

據忻州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截至2020年底,忻州市共發展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雜糧加工企業165家。其中,1億元以上5家,5000萬元以上20家。全市年銷售收入達44.3億元,吸收帶動種植戶55萬餘戶,雜糧商品率達到 70%以上。

山西“東向出路”的探索

高文凱向貝殼财經記者表示,忻州市的雜糧一直是傳統優勢産業,但如何讓價值産生效益一直困擾着當地人。為此,2020年3月,由當地企業與忻州市政府下屬的投資經營公司共同成立了平台性的雜糧産銷經營公司。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55000畝可溯源的優質小雜糧,并且形成雜糧産品的3條生産線。2021年經營額超過170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5000萬元。

侯永憲也向貝殼财經記者表示,“作為一名20年的‘三農’工作者,一參加工作就知道,農業要發展必須高産高效,但現在已經到了強調品質的時代。” 侯永憲認為,牽手雄安新區使得忻州雜糧高品質下的高質量發展有了保障。

與忻州雜糧走進雄安新區相呼應的是,雄忻高鐵的開工建設以及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開建。

雄安新區離山西忻州多遠(忻州市雄安新區高調賣雜糧)4

在展銷活動期間,忻州市還同雄安新區簽訂了一些合作項目。 受訪者供圖

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2021年1月,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速鐵路完成設計。2022年3月,雄忻高鐵完成環境影響報告,并進入建設施工階段,預計2025年竣工。

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八橫八縱”高鐵主通道京昆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雄忻高鐵長度340多公裡,河北省境内227公裡,山西省境内115公裡。建成後将會使忻州市進入雄安新區一小時經濟圈。

為了牽手雄安新區,加速融入京津冀,從2021年底,山西省宣布打造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并且開始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産業園區。山西省有關領導表示,要加快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将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号工程,聚焦“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标,推動改革集成、創新集聚、産業集群、要素集約,加快構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有分析認為,随着城市群對區域經濟影響力的加深,擁抱城市群成了不得不面臨的課題。如今,晉南在融入關中城市群,晉東南在融入中原城市群。而山西的中部及北部地區隻有加速融入京津冀才是根本出路。而此次忻州小雜糧走進雄安新區就是山西融入京津冀,向東發展的一次預演。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白華兵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