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身處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感受到了太多網絡帶來的“火”。不論是人,還是作品,其實除了時勢造英雄之外,還有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東西。今天馬小楊就以這些年火起來的歌為例,粗淺談談,一首歌要紅起來,需要什麼條件。
一、歌唱者的聲音
一次,我去新疆阿克蘇,火車上兩者兩天早晨都放同一首歌。第一天,這首歌就已經打動我了,但那時候還沒有搖一搖搜歌和聽歌識曲的軟件,所以我沒有記下一句歌詞。雖然這樣,這首歌已經深深紮根我的腦海。第二天,這首歌再次響起的時候,我甚至有說不出的激動。而打動我的,就是孫俪的聲音。這首歌就是《風吹麥浪》。我到現在還在聽。
因此,初次接觸一首歌,往往是唱歌的人的聲音最能打動人。也有一些老歌曲,本來名不經傳,但是經過另外一些人一唱,就火遍全國。
例如旭日陽剛場的《春天裡》,滄桑感和草根氣息唱出了平凡人的華麗的夢;
例如刀郎,就是以滄桑的聲音征服了哪些内心滄桑的朋友;
還例如,抖音上特别火的一位姑娘叫“花姐”,一首《等一分鐘》,不僅引來無數人的鐘情和模仿,甚至還有人不遠千裡去現場,久違聽她唱一首歌。吸引人的還是她的聲音。
二、旋律
聽歌,很多時候是在聽旋律。沒有好的旋律就沒有好歌。旋律不行,再好的歌詞,再好的歌手,再好的樂器也不能打動人們。因此,我們廠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歌——“難聽”!
秦腔、京劇等傳統歌唱藝術,為什麼不被現在的人們接受?為什麼不能流行起來?原因很簡單。就是聽衆覺得選錄不好聽。如果聽衆覺得好聽,肯定會有特别多的人去創作。
三、樂器
人們對樂器是偏好的。比如我,對吉他就比較喜歡,我喜歡吉他的音色。對架子鼓也比較喜歡。縱然我對樂器知之甚少,但一點都不影響我喜歡哪一種樂器。
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們宿舍就有一把吉他,一支葫蘆絲,一管竹笛。總共五個人,就有三種不同的樂器。雖然都半途而廢,但我們對各自的樂器至今人愛不釋手。
四、歌詞
歌詞好,是最能對聽衆産生高強度粘性的。《春天裡》能在旭日陽剛這裡火起來,歌詞也起了大作用。另外,許巍的很多歌,都是一歌詞取勝的。
這兩年也湧現了很多歌詞特别好的歌曲。比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比如《成都》。尤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甚至都成了很多人的微信或者微博的必不可少的一句話。《成都》也引起了各種跟風,我們這邊就出現了多首模仿《成都》的歌,如《石嘴山》、《大武口》等。
五、聽衆
每一首歌,在創作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考慮到聽衆人群。民歌大多去了廣場,搖滾去了80後90後的手機,dj去了歌舞廳和汽車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其實就時唱給已經有生活的壓力,但還沒有丢棄理想,仍想高逼格的活着,也有一些文化積澱的人們的。
六、傳播模式(時代、潮流、時勢)
我上高中的時候,已經是MP4即将代替磁帶的時代,是網絡時代的第一波浪。那時候,很多歌曲,在計算機課上就可以自由的從電腦上下載,然後裝在MP4上,天天聽。有些歌已經不再受傳統傳播模式的限制了。《等一分鐘》就是那個時候的歌,沒想到,十年之後,還是有一次火起來了。僅僅拿花姐來說,這首歌跟歌手、歌詞、旋律、樂器、聽衆、傳播模式都有關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