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這件在公共場合讓人感到尴尬的事,有時候說來就來。
有些人特别容易打嗝,飽了要打嗝,餓了也要打嗝,緊張時會打嗝,受涼了也會打嗝,甚至無緣無故都會打嗝……
别以為打嗝隻是一種生理反應,沒有什麼現實功能,有些“嗝”可能是在給你提供“救命信号”。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告訴你打嗝背後隐藏的健康秘密,并教你幾招有效止住。
受訪專家
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内科主任 彭丹濤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 劉小偉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 公永太
你的“嗝”是哪一種?
我們平時說的打嗝,用專業的說法是分為嗳氣與呃逆:
▶ 嗳氣的聲音為“嗝嗝”作響,沉悶而悠長,間隔時間較長,主要原因是胃裡有氣,氣從胃中上逆,一般一次就打一兩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飽嗝”。
▶ 呃逆的聲音為“呃呃”作響,尖銳而急促,氣從喉間發出,同時伴有軀幹震動和聳肩,常常突然發作,會連着打好幾個,多因内髒平滑肌痙攣引起。
生活中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引起打嗝,比如吃飯太快、服用易冒泡藥物、情緒焦慮、快速喝水、吸煙、喝含氣飲品、嚼口香糖、反複做吞咽動作、運動時過度換氣等等。
此外,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或其它降糖藥的病人也易打嗝。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嗳氣還是呃逆,都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嗳氣伴有燒心、反酸、脹痛、黑色的大便等,可能是病理性的,需盡早去消化科就診。呃逆頻繁或持續時間太久,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持續性是臨床判斷其是否為病理性打嗝的重要依據,超過48小時屬于持續性或頑固性打嗝,患者應及時就醫。
打嗝可能是疾病在報警
當打嗝時間持續很久并伴有一些症狀時,就要當心是不是疾病在作祟。
1、中風預警
中風前,患者顱内可能已出現病變,造成迷走神經異常持續放電,橫隔肌不斷收縮,從而出現打嗝不止的情況。另外,部分患者會因中風應激發生急性潰瘍,導緻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後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促使膈肌痙攣,出現持續呃逆。
一旦有人發生頑固性呃逆,且伴有肢體活動無力、言語不清、神志不清等表現,同時患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要警惕中風來襲。
2、胃部疾病
不吃飯都會打嗝,且無法自行停止,同時還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等灼痛感,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常會伴有上腹部隐痛、胃疼、食後飽脹、食欲不振等不适,可能反複發作或長期存在。
3、腎功能變差
腎髒剛開始出問題時人體通常沒有什麼感覺,随着體内有害廢物越積越多,會令膈肌和迷走神經不舒适,則導緻頻繁打嗝,這也是腎功能變差的征兆之一。
如果同時伴有肌肉抽搐、極度口渴、皮膚日漸蒼白,則更嚴重。
4、神經損傷
膈肌痙攣很可能同迷走神經損傷存在關聯,不管是暫時性的或是永久性的,比如腫瘤或外傷造成的神經損傷。
任何因素導緻頸、喉、胸以及腹部等部位迷走神經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煩人的頑固性打嗝就可能發生。
5、某些癌症
連續打嗝有可能是膈肌周圍髒器病變,如肝癌,臨床上已有一些因連續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腫瘤導緻肝髒腫大,刺激膈膜引起痙攣而出現不停打嗝。
食道癌、贲門癌、胃癌的患者也會出現連續打嗝的症狀。
臨床上,一些女性稱她們知道自己懷孕的最初信号,就是打嗝變得頻繁起來。
▶ 一方面,女性懷孕後,體内激素水平變化以及壓力水平變化,引發與焦慮相關的打嗝出現;
▶ 另一方面很多人的早孕表現常會出現胃反酸現象增多,也會導緻打嗝的發生。
6個方法幫你止住打嗝
如果隻是單純的生理性打嗝,要想避免的話,吃飯時應盡量不說話,别吃得太快、太涼,少吃蘿蔔、豆類、蔥蒜等産氣食物。
很多人還會用“驚吓法”來止住打嗝,為什麼打嗝的人,被吓了一下後,就可能停止打嗝呢?
根據打嗝的原理,隻要把膈神經反射打斷就能止嗝。驚吓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刺激,可通過皮層傳至皮下中樞,抑制膈肌痙攣。
“驚吓法”确實能止嗝,突然跳到打嗝者面前大叫一聲,或者趁其不注意猛拍一下後背等,都屬于此法。
不過,驚吓法僅适用于一過性呃逆,對于器質性改變,如食管炎和腦部腫瘤等引發的呃逆效果較差。
另外,高血壓、心髒病患者慎用此法,以免引起嚴重後果。
除了常用的驚吓法,以下幾個小方法也許能幫助止住打嗝:
屏住呼吸
捏住鼻子,閉上嘴巴,盡可能長時間地屏住呼吸。或者拿或一個紙袋罩住口鼻呼吸,深呼吸幾次,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讓身體“忘記”打嗝。
堵住耳朵
用手指堵住耳朵,從而抑制迷走神經末梢的活動,停止打嗝。
彎腰喝水
上半身盡量前傾,在這個狀态下喝幾口溫開水,并做彎腰90度的動作10~15次,胃部離膈肌較近,從内部溫暖膈肌,有緩解膈肌痙攣的作用。喝水時要注意别被嗆到。
向外拉舌頭
用幹淨的手指捏住舌頭向外伸拉。此時,會感到腹部有氣體上升,試着拉到下一個嗝消失。
按攢竹穴
想止住打嗝,中醫推薦揉按攢竹穴(眉毛内側邊緣的凹陷處)。
将雙手的拇指立起來,用拇指的指尖放在眉毛内側凹陷處,向下按到有酸脹感,同時做深呼吸,持續1分鐘左右。▲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