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面腸,就是用澱粉和豬肉餡兒制作而成的灌腸,它的口感鮮香軟嫩,外皮筋道,吃到嘴裡是那種糯糯的感覺,味道非常的純正。尤其再食用的時候,配上一小碗兒用蒜泥,辣椒油,醬油調制的調料,那個感覺真的很美。
平時我就很喜歡吃“粉面腸”,但都是在熟食店購買,而他們做的粉面腸,吃起來有種澀澀的感覺,好像裡面放了堿或者是其它的調味料。但哈爾濱賣的”粉面“腸,味道就特别的純正,在我們當地是輕易買不到的,有的時候,會讓朋友從哈爾濱給捎回來一些。但這樣做很麻煩的,所以就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準備自己制作粉面腸。
制作粉面腸,是需要使用腸衣的,由于現在的情況特殊,賣腸衣的調料店都沒有營業,正好家裡有一些冷凍的豬小腸,那我就準備用豬小腸代替腸衣,來制作粉面腸。不過豬小腸的食性比較筋道,不如腸衣嫩薄,但吃起來應該很脆爽的。
【粉面腸】
所用食材:豬小腸兩根(大約1米長),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餡500克,馬鈴薯澱粉500克,清水700毫升,蔥50克,鮮姜10克,八角1個,姜粉10克,五香粉5克,白糖10克,黑胡椒碎5克,精鹽30克,大豆醬油10克,料酒 50克。(以上這些配料,是我自己配制的)。
——制作方法——
第一步:清洗豬小腸
①。将整理好的豬小腸,用10克精鹽腌制十分鐘,這樣可以将豬小腸表面的粘液浸泡下來,浸泡好以後,用手抓捏豬小腸,将豬小腸的粘液清洗幹淨。
在豬小腸裡面加入精鹽,攪拌勻勻腌制十分鐘
用手抓捏豬小腸,把豬小腸表面的粘液清洗下來
②。用鹽将豬小腸表面的粘液清洗幹淨以後,我們再将豬小腸用清水浸泡十分鐘。随後将浸泡好的豬小腸,用水龍頭在豬小腸的一端開始灌水,使豬小腸的内部充滿水分并鼓起,讓水在小豬腸内部停留幾分鐘,如此反複兩次,将豬小腸的内部也清理幹淨。
用清水浸泡十分鐘
從豬小腸的一端用自來水灌入,讓豬小腸内部充滿水分
經過兩次處理以後,豬小腸就已經清理幹淨了,把清理好的豬小腸,放在一旁濾幹水分備用就可以了。
第二步:調制豬肉餡
①。将500克豬肉餡兒放在盆中,将蔥切成碎末放在豬肉餡中,在加入20克精鹽,五香粉,白糖,黑胡椒碎,大豆醬油,料酒,姜粉和200毫升清水。
②。用筷子将放好調料的豬肉餡兒,照按順時針方向攪拌,大約攪拌五分鐘左右,這樣可以使豬肉餡兒發粘上勁兒,并使肉質纖維全部打開,随後将攪拌好的肉餡,放在一旁腌制20分鐘。
豬肉餡兒調制完成後,需要将它腌制入味,隻有這樣,才能使豬肉更多的吸收調料的味道,吃起來也更加鮮美。
第三步:和制馬鈴薯澱粉
①。将500克馬鈴薯澱粉放在盆中,加入200ml清水,用筷子将馬鈴薯澱粉攪散,再用手抓捏成散碎狀,不然澱粉行成粉疙瘩。
在馬鈴薯澱粉中,加入200毫升清水,并用筷子攪散
将澱粉攪散後,再用手抓捏成散面狀,使澱粉均勻的吸收水分。
②。将另外300毫升清水燒開,然後慢慢倒在,抓捏均勻的濕澱粉中,倒開水邊用筷子攪拌,直到将盆兒中的澱粉,攪拌成面糊狀為止。
開水不要一次性加入,邊加開水邊攪拌
将澱粉燙制成面糊狀即可
在制作澱粉糊的時候,可以靈活掌握水的的用量,因為澱粉的吸水程度不一樣,所以水的用量,還是要按實際情況來控制。
第四步:最後合成粉面腸料
①。我們将攪拌好的澱粉糊,放在一旁冷卻十分鐘,冷卻好以後,我們将腌制好的豬肉餡兒,加入到面粉糊中。
②。用筷子将加入肉餡兒的澱粉糊,按一個方向攪拌,直到将豬肉餡兒與澱粉糊,攪拌成為一體,并且感覺餡料上勁兒即可停止。
第五步:灌制面粉腸
①。我們找一個線繩,将豬小腸的一端用繩紮嚴,讓豬小腸形成一個密封的口袋狀,随後豬小腸的另一端插入一個漏鬥。
把豬小腸的一端用線繩紮緊
在豬小腸的另一端,放入一個漏鬥
②。用勺子盛一勺餡兒料,把它倒在漏鬥中,用筷子将漏鬥中的餡料按壓下去,按照這個操作程序,将所有的餡料添加到豬小腸中,但豬小腸不要全部裝滿,在頂部留20cm的空腸。
用勺子将餡料盛在漏鬥中
用筷子按壓漏鬥孔,使餡料進入到豬小腸中
③。将餡兒料全部灌完之後,我們在兩根腸中間,留出十厘米的空間,然後在中間部位用繩将其紮嚴,使腸行成20厘米長左右的段狀,這樣可以防止粉面腸在煮制過程中脹裂。
相隔二十厘米的距離,用線繩紮緊
灌制完成的粉面腸
④。粉面腸的灌制工作就完成了,我們将灌好的粉面腸放在盆中,然後用冷水沖洗一下,清洗幹淨後,準備進行下一步制作。
第六步:煮制粉面腸
①。 把蔥,姜清洗幹淨後,在切成段狀和片兒狀,随後将鍋中加入清水,放入蔥,姜,八角,在倒入料酒,打開爐火,将鍋中的水先煮開。
②。将鍋中的水燒開以後,我們把清洗幹淨的粉面腸放在鍋中,等到鍋中的水再次沸騰以後,我們用牙簽在粉面腸的表面紮幾個小孔,讓腸裡面的空氣洩露出來,并用筷子不停地翻動鍋中的粉面腸,避免粉面腸與鍋底粘連,導緻粉面腸破碎。
③。将所有的粉面腸都紮完孔之後,我們将爐火轉為小火,不用蓋鍋蓋,就這樣用小火煮至半個小時左右,在這期間,每隔幾分鐘,就要用筷子将鍋中的粉面腸翻動一下,同時要控制好火候,勤觀察鍋中粉面腸的變化,千萬不要将腸煮破。
④。經過半個小時的小火慢煮,粉面腸也就成熟了,我們将煮好的粉面腸撈出濾幹水分,然後進行下一個工序。
煮好的粉面腸需要冷卻幾分鐘
粉面腸的成品,細嫩軟糯
第七步:熏制粉面腸
①。取一個鐵鍋,在鍋底部鋪上一張錫紙,加入适量的紅茶和白糖,用紅茶和白糖熏制出來的粉面腸,它的顔色比較好,而且煙熏味比較濃。
②,找幾根兒筷子,在錫紙上面搭一個簡易架,然後将煮好的粉面腸放在筷子架上,用筷子做架,它的空間比較大,粉面腸上色比較均勻。
③。粉面腸擺好以後,我們将爐火打開,蓋上鍋蓋,從鍋蓋周邊冒出濃煙開始計時,熏制五分鐘即可完成制作。
鍋蓋周圍冒出濃煙開始計時
熏制五分鐘的粉面腸
經過我們的細心制作,這道看起來做法比較複雜的粉面腸,做的也比較成功。 雖然我是第一次制作,但也制作成功了,看起來粉面腸的制作,并不是那麼難。從這道粉面腸的制作來看,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無論做什麼事,隻要我們用心去投入,就一定會成功。
——小貼士:
①。用豬小腸代替腸衣來制作粉面腸,在食用口感上,會很有嚼勁,畢竟豬小腸不如腸衣那麼細嫩,但作為我們家庭食用來說,豬小腸的口感還是比較不錯的。
②。我在制作這道粉面腸的時候,豬肉餡兒與澱粉的使用比例為一比一, 其實豬肉餡兒與澱粉的使用比例大小,并不會影響粉面腸的成品效果,隻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吃那種更糯一些的粉面腸,所以我就特意添加了一些澱粉。
③。粉面腸在灌制完成後,我們必須在兩段腸之間用繩紮起,還要預留十厘米左右的空間,這樣可以防止粉面腸在煮制過程中膨脹,預留那十厘米空間,正好可以讓粉面腸有膨脹的餘地。
④。我們在煮制粉面腸的時候,我們煮血腸的做法是相同的,都需要在煮制過程中,用牙簽兒将腸紮幾個小孔,讓腸裡面的空氣排除一些,這樣可以防止粉面腸,在煮制過程中膨脹破裂。
⑤。在煮制過程中,千萬不要使用大火,如果火太急會将腸煮破,所以我們必須要用小火慢煮,并且不停翻動鍋中的粉面腸,防止粉面腸與鍋底粘連,導緻腸皮破裂。
⑥。最後在熏制過程中,最好找家中閑置不用的鍋和鍋蓋來作為熏制工具,因為在熏制過程中,糖和茶葉冒出的黃煙,會将鍋熏黃不易清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有所注意。
我是明澤美食,感謝大家能閱讀本文,出于對美食的愛好,我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與制作方法,希望可以得到您的認可,如果喜歡我的分享,還請您添加個關注或者幫我點個贊,謝謝了!
所發圖文,都屬本人原創,未經許可,請勿搬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